{金融保险管理}财政与金融培训课件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3138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34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管理}财政与金融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金融保险管理}财政与金融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金融保险管理}财政与金融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金融保险管理}财政与金融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金融保险管理}财政与金融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管理}财政与金融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管理}财政与金融培训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与金融,制作:乔 瑞 2013年2月,课程学习目的与要求,财政与金融是一门较为系统介绍财政与金融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学好该课程对于拓宽管理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我们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的现状,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此,该课程不能死记硬背,而以理解和灵活掌握与运用为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与考核方法,对学生成绩评定既看其终考试,又看平时情况。具体如下: 平时成绩占30%:(1)平时考勤:占5%;(2)平时作业:占10%;(

2、3)小论文(1篇);占10%;(4)课堂状态及讨论:占5% ; 期终成绩占70%。,教学参考书,1、财政与金融 主编 张庆丰 立信会计出版社 2、财政与金融 主编 朱耀明等 高教出版社 3、财政与金融 主编 刘冰 中国商业出版社 4、财政与金融 主编 刘雪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5、金融市场学 主编 穆怀鹏 中国金融出版社 6、货币银行学 主编 黄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国际金融概论 主编 师玉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政与金融,第一章 财政导论 第二章 财政收入 第三章 税收 第四章 国债 第五章 财政支出 第六章 国家预算,财政与金融,第七章 金融导论 第八章 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业务

3、第九章 金融市场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一章 财政导论,第一节 财政概述 第二节 市场、政府与财政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第一节 财政概述,一、我们身边的财政现象 (一)人们不断地享受财政活动带来的益处 1、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 2、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3、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4、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 5、提供生活补贴,第一节 财政概述,(二)享受财政活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三)我们常常会对一些财政现象和问题表示困惑: 如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如何评价发行国债的利与弊;房价与财政的关系、如何认识吃饭财政与建设财政等 。,第一节

4、 财政概述,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一)财政的产生(剩余产品私有制国家财政) 财政是个分配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另一个是政治条件。,第一节 财政概述,1、经济条件: 剩余产品的出现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公社时期,人们共同参加劳动,共同占用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在成员之间平均分配,以维持成员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这个时期没有剩余产品,不存在社会公共需要,很明显也不会产生私有制,也就没有产生阶级的基础,更不会产生国家,没有国家也就不会出现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参加社会产品的财政分配活动。,第一节 财政概述,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

5、工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相应产生了必须由剩余产品予以满足的社会共同需要。所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第一节 财政概述,2、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人类社会分裂为奴隶和奴隶主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由于两个阶级之间经济利益不可调和,客观上需要一种力量,把阶级冲突保持在“秩序”许可的范围以内,这个力量就是国家。,第一节 财政概述,国家要行使它的权利,实现其职能,就需要消费相当数量的物质资料。这就只能依靠国家的权力,采取强制无偿的手段将物质领或生产的一部分物质产品转化为国家所有,以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与此

6、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提供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剩余产品。,第一节 财政概述,综上所述,财政产生的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为财政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公共权力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第一节 财政概述,(二)财政的发展 1、奴隶制国家的财政 (1)生产关系特点:奴隶主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和直接生产者奴隶。还有小部分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等阶层。,第一节 财政概述,(2)财政的特征: 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收入:奴隶劳动取得的收入(皇室土地收入)、诸侯于王公大臣交纳的贡赋;战争掠夺来的财物;捐税等。 支出:军事、祭祀、王室开支、供养贵族、官吏等费用;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等支

7、出。国家支出与国王支出混在一起的 。 机构:如罗马帝国设出纳官主司财政司。 收支形式:力役和实物,小部分货币税收入。力役之征与粟米之征。,第一节 财政概述,2、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1)生产关系特点:封建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农民。还存在着农民、手工业者小私有经济。,第一节 财政概述,(2)财政特征: 目的:维护封建政权。 收入:官产收入、田赋捐税收入、各种专卖收入、封建诸侯上缴的贡赋、少量货币发行以及特权收入。捐税为主要收入。 支出:军事、国家机构、皇室和官俸支出、封建文化宗教、教育支出等。少量的农业和水利支出等。(皇室与国家的一般开支慢慢区别开来)。 形式:主要为实物收入

8、。末期向货币形式过渡并占据主导地位。 还产生了国家公债这与商品经济发展财政开支增加有关。,第一节 财政概述,3、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 (1)生产关系特点: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第一节 财政概述,(2)财政特征: 目的:维护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摆脱经济危机、对付通货膨胀、克服失业率等。 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收入、国债、货币发行。当今90%是税收收入、还有少数国营公共事 业服务收入。 支出:军事、国家机构、国债、科教文化、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支出、国家经济发展和援外支出等。 形式:全盘货币化了。(不可避免的产生通货膨胀问题),第一节 财政概述,4、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社会主义国家是

9、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性质及特点: 兼顾各方利益 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第一节 财政概述,三、财政的本质与一般特征 财政是以国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运用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进行的一种集中性分配.,第一节 财政概述,财政的一般特征: 1、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 财政分配必须依托国家的公共权力 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第一节 财政概述,2、财政分配的对象-社会总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从财政分配的客体考察,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的一部分。按照我们对社会产品的分析,全部社会产品

10、是由补偿生产资料消耗(C)部分,劳动者个人收入(V)部分,以及剩余产品价值(M)部分所组成。,第一节 财政概述,3、财政分配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分配的目的从国家角度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而从公众角度看,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第一节 财政概述,社会公共需要: 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是整体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简单相加 (2) 不具有排他性特征。共同需要 (3) 这种享用不需要付费或很少付费。 (4) 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劳动。,第一节 财政概述,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

11、 (1)全社会公共需要; (军队 、公检法 、行政等) (2)半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 (3)大型公共设施 社会公共需要既是共同的,又是历史的、特殊的.,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一、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手段之一。,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二)市场经济的缺陷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无法得到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发挥作用,通常也无法得到整个

12、社会要求的正确的资源配置的结果。这些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或不足,一般称之为“市场失灵”。,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市场失灵的表现: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征的、可供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产品,即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每一社会成员消费时不会导致其他成员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因此,这类产品可以同时为众多社会成员享用,但是产品的成本和效用却不因为消费者人数的变化而改变。,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公共产品是和私人产品对应的,私人产品是满足个人需要的,一般通过市场供给解决。而公共产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公共产品不能由

13、市场提供,而只能由政府提供。它有如下特征: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效用不可分割性,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相关概念:混合物品 对立的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相互交错的情形称谓混合经济.在混合经济中,纯公共产品的例子的非常少的,还存在大量的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混合产品.分为拥挤性公共物品和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 拥挤性公共物品-指那些随着消费人数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效益的公共物品或劳务.(如高速公路). 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是指需要通过收费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如公办的学校和医院. 可用外部效应解释混合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效应的私人物品就具有公共产品性质而成为混合物品.,

14、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内部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一致,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的影响。它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情况。,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3、市场垄断 4、信息不对称 5、收入分配不公 6、宏观经济失衡 7、个人的偏好不合理,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 (一)政府职能 1、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 3、社会职能,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二)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 1、政府绝非无所不能 2、政府组织管理的问题 3、具有技术上局限性,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三)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权衡 承

15、认市场存在失灵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有必要让政府进行干预,关键在于政府干预的代价是否能低于市场失灵所造成的损失,如果能以较小的代价去弥补一个较大的损失,那么政府的干预就是必要的,反之就是不必要的。,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政府干预经济时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组织管理、技术上的限制,存在政府失灵,承认政府失灵就意味着承认政府干预的局限性。 由此,政府活动的核心领域是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具有明显外部效应的产品以及生产具有自然垄断倾向的产品。因为在这些领域中市场失灵所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而所涉及的范围又比较有限,用政府活动来代替市场不易产生过大的政府失灵。,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三、公

16、共财政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公共财政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和内涵: 1、弥补市场失灵 2、提供公平服务 3、具有非市场营利性质 4、具有法治化,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包括的内容,1.关于财政的起因:市场失灵论 2.关于财政的活动对象:公共产品论 3.关于财政的目的:公共需要论 4.财政的模式:公共财政论 5.关于财政决策:公共选择论(提供那些公共产品,怎样提供,为谁提供?应经过代议制民主制度,投票反映公共需要.),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含义: 指政府运用财政、通过对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配,实行自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和劳务的需要。,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二)必要性或原因: 市场失灵问题导致的。包括提供公共物品,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