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全套(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3102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全套(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土方开挖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全套(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土方开挖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全套(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土方开挖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全套(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土方开挖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全套(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全套(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全套(2020年8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安全技术交底卡编号CS170307工程名称成华区丛树社区拆迁安置房(丛树家园)及附属工程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交底部位基础工种土方开挖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交底内容:1、 技术交底1、 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工作,需确定好场内地下管线或障碍物位置,并在完成清除之后方可进行。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4)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

2、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做好施工计划。5)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运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6)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2)机械设备准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密闭式渣土车、自卸汽车、加油车、强制式搅拌机、交流电焊机、潜水泵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到位。(3)技术准备1)施工前,与业主共同对施工场地内的自然地坪标高进行网格高程测量,签字确认。2)土方开挖施工前,需业主下发施工图纸,若无施工图纸,则由业主下发能够指导施工的签字文件。3)测量仪器准备到位,含GPS1台、全站仪1台、经纬仪

3、2台、水准仪3台、红外线水平仪2台、5m卷尺若干。2、操作工艺(1)开挖顺序一施工段开挖由一施工段南侧向北侧开挖,从北侧出土,二施工段区域由西侧向东侧开挖,从东侧出土。三施工段区域由北侧向南侧开挖,从南侧出土第二步开挖从中间向南北两侧开挖,从东侧、南侧出土,车库区域预留8m宽的预留车道,保证土方开挖车辆能够行驶,待土方开挖基本完成后,作为地下室结构结构施工的材料运输通道(基坑西、北、南三面无道路),根据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进度逐步挖除。土方开挖见示意图如下:(2)工艺流程(3)土方开挖主要施工方法根据施工现场内测量控制点和开挖放坡系数,确定土方开挖上口边线。主楼基础采用的是平板式筏板基础,车库外

4、墙采取条基,为保证施工工作面,土方开挖时保证基础外伸后留出1000mm的操作空间,边坡进行1:1.5放坡处理,以保证表破稳定性。开挖前,用白灰撒出挖土的作业范围,划分界线要准确划分、合理安排每台挖 机的作业范围和作业方向,保证铺筑线路最短、机械作业留死角最少、退出最合理。土方开挖前,必须向每一个挖掘机司机和卡车司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司机 明了挖土的范围、深度、挖土部位和作业要求。开挖过程中,土建责任工程师、测量责 任工程师应携带基础图及测量仪器在现场指挥。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基坑四周边坡,边坡外地面、坑底标高等进行认真的监测。高程测量:测量人员在坑边处钉水平标高木楔,计算出该点的高程点,并进行保

5、护,周边洒一圈白灰做警示,避免被破坏,对于该高程点测量人员要定期进行复核,确保其准确性。测量人员在抄平时沿着开挖方向进行标高抄测,见方3m测一个点,对于达到要求的点撒白灰做标记,这样既可以避免将该部位超挖,又能让挖掘机司机作为参照,提升效率。机械开挖至垫层底标高向上300mm处,随后人工清理剩余200mm厚土层。人工清理时,用尺量好500mm标准尺杆,坑内拉通线,随时校核基底标高,并在清理好的基底上放好垫层边线。挖土过程中,施工员要随时测量挖机挖至坑底标高,以便用时调整,严格按设计标高开挖,严禁超深挖土。坑底开挖后余 30cm 左右泥土层用人工清底。桩间土开挖要在成桩7天后进行,并且需要采用小

6、型挖掘机开挖,先成桩的先挖,后成桩的后挖。清理桩间土时,严禁破坏桩头,禁止挖掘机碰歪桩或碰断桩。人工清运土应倒退进行,若手推车不得不在挖好的基底土上行走时,必须垫好木板,不得扰动基底土。人工清理后,对超挖部分进行换填并夯实,换填材料选用及换填深度由设计院出具换填方案。复核坑底标高,若标高无误,则随即组织勘察、设计、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验槽,天然地基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钎探。3、土方开挖施工质量要求(1)基底标高允许偏差-50mm,用水准仪检查。(2)基坑、槽的长度和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允许偏差+200,-50,检查方法为拉线、尺量。(3)边坡偏陡不允许,检查方法为目测和尺量。(4)表面平

7、整度允许误差20mm,用水平尺或水准仪检查。(5)土方开挖完成并验收合格后,随即进行垫层砼的施工,禁止长时间暴露,杜绝被雨水浸泡。土方开挖质量检验标准表(mm)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柱基基坑基槽主控项目1标高-50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3边坡1:0.3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4、成品保护(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

8、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3)已完成基槽清理的区域,严禁重载车库驶入,保证基槽地基土的稳定性。(4)做好防雨防汛准备,已开挖完成的基槽严禁积水浸泡;及时进行垫层及结构施工,防止地基土变形过大。(5)桩间土开挖施工时,应采用小型挖掘机,并且施工时严禁破坏支护桩桩或水泥土搅拌桩,保持桩身的完整性。(6)下层土方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上层基坑支护结构,避免造成破坏。(7)不得破坏支护结构和堵塞排水系统。(8)及时封闭基坑四周顶面,防止地表水渗入壁后土体,增加壁后土体侧压力。(9)基坑开挖至基底后及时进行人工捡底和验槽,验槽后立即浇筑垫层对基底土封闭,避免长

9、期暴晒和雨淋。(10)基坑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完至回填前对坑壁进行位移监测,对基坑的变形情况必须详细了解,在变形过大时即使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基坑的安全。二、安全要求:1.设立专人指挥现场交通,保证车辆、人员各走其道。2.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预防发生电器火灾。3.土方开挖测量等相关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反光背心。4.机械操作人员应集中精力,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5.电、气焊操作人员应持有操作上岗证和安全上岗证。6.所有用电工具,保证一机一闸一漏保;所有电线、电缆进行可靠的支撑架起,禁止拖地。7.用电机械,在使用前进行安全的检查,如存在漏点隐患或构造不符合规

10、定要求时,必须整改复查合格后方可使用。8.多工种同时作业是要安排好流水段,以免互相干扰,严禁立体交叉作业。9.施工现场的道路应畅通无阻,夜间应设照明,并加强值班巡逻。10.全体施工人员要遵守现场消防、保卫等有关规定,做到施工现场文明施工。11.基坑开挖深度大于2m时,在距基坑边1.5米四周用中建标准化防护栏杆围护。12.基坑上口边2m范围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布设红色灯标志。13.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仍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进入施工区内,必须佩戴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14.所有进场机械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

11、保证机械设备完好。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15.基坑和管沟在施工前,应检查坑、沟壁有无塌方迹象。16.土钉墙支护高处作业时,需要搭设牢固的作业平台,并佩戴安全带。17.现场技术人员在测量放线及标高控制过程中必须穿反光背心,有利于挖机司机进行识别,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18.合理设置车辆行驶路线,避免车辆拥挤;合理规划预留土方运输通道,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及与基坑保持安全距离。19.安排专人清理出土口道路上撒落的泥土,保持道路清洁。车辆出场前进行清理,检查车辆覆盖装置是否到位,减少带泥上路及遗撒。20.机械作业:1)挖掘机作业时,禁止铲头从运土车辆驾驶室上方越过;2)挖掘机履带距工作面边缘,最少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离;3)挖掘机停置时,挖斗必须落地放置;4)推土机行驶,驾驶室外禁止载人;5)开挖需要人工配合时,挖掘机工作半径内严禁站人。21.人工作业:1)人工清土时,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23m;2)坑内作业,防止土块落下砸伤,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注意辨识危险源的存在。交底人签名职务交底时间接受交底人签名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