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管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3064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管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郭钰 产业经济学 21320012,Contents,论文思路分析,论文结构框架,论文内容介绍,货币金融学课程的收获,4,1,2,3,一、论文思路分析,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金融集聚在我国呈现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态势。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金融产业领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发展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在空间集聚,这表明金融集聚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 我国的金融集聚现象近几年发展也很显著。近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发布其“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结论显示:我国金融资源正在向领先的金

2、融中心加快集聚,未来我国有望产生与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级金融中心(上海、北京、深圳)。 而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衡量指标就是技术进步,所以我研究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志,技术创新受益于金融集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金融集聚的优势及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增加动力与技术支持,金融集聚为技术创新提供资本、 资金、资源及市场,整合区域优势金融资源,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作用,凸显金融中心的扩散影响作用,思路分析,二、论文结构框架,论文框架,引言,金

3、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中国金融集聚区位熵分析,实证检验,结论与政策建议,参考文献及致谢,三、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选用中国31个地区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方法度量中国的金融集聚程度,系统总结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论证中国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金融集聚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证券业集聚对技术创新具有逆向挤出作用。基于此,我国应大力加强金融中心改革,以更好地发挥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区位熵,文献综述,从金融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的角度看,Beci

4、venga & Smith(1995)提出了金融市场效率的差异会影响企业对技术的选择。 孙伍琴(2004,2008)采用了Malmuquist生产效率指数法,实证分析了不同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根据我国23个省市金融体系发展情况,论证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Benfratello & Schiantarelli(2008)采用面板数据建立模型,从银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实证研究了意大利各地区的金融业发展程度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 刘晓敏(2009)阐述了金融集聚对周边地区技术发展的影响。在金融集聚区发展后期,金融资源会逐渐向周边扩散,集聚区的网络联系会大大加快区域中信息的流动

5、速度,推动创新成果的扩散,推动金融机构的建立,使金融交易的分布更为广阔,从而推动边缘区的技术进步。,王丹(2012)表明,金融集聚通过提供专业化的分工和共享的人力资源促进技术创新,而创新可以提供广阔的潜在市场,通过创新的需求效应促进金融发展。 曾献东和谢科进(2011)表示金融集聚可以增加和提升周边地区各层次的金融资源数量和质量,推动金融知识,技术,信息和人才的扩散和交流。 翟艳(2011)认为,金融机构贷款和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稳定的双向影响关系。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往往金额巨大,必须进行外源融资以保证资金支持。 施东晖(1996)分析了上海股票价格的波动性,认为股票市场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如

6、无序竞争,运行不规范和信息垄断等,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周天芸(2009)通过实证研究,指出香港金融集聚导致了金融业垄断的产生,导致金融业创新效率降低。,竞争激励效应,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正向促进作用,Text in here,正向促进,外部规模效应 促进企业资本积累 体现成本优势 汇聚优势资源 开展经济体合作,知识外溢效应 信息外溢 知识学习,竞争激励效应 人才 技术 资源,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投机,分割,浪费,逆向挤出作用,区位熵方法介绍,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它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

7、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 区位熵计算公式:Q=S/P,式中,Q为区域的经济区位熵,Q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发达,反之欠发达;Q越大,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否则发展水平越低。S和P分别为该区域GDP和人口数占全国的比重。,金融业区位熵核算方法,银行业集聚区位熵: 证券业集聚区位熵: 保险业集聚区位熵:,计算区位熵结果分析,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将中国31个地区2003-2011年的银行业区位熵、证券业区位熵和保险业区位熵计算结果分别列入表1

8、、表2、表3,见附录。 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山东等东部城市的银行业集聚程度与中西部相比明显较高。东部城市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在2003-2011年间银行业集聚程度始终保持最高。 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东部地区的几个典型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之外,证券业集聚的区域差异不是非常明显,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不是很大。 从表3可以看出,保险业集聚程度的分布特点与银行业相似,呈现出由东向西集聚程度递减的特点。 注:表1、2、3请见论文附录,构建模型,建立模型:,变量解释,银行业区位熵 证券业区位熵 保险业区位熵 其他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归结为研发投入、外国直接投资、进出口

9、和消费需求,系数 分别代表一个地区的银行业区位熵,证券业区位熵和保险业区位熵对当地技术创新的产出弹性。 分别表示一个地区的研发投入,外国直接投资,进出口,消费需求对当地的技术创新的影响 代表其他影响创新的要素, 代表随机误差项,统计相关性研究-散点图,专利与银行业区位熵的散点图,分析统计结果,通过分析专利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散点图,银行业区位熵、证券业区位熵与技术创新的拟合线均向右上方倾斜,拟合优度分别为26%和37.7%,因此可以初步认为银行业区位熵与证券业区位熵与技术创新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由图2可知,股票业区位熵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散点图没有很明晰的走势,无法确定股票区位熵和技术创新变化

10、率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用OLS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银行业区位熵每增加1单位,技术创新会相应增加14.5%,保险业区位熵每增加1单位,技术创新会相应增加12.3%,且二者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银行业、保险业集聚对当地技术创新效应为正,这与前文的统计分析相吻合,进一步印证了银行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 而证券业区位熵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这可能是由市场不确定性和证券市场对实体产业资本的掠夺引起的。 实证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十分显著,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当地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对技术创新则负效应显著。,政策建议,注重金融行业的平衡发展,建立

11、多层次金融体系,加强政府调控和和法律监管,四、货币金融学课程的收获,货币金融学,货币界定、货币制度、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政策、货币兑换-汇率与国际货币体系,信用介绍、信用的有偿性-利率、信用工具、信用评级与征信、信用媒介-金融中介,信用场所-金融市场,金融制度与发展、金融脆弱性、金融危机、金融监管,货币篇,信用篇,制度篇,衷心感谢安老师的讲解,受益匪浅,老师讲课的风格,浅析基础知识 从宏观角度构建金融框架,讲课精致 课件精致,了解了实时的经济热点 培养我们洞悉经济形式的思维习惯,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结合现实热点,货币金融学,资本货币市场-货币、信用、制度机制,产业经济学,学科之间的联系,这门课程对日后研究的意义,体会:一个经济学研究生应该做的,研究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学课本,写论文,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和思路,进而研究适应社会发展去世的问题,这才是经世济用的人才培养方式,Title,了解学科 相关知识,掌握当前 研究态势,学会分析 思考,自己创新,最后,再一次感谢老师,感谢这门课,带给我很深的感受和体会,这将让我在今后的研究中受益。,郭钰 21320012 产业经济学,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