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管理}第十五讲金融危机ppt62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3052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16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管理}第十五讲金融危机ppt62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金融保险管理}第十五讲金融危机ppt62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金融保险管理}第十五讲金融危机ppt62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金融保险管理}第十五讲金融危机ppt62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金融保险管理}第十五讲金融危机ppt62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管理}第十五讲金融危机ppt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管理}第十五讲金融危机ppt62(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讲,金融危机,1,国际借贷,国际资本流动 金融崩溃的原因 私人与政府资金流向的不协调 短期与长期资金流向的不协调 注:在此并未对权益与债务进行区别,权益通常是长期的。,2,资本,个人借贷与投资 长期 直接投资 贷款 组合投资 短期 官方借贷与投资 (by a government or institution like the IMF or World Bank. Mostly lending, both long term and short term).,3,贷方,自二战以后到80年代,美国是唯一的最大贷款人 主要形式是官方的直接投资(direct foreign investmen

2、ts, DFI) 80年代以来主要的贷款人为日本 主要形式为私人贷款与组合投资,4,国际借贷中的获利,国际间的自由借贷提高了世界的产出与国家收入 如果一国能够发挥其市场优势,则世界上其他国家将作为一个整体会为此付出代价。 正如石油生产国可以通过控制原油产量而提高原油价格一样,世界市场的贷款者可以提高利率。,5,发达国家的借款,发达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一般运行良好,是非掠食者。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具有资金优势,则另一个国家具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因而相互忌惮。 因此,这些国家潜在的风险要小一些。,6,发展中国家的借款,发展中国家往往在发展中会在出现一些问题,以致不能偿还其债务。 在某些时候不能如期偿还

3、其债务 贷款者拒绝给其贷款,7,1974 - 1982,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产油国的大量借款 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提高了7倍 石油危机导致油价的飚涨,引起工业化国家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 石油生产国的意外横财大量进入世界借贷市场 生产率并没有很大的提升,发达国家普遍的悲观情绪压缩了投资,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不喜欢直接投资,他们不愿放弃对国内市场的控制。 银行在吸取国外的贷款中采取非常激进的态度,承担了过度的风险,8,1982年的危机,1982年8月,墨西哥不能履行到期的债务,其他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 1982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克服70年代以来的剧烈

4、通货膨胀,大幅度地提高美元利息 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陷入深深的衰退之中 发展中国家出口与出口价格大幅下滑 利息支付大幅度增加,而收入大幅减少!,9,1982年的危机 (Continued),大量贷款无法履行,银行危机不可避免 大银行无法回避贷款,转而求助展期,以及政府提供少量贷款来解决短期面临的问题 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大大削减了资金向这些国家的流入。,10,1982年的危机 (Continued),布雷迪菜单方案(见教材,略),11,90年代,1990,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开始复苏 布雷迪计划恢复了信心 因为所有的国家都赞成布雷迪计划,私人贷款立即得以恢复 美元利率开始回落 一些国家为了吸引

5、资金采取了以下措施 放松管制 私有化 贸易自由化,12,1994-1995墨西哥危机,90年代初,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资金大量流入墨西哥 比索大大升值 墨西哥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 1994年墨西哥外贸赤字占GDP的8% 墨西哥银行监管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 银行贷款增长很快,变成坏账 1994 为一选举年,发生了两起政治谋杀,一起政治暴动,该国的政局的稳定令人关注,13,1994-1995墨西哥危机,政府毫无结果的对比索的干预耗尽了外汇储备 政府用基于短期美元指数的债务换取了基于比索的债务 居民担心货币贬值,纷纷外逃,外汇市场比索供给大大增加 墨西哥政府被迫允许比索贬值,政府希望将基

6、于美元的债务再换回来 投资人不答应,但墨西哥没有美元 美国安排了一个紧急方案,美国与IMF为墨西哥提供了500亿美元的贷款,14,1997的亚洲危机,受经济高速增长、外贸出超、自由贸易、低通涨的吸引,在19901996年期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东南亚国家 银行的规则与监管混乱,银行在外汇投机上承担了过度的风险,贷款风险也很大 也许由于本币的升值,外贸开始恶化 1996, 泰国出口前景的恶化引起了泰国股票市场的崩溃、房地产价格开始跳水、泰铢随之跳水。,15,1997年的亚洲危机,泰国居民开始出售泰铢 恐惧在亚洲其他国家蔓延: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等 IMF为这些国家提供紧急贷款加以挽

7、救,16,1998的俄罗斯危机,俄罗斯经济还没有从前苏联解体中巩固 1998年面临着巨额的财政赤字以及政府借贷 最终,贷款者再也不愿继续提供贷款 IMF 安排了紧急贷款230亿美元贷款,其中IMF为50亿美元 俄罗斯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其条件 俄罗斯股票、债券市场崩溃,资本外逃,然后是卢布贬值,17,1998的俄罗斯危机,1998年8月,俄罗斯无法偿还以卢布计价的债务, 免去了债务中的大部分以后,巴西同意俄国以现币支付,因为巴西需要依靠IMF的贷款 冻结90天期的外汇支付,以保护俄罗斯的银行 允许卢布贬值与浮动. 俄罗斯请求IMF启动下一批贷款,由于以上的限制,被拒绝 外国投资者开始恐慌,资金

8、抽逃 股市崩溃,18,金融危机的成因,五大原因: 借贷过度 外生冲击 使支付困难 外汇风险 使支付困难 变幻无常的短期国际借贷 国家结构性失衡,往往需要短期借贷来平衡 传染,19,过度借贷,趋同的结果还是羊群效应? 借款者:贷款所产生收益低于贷款的利息 贷款者:贷款的利息超过了违约风险,20,一揽子拯救方案,结构与目的 一揽子方案中的贷款填充了危机期间私人贷款的不足 恢复信心,制止资本外流 减少传染性,防止扩散 IMF 附加一些条件主要是为了改变经济的基础,诸如,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加强银行监管、贸易自由化等,21,对债务的处理,债务重构 债务削减 搭便车行为或道德危害,22,对直接投

9、资的恐惧,害怕外国公司都是爱国者,将所有利润汇回国内 担心殖民主义 国家安全,23,对直接投资的恐惧 (Continued),基于以上问题,发展中国家需要: 相当程度的本地所有与管理 本地的研发( R&D) 本地培训 本地的原材料 利润留在本地(外资企业在本地上市),24,刺激直接投资,为了刺激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往往提供: 补贴 税收优惠 免费的房地产 特权,25,直接投资,直接投资直接贷款给或用于购买一个主要由外国居民所有的外国企业的所有权 跨国公司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在许多国家拥有分支机构,并保持了对这些分支机构的控制,26,为什么直接投资?,为了追求高额的回报. 无法解释对企业管理上的控

10、制 完全竞争?也许是否定的 直接投资并不容易实施,困难是距离、市场、法律、习惯等,27,直接投资作为非完全竞争方式,Hymer 的观点 本质上,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得市场的垄断优势 投资者为了其市场力量 投资者为了保持市场份额或先入优势 属于防守性的投资,28,直接投资作为非完全竞争方式,侵吞理论 (Magee) 企业为了侵吞潜在的所有利益,发现保持控制权与所有权是必须的 如果不能保持这种控制,企业的特定优势将会丧失 企业不希望分享其核心技术,以免培植一个竞争者,29,税收问题,企业为了寻求最优的税收环境,而进行税收转移 跨国公司经常进行价格转移,从而实现税收最小,30,9世界金融风暴大纪 作 者

11、: 曾岩,1年,对东南亚各国来说是最不堪回首的一年。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 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偏居世界一隅的它们,虽然,这种关注有点苦不堪言。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我们花了年建立起的经济体系,就被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一下子给搞垮了。 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就是乔治索罗斯,以他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者从月开始对泰铢发动了攻击。并推翻了这个多米诺骨牌。泰铢、印尼盾、马来西亚元、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汇价狂跌;新加坡、韩国、台湾等亚洲三小龙也难逃此劫。刚刚回归的香港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纽约道琼斯指数、伦敦和东京的大型股市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一泥潭。这场空前的金融危机来势之猛、涉及之广令全球为之震惊!

12、在此,我们特推出这一系列,以飨读者。编者,31,索罗斯血洗东南亚,小刘在某外企任职,因业务关系,经常往来于泰中之间,可是月的一个星期三的早晨,他发现自己着实赚了一笔美元兑换的泰铢突然变多了。稀里糊涂的他还以为是银行的小姐弄错了。事实上,泰国人的国际购买能力在这一天锐减,一场规模空前的金融风暴正登滩东南亚。 1年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

13、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 ,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 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 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 诺骨牌”效应。,32,泰国危机,泰国,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 月份,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面对投机商气势汹汹的进攻,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三管齐下,企图捍卫泰铢阵地,他们动用了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大幅提高息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后,泰铢的地位暂时性保住了。 对此

14、,国际货币投机商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他们的招数只有一个:筹集资金 ,狠抛泰铢。索罗斯开始节节挺进。与此同时,泰铢贬值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泰 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泰政府临阵换将,原财政部长庵雷威拉旺被迫交出 帅印,泰政府此举,犹如在波涛汹涌的湖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菲律宾成了受害者 ,比索汇率开始大幅起落。,33,泰国危机,庵雷威拉旺的黯然而去却未能阻止泰铢的节节失利。月份,投机商开始出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一击。泰央行奋起还击。其时,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在太平盛世掩盖下的各种弊端一一暴露出来。为了稳定军心,月日,泰国总理差厄利发表电视讲话:“我再次重申,泰铢不会贬值,我们

15、将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发誓归发誓,偏偏其金融市场像个扶不起的阿斗。此时的泰国央行已弹尽粮绝,仅有的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早已花光。就在泰总理讲话两天之后,泰国央行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长达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当天,泰铢重挫,月日,泰国央行行长伦差马拉甲宣布辞职,月日,泰央行决定关闭家金融机构,至此,泰铢终于失守 。 与此同时,菲律宾比索的软弱可欺使它成为投机商的另一狙击目标,菲央行曾尝试一周之内次加息,并宣布扩宽比索兑换美元汇率的上落波幅,竭力对抗索罗斯。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月日,菲央行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阔的幅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贬值惨不忍睹,实际上,这标志着比索保卫

16、战的全面失守 。,34,危机的扩展,就像一个瘾君子,此时的索罗斯显然并未心满意足,他们四下出动,寻找可捕猎的下一个目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入了他的视线之内。 马来西亚央行企图拉高沽空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成本来阻止投机商的兴风作浪,印度尼西亚也入市支持印尼盾。但终挡不住投机商强有力的进攻,马币、印尼币对美元兑换比价一低再低。邻国阵地的失守开始波及一向有“避难货币”之称的新加坡货币。唇亡齿寒,尽管新加坡也采取了诸如拉高利率等措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新加坡元兑美元的汇率还是持续下跌。,35,危机的扩展,在索罗斯的强硬态势下,各国政府均感力不从心,已纷纷放弃了捍卫行动,开始屈服,一副任打不还手的样子。任由本国货币在市场中沉沉浮浮,另一方面,国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东南亚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横行一时。东南亚货币狙击战弄得人人自危,各国金融当局使尽浑身解数以免掉入这一泥潭之中,就连在此次风潮中一直作壁上观的美国也开始表态,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说,他特别“感到不安的是”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由一个国家涉及到另一个国家,美国愿意帮助“受这次波动影响的国家”。 国际投机商咄咄逼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