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新课标主要变化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3046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版新课标主要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1版新课标主要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1版新课标主要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1版新课标主要变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1版新课标主要变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版新课标主要变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版新课标主要变化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与中考复习,1.体例大调整,主题呈现,通史结构,第一,强调历史课程的时序性与线索性。,第二,解决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问题。,与实验稿的知识点相比,新订课标减少了56个知识点,增补了25个必要的知识点,实际减少了31个知识点,使内容总量有所下降。,2.增减知识点,六个学习板块的主要增减内容,3.吸收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新的观念。 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这是根据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已经基本得到公认。,如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因为从概念上讲,“融合”是合成为一体,容易产

2、生误解;而“交融”则是相互融合,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的民族工作主题。,如将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改为全国性抗战开始。因为“全面抗战”是与“片面抗战”相对应,而“全国性抗战”则与“局部抗战”相对应。,1.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与普及性,2.强调历史课程的思想性与人文性,3.强调历史课程的逻辑性与综合性,4.强调历史课程的创新性与时代性,基础性与普及性,依据中考说明中107个考点选择考查内容。,着重考查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线索。,着重考查学习历史应该具备的技能。如:时间与空间、阅读与理解、收集与整理、分析

3、与综合、判断与推理、论证与表述、想象与迁移等。,例1.(2011年中考题)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到:“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解放B.抗美援朝 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例2.(2012 甘肃兰州) 在“你最崇拜的美国总统”的民间调查中,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三人得票最多,其中华盛顿的主要事迹是 A推行新政并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B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 C解放黑人奴隶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余年的隔绝状态,思想性与人文性,例3.(2011年中考题)上高会战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江西境内、中国军队取得

4、重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当时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目前,上高县正在筹拍一部影片,以此纪念这一战役。下列与上高会战最为类似的是 A.黄海海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津战役 D.战役,例5.北京中医医院张志真院长为纪念某历史人物作有一对联,上联是:决战荒漠,击败叛匪,三年戎马名将老;下联为:功告大成,收复新疆,万里征程英雄归。据此可知,该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B.左宗棠 C.邓世昌D.孙中山,例6.(2012河南)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例7 (2012绵阳)

5、1912年,图乙取代图甲成为中国的国旗。你认为引起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图甲,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图乙,需要渗透哪些重要思想、人文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党的指导思想立党立国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的荣辱观,需要渗透哪些重要思想、人文元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社会稳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持续发展;团结与合作; 和平崛起;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 开放与包容、自立与借鉴; 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等等。,逻辑性与综合性,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

6、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与判断。,例8.“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这里所说的“曙光”比较适合形容 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共合作的实现D.农村根据地的创建,利用时序进行理解与判断,例10.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19171991)是沈志华主编的一部历史著作。从书名看,该“大国”指的是 A.奥匈帝国 B.德国 C.日本 D.苏联,利用时序进行理解与判断,例11.下图所示是河北遵化革命英烈名录(部分)。据此推断,这些烈士最有可能牺牲在 A.红军长征过程中

7、B.抗日战争中 C.解放战争中 D.抗美援朝战争中,例12.(2011年中考题)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其登陆地点可在下列哪一图中标注出来,A B C D,利用地域进行理解与判断,例13.如下是从描述某事件的历史地图上切取的一块。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中原,利用地域进行理解与判断,利用结果与影响进行理解与判断,例14(2012.苏州市)右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C新经济政策实施 D斯大林模式推动,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上述史实,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什么好建议?,创新性与时代性,1.夯实基础,回归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对教材逐个板块、逐个单元、逐个课时、逐个知识点进行复习。,2.整合历史知识,点线面结合,纵横联系。,3.关注新观点,关注时政热点和周年问题。,4.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2013年中考复习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