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管理}第七章微生物的检验技术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2813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管理}第七章微生物的检验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生物科技管理}第七章微生物的检验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生物科技管理}第七章微生物的检验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生物科技管理}第七章微生物的检验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生物科技管理}第七章微生物的检验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管理}第七章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管理}第七章微生物的检验技术(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实验技术,第七章,微生物检验技术,微 生 物 检 验 技 术,实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 实验7-2 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 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 实验7-4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实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一、实验目的 了解食品中细菌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的菌落总数。,实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三、实验材料 1.器材 恒温培养箱,冰箱,天平,电炉,

2、恒温水浴锅,培养皿,lmL和l0mL吸管,500mL三角瓶,玻璃珠,培养皿,试管,酒精灯,试管架,灭菌刀或剪刀,灭菌镊子,酒精棉球。 2.用品 市售饮料,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75乙醇,生理盐水或其它稀释液定量分装于三角瓶和试管内灭菌。,实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四、实验方法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图7-1所示。 (一)检样稀释及培养 1.以无菌操作,将饮料检样25mL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内,经充分振摇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如为固体检样最好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分钟,作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

3、.用l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l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作成1100的稀释液。,实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图7-1 菌落总数检验程序,实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3.另取l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lmL灭菌吸管,直至稀释到所需浓度。 4.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用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lmL稀释液于灭菌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46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

4、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lmL灭菌水(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242小时。,实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二)菌落计数方法 作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 (三)菌落计数的报告 1.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

5、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全皿菌落数。,实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2.稀释度的选择 (1)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7-1中例1)。 (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比值小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见表7-1中例2及例3)。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7-1中例4)。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7-1中例5)。,实

6、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5)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7-1中例6)。 (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7-1中例7)。 3.菌落数的报告 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表7-1中“报告方式”栏)。 五、实验报告 用器皿图解的形式列出食品中菌落总数检验程序图。,实验7-1 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表7-1 稀

7、释度选择及菌落式报告方式,返回,实验7-2 饮料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一、实验目的 了解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24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大肠菌群主要来自人或温血动物粪便,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则说明食品受到了人或动物粪便的污染,大肠菌群数量越多则表明粪便污染越严重,由此推测该食品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实验7-2 饮料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三、实验材料 1.器材 温箱,天平,显微镜,平皿,试管,吸管,载玻片,接种环。 2.培养基和试剂 乳糖胆盐发酵管,伊红美兰琼脂,乳糖发酵管,草酸

8、铵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酒精,番红染液。 四、实验方法 大肠菌群检验程序见图7-2所示。,实验7-2 饮料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图7-2 大肠菌群检验程序,实验7-2 饮料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1.检样稀释 (1)以无菌操作将饮料检样25mL放于含有225mL无菌生理盐水或其它稀释液的三角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内,经充分振摇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l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lmL注入含有9m 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它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作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l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依次作10倍递增稀释,每递增一次,换1支lmL灭菌吸管。 (4)

9、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实验7-2 饮料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2.乳糖发酵试验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lmL及l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小时,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接在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实验7-2 饮料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4.证实试验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

10、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小时,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五、实验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实验7-2 饮料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表7-2 大肠菌群MPN检索表 接种水样总量11.11mL(10、1、0.1、0.01mL各1份),实验7-2 饮料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其中:“”发酵阳性;“”发酵阴性。 本表采用3个稀释度1mL(g)、0.1mL(g)和0.01mL(g),每稀释度3管。 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10mL(g)、1m

11、L(g)和0.1mL(g)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1如改用0.1mL(g)、0.01mL(g)和0.001mL(g)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加10倍。其余可类推。,返回,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一、实验目的 1.了解霍华德(H。ward)霉菌计测装置。 2.初步掌握番茄酱的霉菌计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各种加工的水果和蔬菜制品在适宜条件下霉菌不仅能生长,还能繁殖。以番茄制品为例,在加工中若原料处理不当,产品中就会有霉菌残留。因此,利用霍华德霉菌计数法,可通过在一个标准计数玻片上计数含有霉菌菌丝的显微视野,知道番茄酱中霉菌残留的多少,对番茄制品质量的评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实验7-3

12、食品中霉菌计数法,三、实验材料 1. 样品 番茄酱。 2.器材 计测装置,显微镜,折光仪或糖度计,烧杯,量筒,托盘天平等;计测装置(包括载玻片、盖玻片、测微计)结构如图7-3至图7-5所示。 四、实验方法 检验程序: 取样称样稀释调节视野涂片观察记录计算。,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图7-3 载玻片正视图,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图7-4 载玻片侧视图 图7-5 测微器(配片),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1.取样 抽样数量按每班成品5t以下取样1罐,产量每增加5t,取样量增加1罐。 2.检样制备 番茄汁和调味番茄酱可直接取样;番茄酱或番茄糊需加水稀释为固形物含量相当于20下折光指

13、数为1.344 71.3460的标准样液。 (1)称样 用小烧杯在托盘天平上称取10g(约28.5)番茄酱。 (2)稀释 向小烧杯中加入26 mL蒸馏水,用玻棒搅拌均匀,即为折光指数1.344 71.3460的标准样液。,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3.标准视野的调节 霍德华霉菌计测用的显微镜,要求物镜放大倍数为90125倍,其视野直径的实际长度为1.382mm,则该视野为标准视野。 检查标准视野: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配片置于目镜的光栏孔上,然后观察。标准视野要具备两个条件:载玻片上相距1.382 mm的两条平行线与视野相切;配片(测微器)的大方格四边也与视野相切。如果发现上述两个条件,其

14、中有一条不符合,需经校正后再使用。如图7-6所示。,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图7-6 标准视野状态下两条标准平行线、配片大方格与视野外切的相互位置,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4.涂片 (1)检查玻片 首先用擦镜纸或绸布沾酒精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净。 (2)加样 用滴管或玻棒取一大滴混合均匀的样液,均匀地涂布于载玻片中央的平坦面上,盖上盖玻片(盖玻片可直接盖上去,也可以从突肩边沿处吻合切入)。如果发现样液涂布不均匀,有气泡,或样液流人沟内、从盖玻片与突肩处流出等,应弃去不用,重新制作。 涂好的制片,在计测室内,每个标准视野的样液体积为:,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5. 观察记录 (1

15、)观察视野数及分布 对一般样品,每个涂片均检查50个视野(每1个样品至少应测25个视野,才能代表样品的各个部分。如果检查结果阳性视野低于30,则检查25个视野即可;如果在3040之间,须检查50个视野;如果在4050之间,须检查100个视野;如果在50以上或超过更多,则要继续检查,直至检查25个视野的结果与一系列计算结果无差异为止)。所检查的50个视野要均匀地分布在计测室上(图7-7),可用显微镜载物台上带有标尺的推进器来控制,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一行行有规律地进行观察。,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图7-7 计测室上50个视野的分布,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2)霉菌菌丝的鉴别 霉菌

16、菌丝往往与番茄组织难以区别,但能够很有把握地加以区别。在同一视野内霉菌菌丝的特征是: 霉菌菌丝一般粗细均匀。 霉菌菌丝体内含有颗粒,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有的霉菌菌丝有横隔。 有的霉菌菌丝有分支。而番茄组织的细胞壁大多呈环状,粗细不均匀,细胞壁较厚,且透明度不一致。,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3)记录结果 阳性视野与阴性视野的判断:在标准视野下,上下调节焦距发现有霉菌菌丝,其长度超过标准视野直径(1.382mm)的1/6(即一个小方格的边长)或3根菌丝总长度超过标准视野直径的1/6,这个视野称为阳性视野,否则称为阴性视野。有时在标准视野中出现极细的菌丝丛或小菌落,则以其直径来计算,超过视野直径1/6为阳性视野,否则为阴性视野。阳性视野用“+”表示;阴性视野用“”表示。,实验7-3 食品中霉菌计数法,对初次学习霍德华霉菌计测法者,做记录前,先在记录纸上划出计测室上50个视野均匀分布的小格,观察一个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