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基础给水排水工程1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2796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97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基础给水排水工程1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给排水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基础给水排水工程1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给排水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基础给水排水工程1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给排水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基础给水排水工程1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给排水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基础给水排水工程1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排水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基础给水排水工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基础给水排水工程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绪论,1、市政工程概念与分类 在城区中,由于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燃气、集中供热、电力、通信、防灾等基础设施是由城市所在的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行筹划,组织设计、施工并实施管理,因此通常称之为市政公用设施或市政工程。不属于城市政府管辖和管理的,不能称作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如火车站、港口、码头,机场等。 作用: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又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市政工程分类广义与狭义 广义: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工程、内外交通、道路桥梁工程、电力工程、电信工程、燃气气工程、集中供热工程、消防、防洪工程、抗震防灾、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以及垃圾处理等。 狭义:给水、排水、电力

2、、电信、燃气、供热、环卫设施等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八大工程: 城市给水工程 城市排水工程 城市电力 城市通信 城市燃气 城市供热 城市环境卫生 城市综合防灾工程。,第1章 给排水工程规划综述,1.1 给排水工程的任务和意义 1、水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2、水的自然循环 3、水的社会循环 4、给排水工程的作用,水的自然循环,水由海上蒸发为水蒸气,被风送至大陆,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一部分水再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另一部分在地表汇集形成河、湖等地面水,地下水和地面水最终又流回海洋。,3 水汽输送,1蒸发,4 降水,1蒸发,4 降水,1 植物蒸腾,

3、湖,6 地表径流,6 地下径流,海洋,5 蒸发,2 降水,意义和作用 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物质循环之一,通过形态的变化,水在地球上起到输送热量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对于地球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水的不断循环和更新为淡水资源的不断再生提供条件,为人类和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水的社会循环,给水工程: 取水给水处理配水 排水工程: 废水收集(来源于生活、工业和农业)废水处理排放或回用,水的社会循环,我国的用水量构成,1.2 给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一) 规划的不同阶段 1、城市给排水总体规划 确定给排水工程中一些原则性问题,为分区和详细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2、城市给排水分

4、区规划 在分区范围内,对总体规划的各项内容进行落实和细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正补充。 3、城市给排水详细规划 根据较明确的用地布局和项目分布,以及城市总体、分区规划的各项要求,作出详细的规定,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并结合实际情况和规划范围,对上一层次的规划进行评析、落实和适当的修订。,(二) 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1、主要内容,确定各项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用水总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城市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合理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 确定给水系统的组成、水厂厂址和供水能力,选择处理工艺。 输配水干管的布置,确定干管管径。 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2、城市给水工程总

5、体规划的成果,规划文本和说明书 阐述规划的依据和原则,确定近远期用水量标准和城市总用水量;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确定城市水源、净水方式;进行输配水系统的布置;确定主要给水设施的位置数量;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和措施。 图纸 城市给水工程现状图 (主要给水设施和干线管网布置)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图 (规划期末水源、给水设施的位置规模,输配水干线管网的布置),(三) 城市给水工程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1、主要内容,估算分区用水量。 明确分区范围内供水设施的规模、位置和用地范围。 对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输水管线进行落实活修订补充。 估算分区范围内输水管网、配水干管的管径。,2、城市给水工程分区规划的成

6、果,规划文本和说明书 明确分区规划的依据和原则,确定用水量定额,估算各分区和街区的用水量;确定分区内水厂、高位水池、水塔、泵站等给水设施的规模、位置和用地范围;确定输配水管的管径等。 图纸 分区给水工程现状图 (主要给水设施分布、规模,给水管网布置) 分区给水工程规划图 (规划的给水设施的分布、规模,给水管网的布置),(四) 城市给水工程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1、主要内容,根据用地性质确定用水量标准,计算详细规划范围内的用水量。 对不同用地性质提出用水水质、水压的要求。 布置规划范围内给水设施和输配水管网。 计算管网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水压。 选择管材,估算控制点坐标核标高。 进行给水工

7、程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2、城市给水工程详细规划的成果,规划文本和说明书 明确规划范围内用水量指标和供水总量;给水设施的规模、位置和用地范围;确定输配水管线的布局,明确管线敷设方式,埋深要求、给水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等。 图纸 给水工程详细规划图 标明给水设施的位置、规模、用地,管线平面位置、管径、主要控制点标高。,(五) 城市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1、主要内容,确定城市排水体制 排污方案的区域性环境分析和污水综合利用措施的制定 确定不同地区雨、污水排放标准 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污水总量 进行城市排水系统布局,确定排水干管的走向、位置和出水口位置 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规模、处理等级

8、和用的范围,选择处理工艺,2、城市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成果,规划文本和说明书 阐述规划依据和原则,明确各类污水排放量指标和城市污水总排放量;确定城市近远期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分区,确定污水处理与利用措施;明确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规模和分布,处理等级和处理方式;布置城市雨污水干管。 图纸 城市排水工程现状图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图 (规划期末主要排水设施的位置、用的范围,雨污水干管的走向、平面布置、排放口位置等),(六) 城市排水工程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七) 城市排水工程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成果,1.3 给排水工程规划的原则和步骤(一) 原则,应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水质、水

9、量和改善水环境为目标,确保城市水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应以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满足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应考虑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化的要求,为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3. 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和“开源节流并重”的方针进行规划。从全流域的角度对城市功能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各方面用水关系,尽可能减少水污染,综合利用雨污水和海水。 4. 给排水工程规划年限通常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相一致。近期规划5年,远期20年左右。规划时考虑远近期结合,做好分期实施的可能。,要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发挥和利用

10、原有设施的作用,使新规划的给排水设施与原有系统合理地有机结合。 对给排水工程规划进行经济分析,尽可能降低工程地总造价和经常性运行管理费用,节省投资。规划时应考虑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优化。,7. 应与其他单项工程规划,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防灾工程规划等,相互协调配合。 8. 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水处理和给排水管网的影响,有利于科技进步,以节省资金,提高效率。,(二)规划步骤,明确规划设计任务,确定规划编制依据。了解规划项目的性质;规划设计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的政策性文件;委托单位的正式委托书。 搜集必须的基础资料,进行现场勘察。 在掌握资

11、料和了解现状与规划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用水定额,估算用水量和排水量。这是确定给排水工程规模的依据,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才能确定。 制定给排水工程规划方案,对水源选择、输水方式、输配管网、净水工艺、厂址选择、排水体制、排水分区、污水处理利用、排水管网进行规划设计,拟定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最佳方案。 根据规划期限,提出分期实施规划的步骤和措施。 编制规划文件,绘制规划图,完成最终成果。,1.4 给排水工程规划的基础资料,一、自然因素资料 1.气象资料:气温(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湿度,蒸发量,气压;风向和风速(常年风向,玫瑰图,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降水量(年平均降

12、水量,丰枯水年降水资料,暴雨强度公式)最大冻土深度,日照情况。 2. 水文地质资料:地面水系分布、源流、走向;河道径流变化:平均、最大、最小流量水位流速;河道泥沙运动、河床演变、冰冻、漂浮物等情况;地下水种类、分布、储量、流速,含水层渗透补给条件等。 3. 工程地质资料:地质构造与特性,流砂、断裂滑坡等情况,岸坡稳定性;土壤的理化性质;地震资料;地面沉降情况 4. 地形资料:各种比例地形图,水系流域图,河道断面图、植被分布。,二、城市给排水工程现状资料 1、现状给水资料 现状供水水源,供水设施的规模、分布、形式、供水能力,供水普及率,管网系统分布。 现状运行情况:安全性,水质,水压,成本,水价

13、 现状各类用水量,历年用水量变化,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现状排水资料 现状排水体制,排水流域分布,排水设施的规模、分布、形式和运行情况 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长度等 现状污水量,历年污水量变化,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处理利用情况 防洪设施的规模分布和排洪能力,三、城市建设与规划资料,城市现状基本概况:现状城市人口规模,用地面积,城市布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城市现状基础设计建设资料:现状道路、供电、防灾、通信、燃气、供热等设施的建设情况;农业、航运、水利、渔业、卫生等部门对水体的利用情况;本地区管材制备和安装情况,经济定额与指标。 城市规划资料: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的文本、说明书、图纸及有关

14、资料;城市道路、电力、供热等专业规划与计划;农业、航运、水利、渔业等部门的设想、规划等;上一级有关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区域水资源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等。,第2章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保证用水对象获得所需水质、水压和水量的一整套构筑物、设备和管路系统的总和。 用水对象:生产设备、生活设施、消防设备 构筑物:取水头部、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水泵房、水塔 设备:加压设备、控制设备、计量设备 管路系统:输水管、配水管网,2.1 给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取水构筑物:管井、取水头部、取水泵站; 能够获得足够的水量输送至水厂; 净水构筑物:反应池、沉淀池、滤池; 保证水量、去除影响使用的杂质; 加压泵站

15、:深井泵站、一泵站、二泵站、中途泵站; 保证水量、提供适当的压力; 输水管渠和管网:输水管、配水管网、明渠; 形成水流通道,维持合理的流速; 调节构筑物:清水池、水塔、高地水池、屋顶水箱; 调节取水、净水与用水之间的数量差异, 储备事故及消防用水。,水 源,取 水 构 筑 物,一 级 泵 站,净 水 构 筑 物,清 水 池,二 级 泵 站,输 配 水 管 网,用 户,水 塔 高地水池,2.2 给水系统分类,1按水源的数目分类 (1)单水源给水系统 (2)多水源给水系统,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 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同一管网按相同的压力供应生活、生产、消防各类用水。 系统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

16、 适用在工业用水量占总水量比例小,地形平坦的地区。 按水源数目不同可为单水源给水系统和多水源给水系统。 2)分质给水系统:因用户对水质的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分别供给各类用户。 可分为生活给水管网和生产给水管网等。可以从同一水源取水,在同一水厂中经过不同的工艺和流程处理后,由彼此独立的水泵、输水管和管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分质给水系统,采用此种系统,可使城市水厂规模缩小,特别是可以节约大量药剂费用和动力费用,但管道和设备增多,管理较复杂。适用在工业用水量占总水量比例大,水质要求不高的地区。,3)分压给水系统 因用户对水压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分别供给各类用户。 符合用户水质要求的水,由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扬程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