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之感恩(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2666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之感恩(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之感恩(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之感恩(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之感恩(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之感恩(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之感恩(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之感恩(2020年8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体验亲情学会感恩人际亲情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一)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活动懂得为什么要学会感恩,怎样用实际行动来感恩。2、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3、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把感恩的意识融入平常的生活中。 二、活动准备: 1、收集资料(父母关爱、老师关心、社会关怀我们的故事;古今中外人士感恩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故事;“感恩”的名言警句。)2、进行“感恩”大调查(分三组从感恩父母、老师和社会三方面进行调查。 ) 3、制作课件三、活动对象:六年级 四、活动场地:室内 五、活动时间:40分钟 六、活动程序: (一)激趣1、课前播放歌曲感

2、恩的心2、引出活动课主题师:这节课,我们就以“学会感恩”为话题,一起来谈谈为什么要学会感恩,怎样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用音乐渲染气氛,感受歌曲中的“我”懂事、坚强,感恩生活,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态度,引出活动课主题。(二)明理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感恩” 调查表,讨论存在的问题。2、各组派代表汇报“感恩” 调查的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3、征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收集到的资料或自己的亲身经历,畅谈为什么要学会感恩。通过调查,让学生发现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畅谈,让学生体会父母、老师的艰辛,心灵上受到震撼,明白为什么要学会感恩。(三)导行1、小组内交流“感恩”的故事2、学生代表汇报“感恩” 的故事(1)汇报

3、“感恩”父母的故事 (如:小黄香孝顺父母;陈毅探母;鲁本攒钱为母亲买生日礼物;叙利奥为减轻父亲负担,忍受着委屈在深夜帮父亲抄写签条.)(2)汇报“感恩”老师的故事(如:居里夫人感恩老师;毛主席给老师敬酒、周恩来为老师赠款、朱德委员长给老师让座、鲁迅百忙中探望老师.)(3)汇报“感恩社会”的故事(如:雷锋、丛飞、徐本禹、徐虎、时传祥感恩社会的故事.适时穿插本班“红棉学雷锋小组”同学“学雷锋电视报告录像片断” )3、小记者采访举例如下:(1) 小记者:你好,请问你这次被评为“区文明小天使” ,你最想感谢的是谁?(2) 小记者:你好,你是我们大家公认的才女,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画画、弹琴样样棒,请问

4、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3) 小记者:听了刚才的采访,谁能够来谈谈你的感想或收获?小记者:学会感恩,天天开心;学会感恩,让爱延伸。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感恩吧!我的采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通过交流、汇报“感恩” 的故事,以及小记者的现场采访,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深入反思自己,寻找差距,明白怎样以实际行动来感恩,同时加深对“感恩”的理解。(四)积累1、交流“感恩”的名言警句。2、朗读“感恩”的名言警句。屏幕出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感恩是财富,抱怨是贫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五)小结师:故事让我们感动,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为我们导行。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感

5、恩我们的父母、老师和社会,感恩我们的母校、家乡、祖国和大自然,人人争做懂得感恩的“阳光”少年吧!(六)作业1、感恩小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父母、老师和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2、把收集到的“感恩”资料加以整理,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小手抄报,号召同学们都来争做“感恩小标兵”。(七)结束 齐唱感恩的心 ,结束这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体验亲情学会感恩人际亲情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二)【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认识亲情,体验亲情,懂得生活中父母如何用点滴的爱滋润我们茁壮成长;2、使同学们懂得孝敬父母应学会感恩,从点滴开始,从平时做起,回报亲情;3、同时升华到爱他人,爱集体。【教学重点】认识亲情、学会感恩、回

6、报亲情。【教学难点】认识、理解父母特殊的爱。【教学形式】团体辅导【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年级】初二【教学方法】情感熏陶法、角色扮演法、体验法、空椅子法。【教学准备】1、搜集“我的一家”照片。2、准备歌曲。3、学生撰写小品剧本,排演小品并拍成录像,制作温馨卡,收集诗歌。4、邀请至少6位家长和老师参加活动。5、制作多媒体课件。6、准备鲜花康乃馨。7、场地准备(附图形后)【教学过程】课前唱歌:感恩的心引子:主持人导入(1分钟)同学们,大家好!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争做现代好公民。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人际亲情心理训练系列活动。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了几位家长和老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

7、欢迎家长们的到来。欢迎走进XX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训练活动体验亲情,学会感恩。一、明镜台爱的序言(3分钟)(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主持人:“让爱住我家,爸爸,妈妈,亲爱的小弟,爱是不嫉妒,爱就是付出”一首让爱住我家勾起了我们的美好回忆。(多媒体播放出在家中、在旅途与家人一起的一组合照)在家里,我们与亲人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悦;在旅途,我们与亲人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因为有爱,家永远是最温馨的。二、智慧泉 谁言寸草心(20分钟)1、生活在线主持人:看了这些照片,使我想起了与家人共处的温馨时刻。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总是默默地,无声地奉献,我们感受到了吗?请大家一起欣赏我班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爱,无需识字,

8、相信看了这个小品对爱你会有更深的理解(多媒体播放出小品)。小品爱,无需识字时间:周末地点:家里人物:妈妈女儿遥遥剧情:遥遥:妈妈!我来了!(拎着包)妈妈:唷,女儿!回来了,哎又是一堆臭衣服吧!遥遥:我的好妈妈呀,你就帮我洗洗吧。(遥遥进入自己的房间)遥遥:哇,好漂亮啊!妈,你怎么帮我把房间收拾得像个宾馆似的。妈妈:哎呦,你这傻丫头,我用了一个下午才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你都不知道你的房间有多乱。我给你做好吃的去了。遥遥;等一下,妈!还有作业!妈妈:你不会自己做吗,我去做饭了。遥遥:不!妈妈,是你的作业!妈妈:我的?遥遥:班里开展有关亲子关系的问卷调查。你和你的孩子每周谈话的时间:A一小时B半小时

9、C其他妈妈:你就写十五分钟吧,反正你又不喜欢我唠叨。遥遥;哦,还有。你每天用多长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妈妈:哎,这就免了吧。你又不是不知你妈我不识字。哎,算了,你看着办吧。我出去啦。遥遥:哗,多舒服啊!简直是面目全非收拾房间那我的演讲稿呢!(遥遥翻箱倒柜就是没看见。)遥遥:妈!妈!(妈妈进来了)你看见我的演讲稿了吗?妈妈:演讲稿?好像没有啊。遥遥:糟了,完了,我们班开亲情主题班会,要我去演讲,现在找不到怎么办啊?(遥遥直跺脚)妈妈:哎,这里吗?会不会被我丢进垃圾桶了?(妈妈翻翻垃圾箱,自言自语:)“好像在里面,这张?不是,这张?遥遥,我虽不识字,但宝贝女儿的名字我还是认得出的。遥遥。(妈妈捡起纸

10、片)遥遥:妈妈就像母爱伟大是!就是!哎唷!你看亲情都成了这碎片了,还,还可以干什么呢?就是上周忘了拿,老师说这周一定要记得拿去,可现在好了,都成这样了妈妈:我拼拼看吧。遥遥:拼拼看,都撕了,还怎么拼呀!(遥遥气急了,冲出房间)妈妈拾起碎片:这,这可怎么办?哎,都怪我,老了什么都不会!我,我真该死怎么拼呢?这(妈妈艰难地拼凑,可是不识字的她怎么会拼呢?)好像是这样,不不不咦,对了(遥遥看妈妈进了很久,就走了进去她看见年老的妈妈弯着腰在为她拼演讲稿,走到妈妈身边,此刻无声胜有声,她终于明白妈妈她那纯洁美好的爱,她愣在那里。)妈妈:遥遥,是妈不对,是妈妈不对起你!(妈妈把拼好的演讲稿还给遥遥,遥遥接

11、过演讲稿,很感动。)遥遥:妈, 你不是识字吗?妈妈:但后面有图片,我就照着拼了。(图片上画着一只袋鼠妈妈怀里揣着小袋鼠)遥遥:妈妈,您这不是很辛苦吗?妈妈:不,是妈撕的,应该的。(遥遥听了很感动,遥遥拥抱着妈妈)遥遥:不!不!不!妈,是我不对!我不应该惹您不高兴。妈妈:不会的,妈很高兴,你懂事了。2、感动心弦(1)现场访谈:A、请小品的扮演者谈自己的感受。B、假如你是这个小品里的主人公,你感受到了什么或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发言。主持人:是的,在生话中,我们的父母都像小品里面的这位妈妈一样,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让我们最感动,最难忘的一刻

12、是什么,把这份珍藏的温馨与大家一起分享。主持人:感谢同学们给我们讲了这么多的温馨故事。感动来源于爱。温馨离不开父母的爱与奉献,请同学们做一道数学题:妈妈怀胎十月,加上你的年龄,每个月以30天计算,你和妈妈一起生活了多少天?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我们与爸妈一起生活了五千多天,爸爸、妈妈的一些情况你了解吗?请完成下表:(同时请家长也完成表格)亲情小卡片填表人:填表日期:项目爸 爸妈 妈出生日期健康状况最爱吃的食物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你最大的优点亲情小卡片填表人:填表日期:项目儿女出生日期健康状况最爱吃的食物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儿女最大的优点主持人:对表格填写情况作小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引出:“责任

13、”与“感恩”应是双向的。)(2)与家长面对面主持人:我们有不少同学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甚至误解父母,埋怨父母。因此,我们有需要而且有必要与我们的爸爸妈妈进行交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父母的心声吧!A、家长,您好!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您感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B、家长,您好!对子女您有何要求或想让他们怎样回报?主持人: 感谢各位家长的肺腑之言,是你们的一席话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感触。此时此刻,我想向讲2006年全国孝亲楷模养女姚万琴的故事。(投影小万琴照顾父母的图片)姚万琴是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乡王家庄沙家沟村残疾人姚乐位、李永莲夫妇的养女。12岁正是孩子们充满幻想、无忧无虑的年龄,她却要用羸弱

14、的肩膀扛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母亲长年瘫痪在床、父亲今年6月意外中风偏瘫!她每日的工作就是大清早起床后给父母做好饭,放到父母够得着的地方,然后再走40多分钟的山路去上学,回家后第一件事给父母做饭、干家务,深夜再学习。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小万琴知道自己是父母从医院领养的身世后,经过短暂的迷茫和难过,她对瘫痪了30年的母亲和年迈的父亲说:“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我不想去找抛弃了我的父母,我一辈子都不后悔。”姚万琴如今是姚乐位、李永莲俩人的唯一依靠,从9岁开始承担起家务活到现在,4年来始终如一孝敬老人。她的孝举不仅在黄峪乡远近闻名,也感动着全社会。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中,姚万琴催人泪下的孝举赢得了人们的称赞。全国“十佳”的称号既是对她精神上的鼓励,更是对她多年来一如既往孝敬老人行为的褒奖。3、主持人小结:感谢全班同学的家长对我们这次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同学们,从活动中我感受到我们的家长那殷切的目光,那我们呢?我记得礼记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子女因为平时工作、生活、学习忙而没在意孝敬父母,直到有一天想要赡养和孝敬父母时,父母却远离我们而去。今天,我想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当我们正接受父母的呵护时,我们就应该学会感恩,养女姚万琴尚且如此回报养父母,那么,我们将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