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公司管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2534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19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公司管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通信公司管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通信公司管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通信公司管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通信公司管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公司管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公司管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干线交通信号定时式协调控制 感应式线控系统和计算机线控系统 线控系统的联结方式 选用线控系统的依据,1,干线信号协调的基本思想,干线信号协调是开放路网信号协调, 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干线上的几个交 叉口视一个整体,通过整体信号配时的协 调优化,建立多个交叉口相互关联的信号 配时方案组合,以达到提高干线运行效果 的目的。,2,干线协调的使用条件,当干线上两相邻信号控制交叉口之间的 距离适当,使得车辆在路段上行驶时,能够 基本上保持一个车队的形式时,可考虑对此 干线进行信号协调控制。,3,干线协调的目的,通过对各个交叉口的信号周期、绿信 比以及交叉口之间的绿灯

2、起步时差(相位 差)作统筹安排,建立最优信号配时方案 组合,提高干线整体交通运行效果,如最 大绿波带、最小车辆延误与停车次数、最 低油耗等。,4,干线信号协调的配时参数,(相位) 信号周期 绿信比(绿灯时间) 绿灯起步时差(相位差),5,第一节 干线交通信号定时式协调控制,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 定时式线控制系统的协调方式 定时式线控制系统的配时设计方法 提高线控制系统效益的辅助设施,6,一、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周期 绿信比(绿灯时间) 相位差(绿灯起步时差),7,1、绿灯起步时差(相位差),概念: 相邻两交叉口绿灯起始时刻之差,称为 绿灯起步时差或相位差,用ij(秒)表示。 绿灯

3、起步时差有单向与双向之分。 单向绿灯起步时差用于单向交通,双向 绿灯起步时差用于双向交通。,8,单向绿灯起步时差用于协调单向交 通(或双向交通的某一个方向) 概念:对于单向交通,两相邻交叉口绿灯 起始时刻单向之差,称为单向绿灯 起步时差或单向相位差。 图示:通常用单向时空图(又称时距 图)描述单向相位差。,9,C C,G e1 R e1 G e1 R e1,1,2,12 12,相位A,G e1 R e1 G e1 R e1,C C,单向绿灯起步时差,10,单向绿灯起步时差的特点: 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取值,不受任何条件 的限制。 单向协调容易实现。,11,双向绿灯起步时差用于双向协调,概念: 对于

4、双向交通,两相邻交叉口绿灯起 始时刻双向之差,称为双向绿灯起步时差 或双向相位差,包括上行绿灯起步时差和 下行绿灯起步时差,它们分别对应于路段 上车流行驶方向的上行和下行。,12,图示:通常用双向时空图(又称时距 图)描述双向相位差。,13,14,上行绿灯起步时差O12: 表示交叉口2比交叉口1绿灯时间迟起 亮O12秒。 下行绿灯起步时差O21: 表示交叉口1比交叉口2绿灯时间迟起 亮O21秒。,15,上、下行绿灯起步时差的关系: O12 + O21 = k C C共同信号周期,秒; K任一整数 上、下行相位差之间存在约束条件: 即二者之和为共同信号周期的整数倍。 上、下行绿灯起步时差不能分别

5、根据需要 而任意取值,双向协调难于实现。,16,例: 现有两相邻信号控制交叉口,设共同 的信号周期 C=70 秒,现调整上行绿灯起 步时差O12= 40 秒。 试回答:可否同时将下行绿灯起步时 差调整为O21 = 40秒?为什么?,17,18,由时空图可见: 当调整上行绿灯起步时差 O12 = 40秒后, 下行绿灯起步时O21的最小值必然是30秒, 因为:O12 + O21 = 70秒 O21 = 70 O12 = 7040 = 30秒 同样,若使O21 = 40秒,则O12的最小值必 然是30秒。 上、下行绿灯起步时差不能同时取40秒。,19,2、信号周期,要求: 在进行信号协调控制时,参与

6、信号协 调的各交叉口均采取统一的信号周期,称 之为共同周期。 共同周期的作用:使相位差保持恒定。,20,相位差保持恒定是进行信号协调控制的必 要条件。 用单向时空图说明: 共同周期下,相位差能够恒定 周期不同时,相位差不能恒定 对于双向交通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21,22,23,3、绿灯时间,部分交叉口的绿灯时间应进行调整。 各交叉口绿灯时间可以各不相同。,24,二、定时式线控系统的协调方式,1、单向交通 2、双向交通,25,1、单向交通(或双向交通的某一个方向),理想条件: 共同周期 相位差等于车队在路段上的正常行驶时间,10-1,26,2、双向交通,理想条件: 共同周期 相位差等于车队在路

7、段上的正常行驶时 间,并等于半周期的整数倍。,10-2,27,干线上各路段距离相等: 容易满足理想条件。 干线上各路段距离不相等: 理想条件难于满足,经常使用折中方案。 双向协调三种控制形式: 同步式协调控制(相位差为0秒) 交互式协调控制(相位差为半周期) 续进式协调控制(调整相位差),28,三、定时式线控制系统的配时设计方法,1、时间-距离图(也称时-距图或时-空图) 图示画法:125页(图10-1) (或旋转90度绘图),29,30,2、配时所需数据: 两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交叉口布局(是否有直行车道) 交通流量(直行单、双向) 交通管理规则(是否单行线) 车速及延误(是否需要协调)

8、,31,3、配时方案的确定: 共同周期的确定 通常取交通负荷最高的(关键)交叉 口作为信号协调的参考点。各交叉口相对 于此参考点进行绿灯起步时差的调整。关 键交叉口所需的最佳周期,作为信号协调 的共同周期。,32,33,绿灯时间的确定(一般方法) 关键交叉口绿灯时间不变; 非关键交叉口绿灯需要调整: 非关键交叉口沿干线方向的绿灯时 间不小于关键交叉口沿干线方向的绿灯 时间。 各交叉口绿灯时间可以各不相同。,34,绿波推进速度V V是研究绿波交通的一个关键参数, 它取决于路段上车流的平均空间速度。,35,36,确定绿灯起步时差: (是否满足理想条件、是否需要折中方案) 具体方法: 图解法(绘制时

9、-距图) 数解法(计算延误时间) 应用时:图解、计算应结合。,37,4、验证方案实施效果 理想条件与实际条件可能存在差异: 道路方面:车道划分、路段距离等。 车流方面:车队、车队的离散、附加车流等。 速度方面:各路段有各自的平均车速。 (完善速度诱导) 结论:理想条件下的绿波(尤其是双向)难于 实现,38,双向协调折衷方案的考虑:,上、下行均等的绿波带宽度: 适用于上、下行交通流量均等的情况。 上行具有较宽的绿波带宽度: 适用于上行交通流量较大的情况。 下行具有较宽的绿波带宽度: 适用于下行交通流量较大的情况。,39,四、提高线控制系统效益的辅助设施,前置信号 可变速度指示标志 可变速度指示标

10、志与前置信号结合使用,40,例一:,两相邻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间距 L=600米,路口间车队的平均行驶速度 为 V=36 公里/时。已知单点控制时交叉 口1的最佳周期为C1=100秒,交叉口2的 最佳周期为C2=90秒,各交叉口均取红、 绿灯各半。,41,试求:,1、干线沿1至 2方向进行单向信号协调控制时, 共同周期应取多少秒?为什么? 两交叉口之间绿灯起步时差如何取值时协调 效果最好? 2、绘制满足条件1的单向时空图。 3、此干线在所给条件下可否实现双向绿波交 通?为什么?,42,答案:,1、共同周期C=100秒 O=60秒 2、(图略) 3、t=60秒 半周期=50秒 所以: t半周期的

11、整数倍 所以不能实现实现双向绿波交通。,43,例二:,两相邻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间距 L=500米,路口间车队的平均行驶速度 为 V=36公里/时。已知两路口信号周期 C=60 秒,且两路口在协调方向的有效 绿灯和等效红灯都相等。,44,试求:,1在上述条件下,此时能否实现理想双向 绿波? 2如要实现理想双向绿波信号周期必须增 大多少? 3在C=60秒,上行相位差为30秒的情况 下,绘制此时的双向时-空图。,45,答案:, 根据题意,要实现理想双向绿波,须满足关系: t = K (c / 2 ) L=500,V=10米/秒,于是L/V=50,从而有 kC=100。因k是整数,当k=1时,C=1

12、00(秒), 当k=2时,C=50(秒),k=3时,C=33.3(秒) 由于已知C=60,显然与实现理想双向绿波条件 不符,故在已知条件下不能实现理想双向绿波。,46, 根据上述计算: C=100(秒)时,能实现理想双向绿波, 而目前的信号周期C=60(秒), 故100-60=40(秒), 即C应增加40秒,可实现理想双向绿波。,47,48,例三:,两相邻信号控制的交叉口,间距为 L=600米,路口间车队的平均行驶速度 为 V=36 公里/时。已知两路口所需信号 周期均不得小于50秒,且两路口在协调 方向的有效绿灯和等效红灯都相等。,49,试求: 1在上述条件下,要实现理想双向绿波的 最小周期

13、C=?。 2此时的上、下行相位差分别是多少? 3绘制此时的双向时空图。,50,答案:,1:L=600,V=10米/秒, t=L/V=60,从而有kC=120(k是整数) 当k=1时,C=120(秒), 当k=2时,C=60(秒), k=3时,C=40(秒); 由于C50,最小周期C=60(秒)。,51,2:此时上、下行相位差分别是O上,O下。 理想情况下,相位差等于行驶时间,故 上行相位差分别是O上=L/V=60(秒) 下行相位差分别是O下=L/V=60(秒) 此时显然满足: O上+O下=2C,52,53,例四:,已知:三个相邻交叉口1、2、3,间距分别 为L12=600米, L23=500米

14、, 共同周期C = 100秒,取红、绿灯各 半,上、下行车速V = 36公里/小时。,54,试求: 1、此干线欲沿1至2至3方向(上行)实现单 向绿波交通,两相邻交叉口之间的绿灯起 步时差应如何取值?为什么?绘制干线单 向时空图。 2、此干线欲实现双向绿波交通,面临的具体 困难是什么?,55,答案:,1、O12= t12 =60秒, O23= t23 =50秒。 (图略) 2、主要问题:路段距离不相等。 在路段L12不能实现理想条件下的绿 波交通。,56,第二节 感应式线控系统和计算机线控系统,感应式线控系统 计算机线控系统,57,一、感应式线控系统,什么是感应式线控系统:131页 类型: 半

15、感应线控系统 全感应线控系统 关键交叉口感应式线控系统,58,二、计算机线控系统,协调方案的两种算法: 脱机算法 联机算法,59,第三节 线控系统的联结方式,无缆联结(无电缆协调控制) 有缆联结(有电缆协调控制),60,一、无缆联结(无电缆协调控制),指干线上的各信号机,以其各自的实时时钟控制 存储在其中的配时方案运行时间表。 不设置主控制器,没有主控制器与各协调控制信 号机之间的通信电缆,故称为无电缆协调控制。 通过配时及信号机的同步运行实现。 要求各信号机能够“自动对时”,各个信号机时 钟保持“同步运行”。,61,二、有缆联结(有电缆协调控制),指干线上各个交叉口的信号机的协调运行是由 主控制机或计算机通过传输线路操纵的一种控 制方式。 配时方案的更换通常是由主控制机或计算机进 行的。 在主控制机不对路口信号机进行干预,或通信 线路出现故障时,相当于无电缆协调控制。,62,第四节 选用线控系统的依据,线控的目的: 有效地减少干线上车队的车辆延误。 应用线控时应考虑的实际问题: 车流的到达特性 信号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街道实际条件 信号相位数 交通流的随机波动,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