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与复制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4102445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与复制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点1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与复制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点1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与复制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点1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与复制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点1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与复制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与复制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与复制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原卷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7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与复制一、选择题1.格里菲斯通过实验发现,S型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却无致病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的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呈线性方式排列BS型肺炎双球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记忆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C科学家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提取各种化合物进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D将S型活菌中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观察到的菌落全为光滑型2.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关于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获得带标记的噬菌体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噬菌体与细

2、菌上下分层C若培养时间过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D本实验的结论是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充分混合B若将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会死亡CS型细菌的菌体表面光滑,R型细菌的菌体表面粗糙D都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4.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是RNA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

3、主要的遗传物质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5.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用订书钉代表化学键(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构建一个含5对碱基(A有3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20B28C32D506.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l:2:3:4,则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l20个C该DNA分子中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是

4、A:T:G:C=3:3:7:7D该DNA分子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7.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条单链反向平行,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B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成碱基对,且碱基的配对是随机的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与磷酸构成的D遗传信息蕴藏在DNA的4种脱氧核昔酸排列顺序之中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与此相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B“分子量大”可体现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的多样性C“半保留”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连续性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使后代获得遗传多样性9.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由5000对脱氧核苷酸组

5、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1个磷酸和1个含氮碱基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水解为多个脱氧核苷酸D该基因由于某种原因丢失3对脱氧核苷酸,则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10.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发生DNA复制BDNA复制过程中,只有一条母链可以做模板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11.研究表明,人体的乳腺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8条,若用15N标记乳腺癌细胞DNA的双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连

6、续培养5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乳腺癌细胞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与DNA数量均加倍B第1代细胞在分裂中期时,只有一半染色体上含有15N标记C乳腺细胞癌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其染色体未发生变异D使用RNA聚合酶抑制剂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12.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上DNA的碱基序列。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这24个DNA分子大约含有31.6亿个碱基对,其中,构成基因的碱基对的比例不超过2%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C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碱基对D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13.下列有关染色

7、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DNA中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14.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蕴含着遗传信息,且具备表达的能力B不同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一定不同C基因总是伴随着染色体从亲代传递给子代D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相同1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研究人员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的培养液培养活

8、的小肠黏膜层,一段时间后洗去游离的3H-TDR,换用不含放射性TDR的培养液继续培养。连续培养48h,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图所示(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处的细胞可以进行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B若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处都将不再具有放射性C若换用3H标记的尿苷培养液,则处均能检测到放射性D24h和48h时处分别出现放射性,说明3H-TDR在小肠黏膜内的运输速度较慢二、非选择题16. 1928年,科学家格里菲思为了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利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体内转化实验,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甲中实验4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 型细

9、菌。(2)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肺炎双球菌有无荚膜,在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菌落特征也能区分菌体类型,据图甲可知,你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区分R型和S型细菌? 。(3)肺炎双球菌中的感受态R型细菌与S型细菌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图乙所示,图乙表示先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蛋白结合,双链中的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 型细菌细胞内;C细胞经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S型细菌的致病性与紧贴在细胞壁外侧的 (结构)有关。(4)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菌素,可以通过抑制肺炎双球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无青霉素抗性的细菌与青霉素接触,易死亡的原因最可

10、能是 。(5)很多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了更好的抵御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肺炎双球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肺炎双球菌1100g/mL蛋白质H生长正常220g/mL青霉素生长正常32g/mL青霉素+100g/mL蛋白质H死亡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细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17.如图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11、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1)本实验果用了 方法,32P标记T2噬菌体的 。(2)用T2噬菌体侵染标记的肺炎双球菌, (选填“能“或“否”)得到含标记的T2噬菌体,理由是 。(3)离心后会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可能的原因是 。(4)本实验不完整,还缺一组对照实验: 。18.如图中甲所示的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DNA的复制是指 的过程,从图中可看出其特点有 。(2)图甲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A作用于乙图中的化学键9,则A酶为 ,其发挥作用时还需要细胞提供 (图中未标出物质)。(3)图甲

12、所示过程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 ,进行的时期主要为 。(4)图乙中7的中文名称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填物质名称)交替连接而成;复制时DNA分子 ,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 ,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19.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 ,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T2噬菌体 (填“可以”或“不可以”)在肺炎双

13、球菌中复制和增殖,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 (填“可以”或“不可以”)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3)生物体内DNA分子的(A+T)/(G+C)与(A+ C)/(G+ T)两个比值中,前一个比值越小,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 ,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 。(4)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20.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1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是 .(2)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的条件是 等,DNA解旋酶的作用是 .(3)图1中生物的DNA复制方式的意义是 .(4)将不含放射性的拟核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第一次复制时,图2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证明DNA复制方式很可能是 .(5)若图2中DNA在复制开始前的碱基总数是100,其中T为20个,则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 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