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315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76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 21 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标解读 (1)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知道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 主要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 核心提炼 (1)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 中败下阵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由此改变,出现了以洋务企业、民族工业为代 表的近代工业。 (2)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又恰逢欧战的“狂欢

2、” ,夹缝中产生的 民族工业终于迎来一段“随风潜入夜”的春天。 (4)国家政权的相对统一和经济政策的改善,民族经济的发展逐渐步入“映 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天;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民族经济在 经历外患内忧及官僚资本的挤压下最终走向萧瑟的秋季和冷酷的严冬。 (5)民族工业的“春夏秋冬”最终证明没有国家的独立,就没有民族的富强。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背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 (2)表现 洋纱取代土纱,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服务于国际市场,中国农副土特产

3、品日趋商品化。 (3)影响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封建统治基础动摇。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导致大量农民、手工业者破产,阶级矛盾激化,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 附庸,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外交困。 (2)概况 时间:19 世纪 6090 年代。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 (3)活动 创办军事企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4、,如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开平煤矿等。 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影响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对本国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资本主义产生提供劳动力、市场等。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起了诱导作用。 (2)产生 时间:19 世纪六

5、七十年代。 地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 人物: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 (3)分布 地区。 从行业上看,主要分布在缫丝、面粉等轻工业部门。 (4)影响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革命的发展。 教材补遗 近代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 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 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术不纯熟,容易伤 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知识点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

6、义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中日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2)原因 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 “实业救国” ,以挽救民族危机。 (3)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4)意义错误错误!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原因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表现: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轻工业有了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 长。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 去。 (2)国民党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原因错误错误! 表现:民族工

7、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 面。 结果: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3)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19371945 年) 4 原因:日本侵华战争的打击和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压榨。 表现 A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 北,日军采取“军事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 b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国民党官僚资本借此控制经济命脉, 压榨民族企业。 (4)抗战胜利后走向绝境(19451949 年) 原因 A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 条约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b

8、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c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教材补遗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 (1)“近代”从生产力角度理解,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2)“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 ,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工 业。 (3)近代民族工业: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 业。 知识点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限制机器进口;利用在华特权,大量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侵华战争的直接摧毁。 (2)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 (3)国民

9、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压制。 2在斗争中求发展 (1)目的: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2)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表现 抗战。 d.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 5 教材补遗 “民族资本” “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 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外国资本” 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 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官僚资本”是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知识结构 名师点睛 名师助学 列强经济侵略与自然经济解

10、体的关系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阻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正常道路, 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为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商 品市场。 精巧识记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标志: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两个表现:家庭手工业衰败, “耕” “织”分离;农产品商品化。 三大特点:解体动力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解体速度不平衡;没有建 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四点原因: 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主要原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前提条 件;资本主义萌芽是历史原因;近代机器工业诞生的冲击。 构图解史 (1)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 6 (2)洋务运动 (3

1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名师助学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在主要工业部门中,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 影响: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物质、阶级基础。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萎缩的原因 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破坏。 1937 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致命打击。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官僚资本的压迫和繁重的苛捐杂税。 精巧识记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个特点: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 两

12、个阶级: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了无产阶级。 三大障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四个阶段 7 “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 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受空前的洗劫和破坏 “冬”解放战争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 构图解史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精巧识记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封建自然经济(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被压制) 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洋务经济(19 世纪 60 年代1895 年)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9 世纪 60、70 年代1956 年)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19 世纪 4

13、0 年代1949 年)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 世纪 60 年代1927 年1949 年) 探究点一 近代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史料实证 史料研读 史料一 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图(年平均数单位:镑)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8 史料二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 成几两棉纱。 她很少有停手的时候。 到了晚上, 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 有一回,她对我们说: “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 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 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

14、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 年初版) 史料三 1840 年后, 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 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 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问题探究: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史料探究 史料 主旨 通过史料,解读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 的原因 提取 有效 信息 形成 正确 认识 (1)史料一体现了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 与经济史的结合。从数据上看,输华商 品由第一时间段年均“882495

15、 镑”到第 二时间段年均“2090406 镑” ,呈现增长 趋势。但从第二时间段到第三时间段呈 现下降趋势,说明其在华销售受阻 (2)史料二 “年轻时候, 纺纱织布” 到 “厂 里出的纱和布, 又细又好” “我的利息就 远不如从前”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 入侵下近代中国的纺织业受到了巨大的 冲击。 “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中国小 农经济仍存在着,还没有完全解体 (3)史料三 “1840 年后” 、 “申江(上海)界” “申江鬼国正通商”上海开埠后,对 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 9 构 史论归纳 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16、主义的压 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 的准备。 (3)后天发展畸形:轻工业领域发展较迅速,重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分布在 沿海、沿江地区,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对点训练 角度一 晚清传统经济对西方经济模式的抵制 1(2019湖北省黄冈市质检)18431852 年,英商不得不在中国的通商口岸 以低于成本 20%30%的价格销售棉纺织品。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近代机器棉纺业的发展 B供过于求,超过国人购买力 C自然经济对英货的顽强抵抗 D英国棉纺织品的质量低劣 破题关键 题干关键信息:18431852 年鸦片战争后;英商以低于成 本的价格销售棉织品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对西方商品的抵制自然经济具有很强的 抵抗力。 解析 材料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英货有 很强的抵抗作用,故 C 项正确。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故 A 项错误;B 属于材料中的现象,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根据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