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作业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243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2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 (2019河北蠡县月考)法国大革命失败后, 面对封建复辟王朝对这场革命的 否定,人们在重新认识启蒙运动精神时,激发了反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渴 望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政治热情和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的美好愿望。在这一历 史背景下法国产生了() A浪漫主义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 C古典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答案A 解析材料“法国大革命失败后”即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人们“渴望自由、 民主、平等权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的美好愿望”,符合浪漫主义文学 特征,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与材料特征、时间均不符,排除。 2(2019江苏盐城高二期末)2019

2、 年 4 月 15 日,著名古迹巴黎圣母院发生大 火,卡西莫多心爱的钟楼建筑尖塔在大火中倒塌,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中那 令人动容的场景不复存在。与巴黎圣母院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 唐璜B 红与黑 C 约翰克里斯朵夫D 等待戈多 答案A 解析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拜伦作品唐璜也属于浪漫主 义文学,A 项正确。 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排除 B 项; 约翰克里斯朵 夫是现实主义文学,排除 C 项; 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排除 D 项。 3 (2019全国卷)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 “除细节的真实外,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 哈姆雷

3、特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D 西风颂 答案C 解析“细节的真实”“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 学的特点。 人间喜剧是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 项正确。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材料 无关,A 项错误; 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B 项错误; 西风颂是浪 2 漫主义文学作品,D 项错误。 4(2019浙江十二校联考)1970 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以其描写苏联劳改 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 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成为苏联侨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一现象说明 () A苏联社会主

4、义文学的繁荣 B东西方文学的碰撞与冲突 C苏美冷战在文化上的表现 D苏联主流文学被西方认可 答案C 解析材料“1970 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以其描写苏联劳改营生 活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表明诺贝 尔文学奖的橄榄枝在苏联时期伸向持不同政见者,是苏美开展文化冷战的突出表 现,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及东西方文学的碰撞, 故排除 A、B 两项;从“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可知不是主流文学,故 D 项错 误。 5 (2019广西南宁高二期末)意识流小说是 20 世纪初期(20 年代)兴起于西方, 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

5、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 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由此可见,这类文学流派 () A缘起于对“理性王国”极度失望 B关注现实、再现现实、批判现实 C表现反殖民压迫的民族主义思想 D反映了西方社会精神和信仰危机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意识流小说的各项特征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精神和信仰危机, 故D项正确。 对“理性王国” 极度失望是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 是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兴起, 排除 A 项; 关注现实、再现现实、批判现实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与材料不符,排除 B 项; 材料体现不出反殖民压迫的民族主义思想,排

6、除 C 项。 3 6(2019江苏高考)“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 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 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 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扫烟囱孩子的描写,“满身乌黑”“哭哭啼啼”,体现 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剥削童工现象的不满,结合材料时间“工业化初期”,判断这 首诗歌是浪漫主义风格,A 项正确。材料诗歌属于浪漫主义风格,B 项错误

7、。现 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与材料不符,C 项错误。印象派强调捕捉 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与材料不符,D 项错误。 7 (2019重庆一中高二期末)“他们把绘画止步于视觉感知, 痴迷于阳光下的 色彩世界,从而彻底改观了西方写实绘画的色彩效果和造型观念。”这一评论针 对的美术创作实践() A受到了影视艺术的直接影响 B重视表现光色变幻中的客观物象 C宣告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诞生 D追求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形式 答案B 解析根据“他们把绘画止步于视觉感知,痴迷于阳光下的色彩世界”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是印象派,印象派捕捉瞬间的印象,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 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

8、摩光与色的变化,故 B 项正确。印象派产生于 19 世纪 60 年代,1895 年电影产生,A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印象派绘画, C 项错误;D 项属于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 8(2020河北辛集中学开学考)18981908 年,法国盛行野兽主义绘画,该 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而毕加索 改造了原始艺术并用其摧毁了古典绘画传统。这反映出() 4 A返璞归真是现代艺术的追求 B现代画派具有共同源头 C现代主义有反理性的特征 D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答案D 解析仅由材料“毕加索改造了原始艺术并用其摧毁了古典绘画传统”无法 得出 A 项;材料信息

9、“法国盛行野兽主义绘画”“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 力”“介绍给毕加索”反映了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而不是现代画派具有共同 源头,故 D 项正确,B 项错误;“反理性”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 C 项。 9 (2019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法国大革命前的画家与小说家, 或着墨 于父子关系的紧张,或从“父亲不在”写起,不啻对“父亲的权力”打了一个大 问号。而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就是在这种文艺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材料表明 () A法国文人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文艺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 C文艺作品是大革命的思想根源 D文艺家已成为大革命的领导者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前的文学艺术作

10、品宣扬蔑视强权和专制, 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故 B 项正确。A 项说法绝对,排除;启蒙思想是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根源,排除 C 项;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受到文学的影响, 不能说明文艺家已成为大革命的领导者,排除 D 项。 10某文学流派: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 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与该 文学流派风格一致的绘画作品是() 5 答案D 解析D 项绘画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式,与材料中的文学流派风 格相近,故正确。其他三项从画面风格来看,与材料所述特点不符,排除 A、B、 C 三项。 11(2019河北邢台月考)

11、由于摇滚乐吸收了多种黑人音乐和白人乡村音乐的 风格,形成了一种具有多元化音乐特征的流行音乐演唱形式,迎合了各层次年轻 人的口味,使得摇滚乐成为属于青少年一代的文化精神产物,它产生的文化意义 大大超出其音乐本身具有的风格。这旨在强调摇滚乐() A促进美国种族间的融合 B具有独特的社会影响力 C呈现东西文明间的交融 D使美国音乐更加通俗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摇滚乐是一种具有多元化音乐特征的流行音乐演唱形 式,青少年对它的热衷证明了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影响力, B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促进美国种族间的融合,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东西 文明间的交融,排除 C 项;D 项不符

12、合材料主旨,排除。 12(2018黔东南州一模)秃头歌女于 1950 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 争论。 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的对话。 但它隐晦地表述了严肃的苦恼。该剧() 6 A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貌 B注重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C展现了现代主义的文艺风格 D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特点 答案C 解析现代主义文艺属于 20 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文艺不主张用 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 望的, 秃头歌女符合上述特征,故 C 项正确。

13、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 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 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 失了信心的市民阶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 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澄外国文学史 材料二右图是 1907 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 亚维农少女 , 当时有人批评道: “(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 直到 30 年代后的 19

14、37 年, 亚维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 让价是 240 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为了一个 7 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外国戏剧集有 76 部。 其中现代主义戏剧占一 半以上。可以说,当时西方已经出现的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 品,几乎无所遗漏地被介绍了过来。 据杨文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对 中国戏剧的深层影响 (1)材料一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什么看法?这种看 法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什么影响,并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中“新的美术画派”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流派 出现的原因。 (3)

1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新文化运动时期 我国知识分子大量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看法: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影响: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流派。 举例:文学:雨果巴黎圣母院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艺术: 自由引导人民 、贝多芬、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等。 (2)特点:对色彩和视角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 大胆运用各种材料。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科技迅速发展,传统写实绘画受到冲击;社会结 构和矛盾日益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迅速变化。 (3)特征:反传统,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目的:为了批判封

16、建文化;宣传西方民主思想、传播西方生活方式;提倡个 性解放。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可知,对由理 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是失望的。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的内容和所学 知识可知,是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绘画等。第三小问,举出浪漫主义文学、 绘画、音乐的例子都可。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毕加索”和亚维 农少女可知,反映的是现代主义画派,结合所学回答出该画派的特点即可。第 二小问“原因”, 根据“1907 年”“1937 年”前后与现代主义绘画相关的历史背 景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新文 8 化运动的背景分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是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的 基督驱赶神殿中的商贩 (15711576 年)。 该绘画虽然是宗教题材,但体现了世俗意识。图画中出现了许多人物的画像,如 在画的前景处,从左到右依次有提香、米开朗琪罗、柯洛维沃以及画家的自画像 等。 图二是英国画家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1821 年)。与其说是普通的乡村景 色,还不如说是一种浓浓乡愁的展示。 提取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