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2238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2020年8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1、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50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题是()A改革B开放 C发展D建设答案:C2、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A3、( )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A科学发展、 B社会和谐 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D坚持改革答案:C4、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 )的完备的理论体系。A 主体 B 主题 C 主线答案:B5、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全体党员B统治阶级集团C最广大人民群众D工人阶级 答案:C6、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回答了怎

2、样发展和发展“依靠谁”的问题。A根本目的B根本动力 C主体D依靠力量答案:B7、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A根本目的B根本动力 C主体D依靠力量答案:A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答案:B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 A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答案:C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各种理论观点的理论基础。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答案:C11、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B具有落后性、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C具有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答案:B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过程特征中,揭示其主要矛盾,是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4、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矛盾C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D1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答案:A14、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答案:C15、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A、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开放格局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

5、局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D、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答案:C16、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长期的基本国策 B、当前的权宜之计C、达到小康时期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答案:A17、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 )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A、解放生产力标准B、姓“资”姓“社”标准C、“三个有利于”标准D、提高综合国力的标准答案:C18、改革开放是( )A、彻底改变我国的基本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对原有制度的修修补补D、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答案:B19、改革开放只所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对( )的

6、解放作用A、生产力B、经济体制C、人的思想D、社会体制20、中国的改革是从( )开始起步的。A、沿海B、城市C、内地D、农村答案:D21、()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村文明 D管理民主答案:A22、()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村文明 D管理民主答案:A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A富裕农民 B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C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D增强农村的发展后劲答案:C24、按劳分配主体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分配。A资本 B技术 C生产要素 D管理答案:C2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统筹()的重大举措。A经济社会发展

7、B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城乡发展 D区域发展答案:B26、新型城乡关系的特点是建立以工补农、()、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A工农互动 B城乡交流 C城乡和谐 D城乡互动答案:D27、新型城乡关系的特点是建立以工补农、()、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A工农互动 B城乡交流 C城乡和谐 D城乡互动答案:D28、循环经济的核心是()。 A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节约资源 D发展清洁生产答案:B2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党的领导 B民主集中制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当家作主答案:D30、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A多党联合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C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专政 D对敌对

8、分子的专政答案:B31、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32、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A坚持政治协商 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八字方针 D坚持十六字方针答案:B33、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A坚持政治协商 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八字方针 D坚持十六字方针答案:B34、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协等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B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共产党和人民政协所作出的决定必须征

9、得人民代表大会的认可后方能实施D 人民代表大会同共产党、人民政协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答案:B35、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生产资料公有制C人民民主专政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D36、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 )。A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B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社会各阶级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答案:B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答案:A38、中国特色社

10、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B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C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D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答案:C39、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弘扬和培育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自强不息 B爱国主义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答案:B40、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C加强民族团结 D增强人民凝聚力答案:A41、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B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D坚持马克思主

11、义的指导地位答案:A42、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B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答案:B43、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B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答案:D4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答案:D45、(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

12、性。A 科学发展 B 公平正义 C 社会和谐 D 自由民主答案:C46、第一次完整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命题的会议是(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答案:B47、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关键在于( )A 实施人才强军战略B 实施综合发展战略C 抵制和平演变战略D 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答案:D 48、科技强军的战略目标是( )A 建设数字化部队、打赢网络战B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C 建设电子化部队、打赢电子战D 建设精锐化部队、打赢局部战争答案:B49、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答案:C50、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B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答案:D2、 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1、科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