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38讲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作业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205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5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38讲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38讲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38讲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38讲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作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模块二模块二第十四单元第十四单元第第 3838 讲讲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 福新政福新政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 届辽宁沈阳三模)1930 年 5 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 料, 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 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 此可以推知() 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 B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 D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 解析:选 D根据材料“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 然收紧了有关苏

2、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可知, 经济危机带来的美国政治经 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故选 D 项;二战后美苏争霸才开始,排除 A 项;根据材 料“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 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 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可知,意识形态对立限制了美苏人口流动而非阻断,排除 B 项;材料主旨涉及美国政府政策,未涉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排除 C 项。 2 (2019 届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图是某国 19271936 年的 一项数据统计。根据下图变化趋势判断该统计是() A美国社会的失业人口B苏联工业的产值增长 C中国大豆的外销总额D日本侵华事件的次数 解析:选 C由材料可知,1

3、9271931 年数据不断攀升,而 1931 年后迅速 下降, 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抗日战争的爆发影响了中国大豆 出口,故选 C 项;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使美国失业人口急剧增加,排除 A 项; 2 20 世纪 30 年代斯大林模式使得苏联工业持续发展,排除 B 项;1931 年九一八 事变后日本加速侵华步骤,排除 D 项。 3(2020 届贵州贵阳高三摸底)1933 年,64 国代表云集伦敦参加世界经济会 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稳定货币;罗斯福总统要求美国代表团坚决抵制任何旨在 稳定货币的国际协议,以“保留采取行动的绝对自由”。美国政府的立场() A加快了世界经济形势恶

4、化 B体现了美国的外交霸权政策 C稳定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D推动新的货币体系逐渐形成 解析:选 A1933 年世界经济会议上罗斯福让美国抵制任何旨在稳定货币 的国际协议,说明罗斯福主张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以转移国内经济危机,其他 国家纷纷效仿,加快了世界经济形势恶化,故选 A 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货 币金融政策,不是外交政策,排除 B 项;美国政府的立场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 格局的不稳定,排除 C 项;新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二战后确立的, 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4(2019 届广东二模)由于旧金山承揽了海湾大桥和金门大桥两大工程以提 振就业,1929 年华尔街股市崩盘和大

5、萧条期间,当地银行无一倒闭,而且数座 跨海桥梁竣工后,旧金山湾区各区域开始紧密联系起来,孕育了战后高科技产业 区硅谷。这主要说明旧金山湾区经济() A在危机中整合发展优势B得益于新政的工程规划 C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前提D运用了凯恩斯主义理论 解析: 选 A据材料“由于旧金山承揽了海湾大桥和金门大桥两大工程以提 振就业”“数座跨海桥梁竣工后,旧金山湾区各区域开始紧密联系起来,孕育了 战后高科技产业区硅谷”可知, 旧金山湾区经济发展得益于大型工程建设以 及各区域的联系整合,故选 A 项;据材料“1929 年华尔街股市崩盘和大萧条期 间”可知,此时新政尚未开始,排除 B 项;据所学可知,信息技术革命的

6、前提 是电子计算的发明和应用, 排除 C 项; 据所学可知, 凯恩斯于 1936 年发表的 就 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形成,与材料涉及的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3 5(2019 届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一模)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给演员 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这 些做法() A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B推动了福利制度建设 C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D证明了新政的可行性 解析:选 C由材料“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 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可知,政府出资鼓励人民参加各类工作,是 以工代赈的思想,故选 C 项;“实现了

7、充分就业”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材 料与福利制度建设无关,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而非新政的可 行性,排除 D 项。 6(2019 届广东广州一模)1933 年美国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并颁布法令,禁 止居民和私人银行拥有黄金,停止美钞兑换黄金偿还债务。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 在() A维护美元霸权B防止通货膨胀 C提升外贸竞争力D缓和劳资矛盾 解析:选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罗斯福金融改革中,废除金本位制度是 一个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刺激出口、提升经济竞争力来摆脱经济危机的 影响,故选 C 项;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后,与题干 提及的时间不符,排除 A 项

8、;废除金本位制度的目的在于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不是防止通货膨胀,排除 B 项;题干涉及的是罗斯福新政中“废除金本位制度” 的内容,与劳资矛盾无关,排除 D 项。 7(2019 届山东济宁一模)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企图把福利国 家政策硬加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 以此来建立一个比以前更为公正的社会。 为此, 罗斯福新政时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美国“固有的权力结 构”改变的结果是() A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B政府的行政职能被严重削弱 C “三权鼎立”格局得到强化 D总统成为经济政策的决定者 4 解析:选 A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之下,罗斯福通过

9、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困境,这说明美国“固有的权力结 构”的改变使得政府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故选 A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 罗斯福新政使得政府的行政职能有所加强,而不是严重削弱,排除 B 项;通过 题干可知, 罗斯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指的是政府加强 了对经济的干预,不再采用“自由放任”政策,并没有涉及美国三权分立和制衡 原则,排除 C 项;美国权力运作采用的是“分权制衡”,总统不是政策的决定 者,排除 D 项。 8(2020 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下表是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 联邦法院对几个重要案件的判决结果。这些判决结果表明(

10、) 时间案件判决结果 1935 年 5 月 国家复兴管理局指控谢克特家 禽公司违反鸡肉生产行业制定 的规则 国家复兴管理局违宪 1936 年 1 月 美国(联邦政府)诉巴特勒违反农 业调整法 农业调整法是国会立法权对地 方经济活动的违宪性使用 1936 年 6 月 企业主诉纽约州建立妇女和童 工最低工资制 纽约州无权制定最低工资制法 案 A.美国的司法体制较为落后 B新政的最大阻力来自联邦法院 C罗斯福新政冲击了旧秩序 D三权分立体制制约美国发展 解析:选 C材料通过罗斯福新政时期几个新政举措在判决中的结果,表现 了美国政体中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而根据史实可知,最终罗斯福新政举措仍 然得以实

11、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行政权力有所扩大,故选 C 项;美国的 独立司法体制是分权制衡的体现,并不落后,排除 A 项;联邦法院正常行使职 权,并不是新政的最大阻力,排除 B 项;三权分立体制在美国多数时期都有利 于其发展,材料中所述情况均为司法职能的正常行使,是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排 除 D 项。 5 9(2019 届山东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承诺“将采 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 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 。这些 举措() A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B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C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D

12、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解析:选 C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主要目的在于缓解 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结合题干所述内容可知,这些举措有效地缓解了当 时的供需矛盾,防止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故选 C 项;题干中没有述及工人 的政治地位问题,排除 A 项;凯恩斯主义产生于 1929 年到 1933 年经济大危机 之后,排除 B 项;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会循环出现,排除 D 项。 10 (2019 届湖北黄冈元月调研考试)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放任”才是 最好的经济政策,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然而,罗斯福总统也经常谈到“自 由”, 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 有

13、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 这一现象说明() A “新政”因遭到激烈反对而不断趋向保守、稳健 B罗斯福试图让步以缓和与反对者间的矛盾 C传统理念可改造成为改革服务的精神动力 D“新政”未改变“自由主义”的政策内涵 解析:选 C材料说明罗斯福赋予“自由”新的含义,故选 C 项;材料强调 “新政”顺利进行,没有提到不断趋向保守,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提到罗斯福 试图让步,排除 B 项;由“罗斯福总统也经常谈到自由,并创造性地提出 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可见,“自由”的含 义是有所变化的,排除 D 项。 11(2019 届四川绵阳二模)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 1935 年的

14、反对新政 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 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 6 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选 D材料关键信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 创造的进取心”并结合新政内容可知,这应该是新政中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对 社会的弱势群体实施基本的生活保障,故选 D 项;新政中放弃金本位制,实施 美元贬值是为了刺激出口,而非解决货币短缺,且与材料“让无功者不劳而获” 无关,排除 A 项;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并没有“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排除 B

15、项;举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与材料“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无关, 排除 C 项。 12(2020 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量检测)盖瑞特加内特早在 1933 年 8 月就 看到,总统的顾问们寻求的不仅仅是应对紧急情况,他们有一个“复杂的意图, 既不是恢复经济,也不是像以前那样繁荣,而是一整套经过科学规划和管理的新 秩序,在这一体系中,个人追求利润的动机被政府驯服,人类的幸福才是首要目 标” 。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A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B摒弃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C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形势好转 D促进了美国民主政治创新 解析:选 A据材料“一整套经过科学规划和管理的新秩序”可知,罗斯

16、福 新政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即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故选 A 项; 材料“个人追求利润的动机被政府驯服”说明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进 行局部调整,并不能说明其摒弃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排除 B 项; “世界各国” 说法有误,排除 C 项;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材料未体现 其对民主政治的创新作用,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2019 届四川乐山三模)(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 年后,农村逐渐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趋向市场化。 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速增,冲击着停留在传统体制内的城市。80 年代,国企流 行“包”字发展,放权让利。通过明晰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包死基 7 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1992 年以后国企改 革朝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迈进。国企改革保证了经济稳定运行,增强 了国际竞争力,但存在配套改革滞后、约束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史料阅读 与微课设计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1933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