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965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020年8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020年8月整理).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 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 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 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 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 中国历史

2、的必然选择。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 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 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 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 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 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 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 三千年

3、,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 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 封建统治地位, 维护其政治、 经济利益, 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在近代中国, 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 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 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 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 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 地和殖民地,并以其

4、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 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 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 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 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 统治又延续不下去。 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 的时候

5、,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 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 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 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 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 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 本主义道路;二是社会主义与资

6、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三是限制、改 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 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 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 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 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 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 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 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

7、义改造,完成从新民 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 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 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 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 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 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 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 一。”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

8、着无比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 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第一,社会主 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 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 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 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

9、会平等, 避免两极分化。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 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 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 己。当然,由于社会主义目前还处于实践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上述认 识,还是十分传统的,是不全面的、肤浅的。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们对其优越性必将会有新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要想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正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我们必须基于以

10、下前提: 1、 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 对于“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因此,对其优越性的理解我们不可能是“先知先觉”,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对其进行 全面的描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体验、去总结。 2、衡量和比较哪一个社会制度优越,决不能离开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社 会环境,片面地从现有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而应当主要看它是不是体现了人民 的根本利益,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 得到改善。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这些方面是资本主义制度远远无法比拟的。虽 然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

11、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会主义国家要高, 这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各自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不同所造成的,决不是有的人所 说的是由于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所决定的。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3、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相比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还处于实 践和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而社会主义制度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几十年的历史。所以,相比资本主义来说,社会 主义的发展目前还不完善,还不充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有的优越性还没有 完全显现出来。我们不能拿拥有几百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

12、西,来比拟和衡量只有 几十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 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 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 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或 者建立和完善一种社会制度,从来不会是历史的瞬间,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 史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 险, 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邓小平同志说,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需要几代人、 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 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 期性和艰巨性。只要基于上述前提,我们对

13、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乃至 挫折就会有客观、公正地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及其优越性就不会产生信 仰危机。 三、正视伟大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 以后, 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 工业几乎等于零, 粮食也不够吃, 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 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 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人们说,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我们 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 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

14、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 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 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 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 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 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 主义,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 再过二十年、 三十年,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这就是一代伟人向世人昭示的: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说,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的利益, 最根本的是看

15、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 义建设的实践中,尽管在一段时间,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经历了严重挫 折,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我们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 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实现了我们 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成 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实践。以邓小平

16、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 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高 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全 面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坚持全面改革和开放的道路;是一条现代化建设分“三步 走”,历时 70 年,跨越两个百年、两个千年,到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振兴中华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创造出举 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卓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 事业日益进步,国防建设更加巩固,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 发展,外交事业谱写新的华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成功实现。全国人民从来 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振奋、 生活幸福。 十多亿人口的中国, 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 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千百年来人们衣食住行无忧的梦想终于成 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一切靠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