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知识分享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01940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st-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1st-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1st-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1st-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1st-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st-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st-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知识分享(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然药物化学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参考书:,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物合成 第三章 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第四章 天然药物的结构研究,中篇 各论 第五章 第十五章(第六、十四章自学),下篇 新药研发 第十六章 第十八章 (新药研究开发的程序与策略),第一章 绪论,1. 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在药学 中的作用和地位; 2.明确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目的和意义 3. 掌握生理活性成分和无效成分之间的关系 4. 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法和 研究方向,教学目的要求:,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天然

2、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方法,第一章 绪论,1. 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1 天然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 天然药物 中 化学成分、寻找药效成分 的一门学科。,1.2 研究内容: 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 分或药效成分)的, 结构特征, 物理化学性质, 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 生物合成途径, 结构鉴定,第一章 绪论, 药效与生理活性、全合成、结构修饰与改造、构效关系等,1.3天然药物的来源,

3、天然药物化学(Chemistry of Natural Medicine) 中药化学(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 天然产物化学(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第一章 绪论,世界范围,中 国,高等植物1315万种,其中药用植物约14500种以上。活性筛选仅占 5%,化学成分研究则更少。,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繁多,其中种子植物就有25700余种,药用植物11800多种,常用5000余种。,1)植物药,1.4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一章 绪论,2)中药、民族

4、药 中药:本草纲目(明 李时珍)中记载1892种 本草纲目拾遗(清 赵学敏)中又补充1021种 草药: 民间用药,无人统计有多少 我国有56个兄弟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民族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蒙、维药. 等约有1500余种。,1.4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一章 绪论,中华药海(1994年): 8000多种 天然药物普查(1994年完成):12807种,3)海洋生物 它是目前新开发的目标。海洋占整个地球的表面的71%,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巨大天然库,现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我国的“蓝色国土”面积为470万平方公里,1.8万公里海岸线,开发前

5、景非常广阔。 4)微生物 5)动物药 6)矿物药,1.4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天然药物:指人类在自然界中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及其部位、生物提取物与榨出物及从中分离得到的纯化合物(天然化学药物)。,第一章 绪论,1.5.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2)有效部位(Effective fraction,or part) 指天然药物中具有治疗作用的一类或数类化学成分的 总称,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某个极性部分等。 3)无效成分(Ineffective fraction,or part) 与有效成分共存的无药效作用或其他毒副作用。 4)有毒成分,小檗碱Berberi

6、ne,1)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 单体化合物:1)具有确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2)具有一定的理化常数 3)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第一章 绪论,生物活性成分 Bioactive constituent,1.6 天然药物的特点,1)化学成分复杂,2)具有多种临床用途,鸦片(大烟、阿片、阿芙蓉),如:鸦片 吗啡镇痛作用 罂粟碱解痉作用 可待因止咳作用,罂粟(Papaver somniferum),第一章 绪论,天然药物中真正完全阐明有效成分的品种并不多,更多的只是一些生理活性成分,即经过不同程度的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试验(体内、体外)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但是

7、它们并不一定是真正代表该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有效成分。因此,对天然药物的研究,必须缜密地、系统地、全面地进行才能真实地反映该药物原有的生物活性。,第一章 绪论,1.6 天然药物的特点,第一章 绪论,注意:辩证地理解“有效”与“无效”的相互关系。 1)“有效”是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作用; 2)同类成分对于不同的中药,作用不同。 地榆、五倍子鞣质:收敛、止血、抗菌消炎 灵芝、人参、猪苓、香菇多糖:抗肿瘤 天花粉中的蛋白质:引产 3)有些无效成分,虽无特定疗效,但可起到增效减 毒作用,或者有助于药效成分的溶出或稳定。,1.7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类别 (自学),第一章 绪论,1)化学结构分类法: 依据分子

8、的骨架结构(skeleton sructure)分类 2)生理活性分类法: 依据生理活性分类,如:激素、强心苷、维生素等 3)来源分类法: 依据植物来源分类,如:鸦片生物碱、人参皂苷等 4)生源分类法: 依据生物合成来源分类 5)生源结合化学分类法,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方法,第一章 绪论,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1)从天然药物中研制开发新药(包括先导化合物 的结构修饰与改造、全合成),19831994开发的新药中有41来源于天然药物,这是我们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9、第一章 绪论,在抗感染药和抗癌药物中,来源于天然药物的超过60,从天然药物中研制开发新药的方式: a)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有效成分,直接开发为新药; b)以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leading compound),经过结构修饰制备有效衍生物,从中开发新药; c)根据生物活性成分的结构进行人工合成或受天然产物结构的启发进行人工设计和合成。,有人预测,未来的天然药物将与化学药物平分秋色,与生物药物一起呈三足鼎立之势。,d)从天然药物(包括中药)中开发有效部位新药: 如:银杏叶提取物; 绿茶多酚提取物Veregen软膏: 2006年10月 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植物性处 方药,用于治疗人类乳突病毒(人乳

10、头瘤病毒) 所引起的生殖器疣,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2)探索天然药物(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如: * 中药元胡中的13种生物碱为我国首次发现并鉴 定结构的 * 民间草药鹤草芽驱蛔,其活性成分鹤草酚也是 我国发现的,现已合成成功,第一章 绪论,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3)开辟新药源 a) 西药药源的扩大: 天然药物的研究中发现了具有各种生理活性的成分,如:抗菌消炎药,西药有抗菌素,现在发现天然药物中有许多成分有抗菌消炎作用。如:黄连素、双黄连粉针(复方)、穿心莲内酯等,这些发现,使抗菌素的药源扩大了。 b)中药药源的扩大: 根据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11、特征和性质,结合植物的亲缘关系或化学分类学,开辟新的药物资源。 如:小檗碱,从黄连中分离鉴定后,又发现三颗针、古山龙等新资源,成为小檗碱生产的主要原料。,第一章 绪论,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4)解决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a)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品质评价的研究(包括仿生) b)复方中药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c)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研究(控制中药材的质量) d)中药标准提取物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 e)中药剂型改进的研究(提高临床疗效) f)中药炮制的原理研究(为中药炮制提供现代科学根据) 研究阐明中药药效以及毒副作用物质基础是上述工作的前提与基础。,5

12、)从天然药物中研制高质量的保健品,第一章 绪论,例:黄芩,清热解毒 南方:黄芩有小毒,必须以冷水浸泡至色 变绿去毒后,再切制成饮片 北方:黄芩遇冷水变绿影响质量,必须用 热水煮后切成片,以色黄为佳,黄芩苷 黄芩素(黄色) 绿色, 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根据,1)炮制的目的: 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便于贮藏和运输; 2)研究炮制前后成分的变化,以利于阐明炮制原理; 3)改进传统炮制方法,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方法,第一章 绪论,3.1 国际发展史,1) 天然药物化学的建立与形成,1769

13、酒石酸(酒石) 1775 苯甲酸(安息香) 1778 乳酸(酸乳) 1785 苹果酸(苹果),观点2: “植物中有机酸的研究促成有机化学及植物化学的形成”,1773 尿素 (脲),舍勒 (K. W. Sheller),柏格曼 (Bargmann),1822 瑞香苷 1830 苦杏仁苷,观点1: “植物中只有酸性物质”,卢勒 (Rouelle),1776 尿酸 (脲),第一章 绪论,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概况,3.1 国际发展史,1) 天然药物化学的建立与形成,第一章 绪论,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观点3. “生物碱的研究是天然 药物化学发展的开端。”,1803 1806 吗啡(鸦片),德罗逊

14、(Derosen) 斯托勒 (Sertrner),1818 士的宁碱 1820 咖啡因 1820 喹宁 1828 尼古丁 1831 阿托品 1833 乌头碱,morphine,3.1 国际发展史,第一章 绪论,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2) 天然药物化学的兴衰 a)合成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制约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磺胺药 (1935)、维生素问世 四十年代 盘尼西林的使用 五十年代 形成了新药上市的黄金时代 b)药害震惊全球,Thalidomide,西德1956年出售镇静药 “反应停”肽胺哌啶酮 到1962年就引起数千例 畸胎。,第一章 绪论,美登木碱 (Maytansine),

15、利血平 (Reserpine),紫杉醇 (Taxol),长春碱 (Vinblastine) 长春新碱 (Vincristine),c)大规模寻找天然活性物质,3.2 国内发展史,第一章 绪论,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概况,明代1575年,医学入门和本草纲目中都记载了从五倍子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为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它比瑞典药师及化学家舍勒(K. W. Schelle)从天然药物中制得到有机酸要早200年。 还有,如用升华法制取樟脑的过程见于1170年洪遵著的集验方,后由马可波罗传至西方。欧洲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提出樟脑的纯品。 古代中国的医药化学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故有“医药化学源于中国

16、”的高度评价。,1)古代,3.2 国内发展史,2)近代天然药物化学的引进和创建阶段 a) 二十年代 主要成就是麻黄碱的研究 同时还对闹羊花、莽草、延胡索等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b) 三十年代 进行了中药延胡索、防己、贝母、陈皮、细辛、钩吻、洋金花、 除虫菊、雷公藤、三七、广地龙、柴胡中成分的分离工作。 赵承嘏、黄呜龙等:延胡索延胡索乙素(dl-Tetrahydropalmatine) 庄长恭等:粉防己防己诺林碱(Fangchinoline);粉防己碱(Tetrandrine),延胡索乙素,粉防己碱 R=CH3 防己诺林碱 R=OH,第一章 绪论,3.2 国内发展史,2) 近代天然药物化学的引进和创建阶段 c) 四十年代 主要研究了常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