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870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朝阳区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朝阳区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朝阳区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朝阳区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2020年8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语 文 试 卷 XXXX.5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小小的名字有着大学问,它蕴藏着深刻的内涵,闪烁着民族的智慧,是窥探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阅读文段,完成第1-5题。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成人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2、名和字意思要相应,通常构成同义关系、反义关系或相关关系。比如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字子渊,渊就是回旋的水。又比如孔子的弟子曾点,字皙。点,是小黑点,皙,泛指白色,点和皙意思正好相反。东吴名将周瑜,字公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瑾和瑜都是美玉,名、字相应。鲁迅小说药的主人公叫夏瑜,暗指“鉴湖女侠”秋瑾,夏和秋都是季节名,瑜和瑾是同义词,堪称 。 古人的名和字各有其用,使用中也有自己的原则【甲】自称己名是谦称,称人之字是尊称。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字翼德。长坂桥上,他面对曹操的大军,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乙】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这是何等的(ho) 壮!难怪曹军闻之,无敢近者

3、。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冠礼(gun) 豪 B.冠礼(gun) 豪 C.冠礼(gun) 毫 D.冠礼(gun) 毫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相得益彰 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古人才会自称字B.相得益彰 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古人才会自称名C.匠心独运 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古人才会自称名D.匠心独运 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古人才会自称字3.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冒号 【乙】逗号 B.【甲】句号 【乙】逗号C.【甲】句号 【乙】叹号 D.【甲】冒号 【乙】叹号4.同学们依据三国演义中

4、许攸见曹操的片段排演话剧。结合古人用名、字的原则在【甲】【乙】处补充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许攸见曹操人物 许攸,字子远。曹操,字孟德。前情 袁绍不听许攸之言,借故囚禁许攸全家。许攸走投无路,决意降曹。曹操听说许攸到来,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先拜于地。许攸 (慌扶起曹操)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曹操 公乃【甲】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许攸 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曹操 【乙】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A.【甲】操 【乙】攸 B.【甲】孟德 【乙】攸 C.【甲】操 【乙】子远 D.【甲】孟德 【乙】子远 5.

5、下面是某同学为两位古人设计的名片,请你将名片补充完整(3分) 6. 古典小说中,人物的绰号往往能体现其外貌特征或性格特点。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鼓上蚤时迁他们都出自 ,作者是 。(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7.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分)8.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1分)(2) 古诗阅读(共6分)阅读饮酒(其五),完成第9-11题。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9.诗人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自己 的心情。(2分)10

6、.阅读画线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联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2分)答: 11.作者眼中,菊花、山峦、云雾、飞鸟这些寻常景物皆可入诗。我国古代诗歌中还有很多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2分)(3) 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僧怀素传,完成第12-15题。僧怀素传陆羽怀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穿。怀素心悟曰:“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乃师邬彤,授其笔法。至中夕而谓怀素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

7、得奇怪。凡草圣尽于此。”怀素连叫数十声曰:“得之矣。”经岁余,辞之去。至晚岁,颜太师真卿问之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须自得之。张长史睹孤蓬、惊沙之外,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师亦有自得之乎?”素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颜公曰:“噫!草书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有删改)注释:怀素唐代书法家,善草书,与张旭齐名。 靡无。 邬彤唐代书法家,张旭的学生。奇怪不寻常的事物。 张长史张旭,唐代书法家。 师学习。 壁坼墙壁裂开。12.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不由户而出 月色入户 B辞之去 乃记之而去

8、 C须自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代不绝人 绝巘多生怪柏13.依据上下文,对“书至再三,盘板皆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2分)【甲】反复书写,连盘板都被写穿了。 【乙】把盘板穿在一起,再写三次。 14.选文记述了怀素学习书法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学习的道理。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并说出自己的感悟。(3分) 答: 15.下图是怀素的自叙帖(局部)。下列对作品欣赏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似蚕头,如燕尾,飘逸而不失端庄。B. 或如丝,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C. 恰似强弓劲弩射千里,疾劲有力。D. 若辕门列兵,森然环卫,庄严肃穆。三、名著阅读(共6分)16. 孝,是一种传统美德

9、。请结合下面几则语录中的任意一则,说说你在生活中如何尽孝。(3分)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答:17.小说中人物间的矛盾和冲突最能突显人物性格。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选择相关情节,说说其中体现的人物性格。(3分)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8-20题。(共7分)【材料一】图1图2【材料二】X

10、XXX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绿色包装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它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个是保护环境,另一个就是节约资源。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保护环境是核心,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又密切相关,因为节约资源可减少废弃物,其实也就是从源头上对环境的保护。从技术角度讲,绿色包装是指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也就是说,其包装产品从原料选择、产

11、品的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18. 综合【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要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3分)答:19. 依据【材料二】,说说国家邮政局为什么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2分)答:20. 综合两则材料,下列做法不符合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的一项是(2分)A.某公司用可循环利用的塑料快递箱代替传统纸箱投递。B.某公司快递大规模应用电子运单,使用率近80%。C.某公司将快递小哥使用的摩托车全部更换成电动车。D.某公司均使用免胶带的快递箱和可生物降解的循环快递袋。(二)阅读叶至善:一个一生咬文嚼字的人,完成第21-2

12、3题。(共10分)叶至善:一个一生咬文嚼字的人 叶至善先生是叶圣陶的长子。他是1945年正式从事编辑工作的,直到晚年还在为父亲编文集,写传记,编龄长达60年之久。这在出版界当属凤毛麟角。先生还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当过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又是全国政协常委、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民主促进会名誉副主席但他最看重的头衔还是“编辑”。他曾编过一本集子,书名便叫我是编辑,干脆,明确,坚定,从中流露出来的是职业的自豪感。也许是因为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吧,至善先生称自己有“编辑瘾”,“老觉着没做够”。他曾在一首贺新凉的词中吐露心声:“矻矻何为者,事雕虫、咬文嚼字,灯前窗下。烟蒂盈盘茶重沏,忽忽秋冬春夏。且不悔为人作

13、嫁”“且不悔”的“且”字,他说不是暂且的“且”,在北京方言中,“且”字比“终”字还要斩钉截铁。这“且不悔”三字,该蕴藏着多少人生故事!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生不仅表现出了高尚的职业操守,而且训练出了敏锐的编辑眼光,无论是审稿还是编稿,总是目光如炬,运笔如刀,追求一种至善的文字境界。且说有一次,先生审读一部关于候鸟的稿子,稿中谈到了军舰鸟。作者说军舰鸟体形硕大而性格凶猛。先生作为科普作家,自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立即发现了其中的疑点:候鸟中有体形硕大的,但并不是猛禽,而猛禽中似乎没有候鸟。难道军舰鸟是一个特例?查核资料后证实:军舰鸟并非候鸟。这些说来都是常识问题,而编辑的职业敏感,正是由常识构成的

14、。至善先生不止一次说过:“编辑就是咬文嚼字。”他做案头工作,自是不放过一个文字疑点,就连读书也会流露出编辑的职业习惯,先生写的一个编辑读一文,便是从文字角度切入的,在红学研究中,可谓别具一格。文中有一节谈红楼梦中的两个小人物:“卜世仁夫妻俩”。先生拈出红楼梦中的两段文字,作了非常有趣的比较: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到住在后街的贾芹之母周氏,通过凤姐为儿子贾芹谋得一个差事:“管办”贾府里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贾芹“就职”那天,你看他那副得意样:“登时雇了大脚驴,自己骑上;又雇了几辆车,至荣国府角门,唤出二十四个人来,坐上车,一径往城外铁槛寺去了。”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写到贾府的另一个穷亲戚贾芸,到舅舅卜世仁家借贷。卜世仁是个生意人,在红楼梦中只出场一次。贾芹率队往铁槛寺,恰巧被他看到。他绘声绘色地给外甥说:“前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