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对策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1846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对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对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对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对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对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对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对策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对策,主讲人:王成栋,第一部分 2009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与评价,第二 部分 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理12)若,满足,满足,,则,,,1. 已知,是方程,的解,,的解,则,是方程,2. 已知,是方程,的解,则,3.已知曲线C:,与曲线,和,的交点分别为,,则,=,(理 20/文22 )已知椭圆C经过点A,两个焦点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 )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 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 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 EF的斜 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性质:过椭圆,(a0, b0)上任一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常数)。,交

2、椭圆于B,C两点,则直线BC的斜率恒定,,且,练习题(略),(详见09年育才二轮学案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理21)已知函数,(1)讨论函数,(2)证明:若,,则对于任意,有,的单调性;,(09年山东枣庄模拟)已知函数,(),为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时,求函数,的最大值;,时,且,证明:,.,()当,()当,,,第一部分 2009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题 分析与评价,1.试题总体概说,2.试题的主要特点分析,3.09年高考辽宁数学试题 留给我们的教学启示,2009年辽宁高考数学试卷基本上贯彻了2009年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辽宁省考试说明确定的高 考命题的指导

3、思想和命题的原则与考试要求,文理试卷融入 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较好的体现了“平稳中重基础,朴实中 显特色”的命题思路,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试卷与 传统高考试卷的平稳过度。文科与理科全卷布局结构合理, 试题立足基础、突出主干、能力立意。命题中正视了文理科 考生的差异,合理地设计了文理试卷的难度系数,试后初步 估计文科试卷难度系数0.6左右,理科难度系数0.5左右。两 张试卷很好地体现试题的信度、坡度、效度、区分度,有利 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 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它为 2010年高考的数学复习指明了方向,为推动高中新课程的数 学教

4、学改革,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1.试题总体概说,2.试题的主要特点分析,2.1 立足基础,突出主干 2.2 关注课改,注重教材 2.3 注重思想方法,突出思维能力考查 2.4 注重通法,淡化技巧 2.5 打破常规,推陈出新 2.6文理试题区别增大,2.1 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理科:第17题和第10题、填空题第13、14题 第16题,都只是单纯地考查12个知识 点,没有知识间的交叉;解答题的第17、 18(I)、19(I)、20(I)题以及选作 题也都只考查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些 题约占整个试卷的65% 。,文科:除19(II)、20(2)、22题,其他都很基础。,09年辽宁高考数学试题对 函

5、数与导数、 三角与向量、 概率与统计、 数列、 不等式、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等主干知识 的考查约占全卷的70%,2.2 关注课改,注重教材,算法、三视图、几何概型、统计知识、 事件的独立性检验、简单逻辑用语, 以及理科的空间向量、条件概率等知 识在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今年我省理 科数学试卷中新增内容约占14%、文 科试卷中新增内容约占17%。,试卷中相当数量的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则,(),(),()4()12,教材试题原型:,(理3文4),(必修4第111页),(理5) 从5名男医生、4名女医生中选3 名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分队,要求男、 女医生都有,则不同的组队

6、方案共有 (A)70种(B)80种 (C)100种 (D)140种,教材试题原型:某小组有3名女生,4名男生,从中 选出3名代表,要求至少女生与男生各有一名,共 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要求用两中方法求解),(选修2-3第36页),试卷中相当数量的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理)6.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若,,则,(A),(B),(C),(D)3,教材试题原型:,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问,是否成等,比数列?,(必修5第51页),(文)8.已知,,则,(A),(B),(C),(D),教材试题原型:,已知 ,求,必修4第25页,(理16),已知F是双曲线,的左焦点,定点A(1,4), P

7、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_。,已知点A(1,1),而且,是椭圆,的左焦点,,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教材试题原型:,选修21中2.2椭圆一 节中习题22B第2题,( 理17/文18 )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A , B , C , D 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 B , D 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处 测得 B 点和 D 点的仰角分别为750 , 300 ,于水面C处测 得B点和D点的仰角都为600,AC=0.01km,试探究图中B,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距离相等, 然后求B,D 的距离 (计算结果精确到,),教材试题原型:必修5 解三

8、角形中1,2应用 举例,练习A第1和2 两题捏合而成.,,,2.3 注重思想方法,突出思维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转化化归思想,空间想象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运算求解能力 处理数据能力,四种数学思想,五种能力,两种意识,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数学方法,待定系数法 极限法 换元法 构造法,2.4 注重通法,淡化技巧,2.5 打破常规,推陈出新,2.6文理试题区别增大,与往年相比,2009年文理科数学试 题文理共用试题数量有所下降,其中 文理共用试题数量是9道题.,3.09年高考辽宁数学试题留给我们的启示,3.1 对课改中新增内容应予以重视,3.2 对于知识

9、点的复习不留空白,3.3 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注重知识的综合,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4 提高教材的利用度,3.5关注“高等背景,初等解法”,3.6加强新课标的研讨,第二部分 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第一关键词:时间表,高三数学(理科)复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三轮) 第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7月中旬次年2月底),第二轮复习,综合能力突破(3月初5月中旬),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5月中旬5月底),第二关键词:路线图,复习的程序是什么?,第三关键词:方针,研究考试大纲,第四关键词:试题来源,1.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2.历年高考题目成为新高考题目的借鉴。 3.平时学习

10、中一些经典的试题,改变成高考题的可能性很大。 4.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第一轮复习阶段,(一).数学知识内容整合. 第一部分:集合与逻辑 第二部分:不等式 第三部分:函数与导数部分 第四部分:数列部分 第五部分: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 第六部分:向量和解析几何部分 第七部分:立体几何部分(文与理) 第八部分:概率统计部分(文与理) 第九部分:算法 第十部分:推理与证明 第十一部分:复数部分 第十二部分:选考内容,(二)一轮复习中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二轮复习阶段,例题:画出函数,图像,变式1:方程,的根的个数,方程,有三个实根,则,的取值范围,2:,3.,,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4.存在,,使得不等式,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5.若对于任意,,求证:,6.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的取值范围,求实数,在,上有极值,,的取值范围,求实数,7.,8.函数,,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衷心祝愿各位今年的高考工作取得辉煌成绩.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