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历史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1806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安徽省历史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0年安徽省历史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0年安徽省历史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0年安徽省历史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0年安徽省历史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安徽省历史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安徽省历史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安徽省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一、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 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 三、如何进行总复习前的“过渡” 四、我校历史复习经验介绍 五、关于考场用书,2010年安徽省中考分析、2011年中考备考经验交流,一、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1.知识点分布 分值分布 试题知识点分值分布均衡,较上一年分布科学、合理,具有较高覆盖率 。 表格对比 知识点布局 整套试题考查的内容涉及众多学习主题,而每一个学习主题又覆盖众多的知识点。,一、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2.题型与立意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已成为近些年中考命题规律。 如:辨析改错 、主题新立意精、活动设计不同方案、

2、图表分析加强等。,一、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3.紧扣周年,把握热点 关注社会热点,试题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让学生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例如,今年是西汉政府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2070周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试卷的第3、4、17题就此考查了有关史实;试卷的第2题电视剧三国的热播、第3题新疆问题、第16题中美关系、巴以冲突、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及第17题上海世博会等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这些试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当前政治形势、社会热点,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关注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一、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4.试题难易适度、总体

3、略高于去年 试题就单个试题难度不大,但今年考查面比较全面,这就会造成知识能力不全面的学生十分现象。另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考查立意较去年有所创新。所以,获得满分也比去年少。 5.中考答案条理清晰并且简介,直指核心 中考题答案比较简练,2009年与2010年中考题答案约在750800字之间。可见,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讲解要简明扼要,避免繁琐冗长的答案。,一、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5.学生试卷所反映出的问题 历史学科的基本功不扎实,历史史实不清,基本时间概念模糊。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够,审题不清,答题不准 缺乏历史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答题技巧匮乏。,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1.明确目标、

4、制定毕业班历史教学计划 根据各方面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班教学计划。 计划应包括:新课完成计划(一般在来年的三月中旬完成);一轮复习计划(先初二后初三再初一和地方史内容,四月底完成);二轮长效与短效专题复习(五月底完成)最后冲刺复习(主要是考试技巧、考试心理、预测性检验等),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2.勤于研读课标与考纲,分析中考试题,在中考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研究考纲及考试说明,把握中考对能力要求的变化。考纲是历史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之一,考试说明是对当年考试命题原则和要求的解读。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尤其要重视:命题原则;独立对比考纲变化。不仅关注知识点增减变化,还要关注题型变化等。,二、

5、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对中考试题要有深度的研究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将近三年来中考考点按时间进行梳理,把握历史中考的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也是有效进行中考备考的捷径。,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整理中考试题 举例:2009、2010年中考试题知识点分布及2011年中考预测简表(此处限于篇幅,具体内容略),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明确中考试题命题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试题结构上、呈现方式上和命题规律上。 把握历史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势 a基础性:突出对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 突出对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这不仅是中考命题趋势决定的,而且更是历史学科的知识地位决定的。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涉及的内容都是主

6、干知识,在平日复习也不宜过度拓展。 b能力性:突出对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中考随是两考合一,但毕竟要为高中选拔人才。中考的终极目标价值取向就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学生最薄弱方面,也是最需要训练的。 3.关注热点问题,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在复习中对时政新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关注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的联系,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从中找出中考命题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热点问题复习时,要找出与中考考点有关的周年纪念性的历史事件,以便在复习时有的放矢。以下是整理2011年周年事件简表。,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4.注重基础知识专题化、综

7、合化复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将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可以使学生真正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进行专题、综合复习最好采用表格法、结构图法、列举法。如:“中国科技与思想文化”、“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对外政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农村政策”等等,就可以运用以上方法进行归纳和对比,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5.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 为使学生在中考取得优异成绩,还必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例如,解答材料分析题和材料式开放题,要做到:一“读”,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二“找”,从材料中找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三“答”,围绕设问,组织文字解答,做

8、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四“活”,灵活联系现实;五“美”,文字简洁通顺,答题规范,卷面美观。,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6.了解高中教材体系及高考命题趋势,与高中教学和高考方向接轨。 近年中考命题出现向高中教学靠拢,与高考接轨的趋势,所以,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有必要了解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教材体系、高考方向。例如,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这样的体系,更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类似的事件学会归纳、对比。另外,近年高考命题材料题中的材料来源越来越丰富,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复习阶段,

9、应根据课程标准灵活地补充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中考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7.充分利用备考资源 了解和把握历史学术研究最新成果 了解和把握新史学观点,有助于我们激发新的教学热情。 分类整合各类复习资料 市面上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什么“世纪金榜、创新设计、三维设计、优化设计、导与练、全程攻略、名师对话”, 这些资料从名字上看,可谓应有竟有,从质量上看,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但是拥有总比手里什么资料都没有,或难得有两三种资料要好。有了足够的复习资料,也就有了选好题的基础,没有足够备考资料供复习参考,是不可能做到好题。,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充分

10、利用社会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与热点是有区别的。热点往往具有突发性和时效性,它能轰动于一时,但不能影响于长久。现实热点,其受关注的程度有高低之分;其时效性有短期和长期之别;在中考试题中的表现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热点问题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在一定时间和 范围内起稳定作用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当前的热点问题往往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相关。是近年带有普遍意义的国内外大事,是人们也包括中学生普遍关心的大事。,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对待热点问题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 一、要科学选择。所谓科学选择要注意科学取舍,并不是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大事都是热点。一般而 言,每年“”上反映的社会热点、历史上深远影响

11、的。在中考当年是周年的事件的需要注意;一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诸如人口、 资源、环境问题、科技革命问题、中国与东盟合作等长久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更需要重视。,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对待热点问题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 二、要理性思考。所谓理性思考就是将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资源有机整合,寻找结合点、交叉点和渗透点,逐步形成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这是初三最后阶段进行热点问题复习、实现学科内资源有机整合的关键。关注社会热点,重点放在关注当今社 会重大现实问题,反映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命运与趋势的热点问题,如中美关系、战争与和平、和谐社会等。关注体现国家意志,关系民生的

12、重大热点问题,如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等。与这些热点有关的历史内容应是我们后期复习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及时总结及时渗透。社会热点问题要及时进行知识联系与分析,形成材料。将研究成果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如基本知识拓展、热点创新试题。,二、2011年科学备考策略,8.关注作业、试卷批改,及时纠正问题 重视作业、试卷批改记录,有利于摸清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到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及新知识的传授。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点 明确批改记录的内容; 记录好完成较好的学生 ;记录反馈出来的知识缺陷(知识认识误区、容易犯错的知识点);根据作业批改记录调整教学,三、如何进行总复习前的“过渡”,

13、1.教师方面: 首先做好总复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教师、学生使用的复习讲义、练习、试卷等)、精细备课(由浅入深、由慢到快)、做好学生复习阶段思想工作(复习态度、克服畏惧心理) 2.学生方面 准备好复习用教材(尽早准备);笔记要系统完整,注意与以往笔记内容区别;历史复习中对教材的运用要做到“读懂、读精 、读深” 。,四、我校历史复习经验介绍,一、基本情况介绍 学生人数、课程安排、毕业班历史教师工作量、教学安排、考试安排、中考成绩(政史(138分以上)525人,占考生总数41.44%。 ),四、我校历史复习经验介绍,二、教研工作早安排 提出复习要求,制定中考目标,加强总体指导 1.认真研读

14、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把握历史中考的方向。 2.仔细研究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3.切实抓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四、我校历史复习经验介绍,开展中考研讨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举办复习阶段公开教学、召开中考复习研讨会等,在活动中老师总结教学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研究全省及全国各地中考典型试题,了解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把握命题方向;多方面搜集中考信息 分析测试中暴露的问题,交流前阶段复习经验,针对目前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四、我校历史复习经验介绍,命好中考套模拟题,把握命题趋势 1.试题定位要准 第一份模拟试卷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此次测试,了解学生对中考基本内

15、容的掌握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消除知识盲区。 第二份模拟试卷是以当年中考为目标,严格按中考的模式并联系时政热点和社会实际进行命题,通过这次测试,查缺补漏,找出不足,为下阶段大幅度提高学生成绩提供有力的帮助。 第三份模拟考卷以传递中考信息和考前练兵为主目的,通过此次模拟练兵让考生进一步了解相关要求,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参加中考。,四、我校历史复习经验介绍,三、备战中考总动员 成立中考复习指导研究组 集中集体智慧,合理计划协同作战 共同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共同编写教案 共同命制测试题 共同批阅试卷 共同研究对策 共同编写考前十天资料 走出去,参加市区级各种形式的中考复习研讨活动。,五、关

16、于考场用书,当前考场用书种类也是种类繁多,简要谈谈几点看法 1.精心挑选一本好书,其标准: 是否贴近课标与考纲 是否合理联系时效热点 是否将基本知识点撰写规范合理 是否符合您学生的能力实际 是否真正便于学生考场得分,五、关于考场用书,2.考场用书不等于只在考场上使用。 教师完全可以将考场用书作为初三总复习讲义使用。借此让学生充分熟悉此书体例和内容。 3.要对考场用书进行备课 考场用书毕竟是一个短时间内完成的教辅资料,必然存在不足,教师要认真研读,去伪存真,进行必要的补充。,在题型设计上,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平稳沿袭去年及前年风格,但是又略作调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判断改错这一题型,使得考试题型更加丰富、全面,同时体现出更加注重学生对基本历史史实的识记情况。,以“时间”为主题考查历史,是这几年中考题比较特殊的切入点。考前难以预测,有利于公平公正;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握手”主题立意虽新,但已有先例。 材料题中新增改错题型,形式上更为丰富。,今年新增柱状图、和折线图来联系历史知识,这也弥补了去年没有此类试题缺憾。但同时在选择题中集中出现两道同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