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第八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1791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75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管理}第八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水利工程管理}第八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水利工程管理}第八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水利工程管理}第八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水利工程管理}第八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管理}第八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管理}第八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综合利用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 主要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工程与费用分摊的涵义 综合利用工程投资费用分摊的必要性 投资费用分摊的目的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构成 投资费用分摊原则 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一、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与费用分摊的涵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或称多目标水利工程(Multiple objective project)。 许多水利工程,特别是大中型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多目标、多用途的,兼有2项以上的任务和多方面的效益。 有些水利工程(如跨流域调水工程)不仅有几个受益部门(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工业供水、城镇生活供

2、水等),还涉及多个受益地区。,1.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一、综合利用工程与费用分摊的涵义,各受益部门或地区应承担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年运行费份额的分析计算。 国内外使用的和学者们研究过的费用分摊方法有30多种,从计算各部门分摊费用所使用的度量单位来说,有均等分摊法、主次地位分摊法、设施使用量分摊法、经济效益分摊法、替代费用分摊法、抵偿年限和计算支出分摊法、其他效益或费用分摊法、对策论法等;从被分摊的费用来说,有总费用、共同费用、剩余共同费用等。,2. 费用分摊(Cost allocation),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一定要考虑投资费用(即投资、年运行费)的分摊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

3、正确计算各个水利部门的效益与费用,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综合利用水利枢纽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 过多承担投资或全部投资的部门: 效益有限,投资过大不愿兴办工程或开发规模偏小,综合效益难以发挥 承担较少投资或不承担投资的部门: 效益很大,投资很少过高设计标准和要求,不合理投资增加,工期拖延,二、综合利用工程投资费用分摊的必要性,三、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分摊的目的,(1)合理分配国家资金,正确编制国民经济发展与建设规划,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 (2)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和各种能源,在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求的条件下,使国家总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少; (3)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

4、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开发方式和规模,分析比较各部门有关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 (4)充分发挥投资的经济效果,正确计算各部门费用与效益,以便加强经济核算,制定各种合理的价格,提高综合利用工程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5)有利于设备更新改造按计划实施。,共用建筑物投资:水库、大坝等 专用建筑物投资:灌溉引水渠、供水管道、发电厂房、 船闸、鱼道,四、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构成,四、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构成,可分投资:水利工程包括该部门与不包括该部门的总投资之差。 某一部门的可分投资要大于其专用投资,比如水电部门的可分投资除电厂、调压室外,还应包括为满足电力系统调峰要求而增大压力

5、引水管道的直径的费用,为满足最低发电水头和事故备用库容要求而必须保持一定死库容所需增加的投资。 剩余投资:总投资减去各部门可分投资之后的差值。 投资分摊计算中尚需考虑: 最优替代工程方案 同等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同等效益的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最有利的替代工程方案。,水电站凝汽式火电站 水库防洪修筑堤防或开y辟蓄洪、滞洪区 水库引水地表自流灌溉抽引地下水灌溉,在具体研究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构成时,还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例如:,(1)天然河道原来是可以通航的,由于修建水利工程而被阻隔,为了恢复原有河道的通航能力而增加的投资,不应由航运部门负担,而应由其它受益部门共同承担;

6、但是为了提高通航标准而专门修建的建筑物,其额外增加的费用则应由航运部门负担。,(2)溢洪道和泄洪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的投资,一般占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的相当大的比重,一方面依靠泄洪建筑物的巨大泄洪能力而确保水库及大坝的安全,这一部分工程所需的投资,应由各个受益部门共同负担;另一方面,对于十年一遇或二十年一遇的一般性洪水,依靠上述建筑物及泄洪设备的控泄能力而能确保下游河道的防汛安全。这一部分任务所需增加的投资,则应由下游防洪部门单独负担。,(3)灌溉、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常常需修建专用的取水口和引水建筑物,其所需的投资应列为有关部门的专用投资。当这些部门所引用的水量,与其它部门用水(例如发电用水)结

7、合时,在此情况下投资分摊计算就比较复杂。但无论在上述何种情况下,一般认为任一部门所负担的投资,不应超过该部门的最优替代工程方案所需的投资,也不应少于专为该部门服务的专用建筑物的投资。,综上所述,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构成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五、投资费用分摊的原则,总的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 一般是由主要受益部门或地区分摊水利工程费用,受益小或效益不易定量计算的部门一般可不参加分摊。 (1)专用水利工程设施:为一个部门或地区服务的专用水利工程设施,其费用由该收益部门或地区承担。 (2)兼用水利工程设施:虽为某受益部门或地区服务,但兼有各受益部门或地区共用效能的工程和设施。例如河床式水电站厂房,一

8、般分为两部分:代替公用工程的费用:按共用工程对待,由各受益部门共同分担;为专用部门服务而增加的补充费用,按专用工程设施对待,由专用受益部门承担。 (3)共用水利工程设施:由各受益部门和地区共同分摊。 (4)补偿工程设施:由其他受益部门或地区共同承担。,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1)枢纽指标系数分摊法 (2)替代工程投资比例分摊法 (3)效益比例分摊法 (4)主次分摊法 (5)可分离费用-剩余效益法(SCRB法),The Separable Cost-Remaining Benefits method,现行投资费用分摊方法主要有三类:按比例分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总投资;按比例分摊综合利用水利

9、工程共用工程的投资;按比例分摊综合利用工程的剩余投资。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1)枢纽指标系数分摊法,常用的枢纽指标系数有库容和用水量。,这种分摊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般常在中、小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中采用。考虑到大中型水库有一定的垫底库容: 该库容投资由主要部门负担: 次要部门不负担:,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例2-1 某水库枢纽,以灌溉为主,防洪次之。总库容6300万m3。其中兴利库容4500万m3;防洪库容1100万m3,死库容为700万m3。共用工程的总投资为1250万元。试用枢纽库容系数结合工程任务主次,分摊该枢纽共用工程的投资。,解:该枢纽以灌溉为主,因此灌溉部门应负担兴建水

10、库垫底库容及兴利库容的全部投资;防洪部门负担增加的防洪库容的投资。灌溉部门应分摊的投资:,防洪部门应分摊的投资:,(2)替代工程投资比例分摊法,根据各部门最优等效替代工程的投资比例分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中共用工程的费用:,式中,Ki各部门应分摊的投资费用; K 共用工程的总费用; Di各部门的最优等效替代工程投资费用。,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采用该方法最大的困难在于需要进行最优等效替代方案的设计,以估算各部门的最优等效替代措施的投资。这项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而且往往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有时因条件限制,估算的替代方案的投资费用可靠性较差,这将直接影响采用替代方案费用比例分摊法分摊投资的

11、效果。,例2-2 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总投资为4600万元,其中共用工程的总投资为3200万元,专用工程的总投资为1400万元。各部门最优等效替代方案的总投资见下表。试计算各受益部门应承担投资总额。 各部门的替代方案及专用工程的投资 单位:万元,分析:首先应对共用工程3200万元按照替代工程投资比例分摊法进行分摊,各部门承担的投资总额等于分摊的共用工程投资与专用工程投资之和。,按替代工程比例计算共用工程的投资分摊表 单位:万元,如果估算最优等效替代工程投资的计算工作量较大或最优等效替代方案不易确定时,在水利工程实践中也可按各部门专用工程投资比例来分摊共用工程的投资,方法类似。,(3)效益比例分

12、摊法,根据综合利用各部门在经济分析期内折算的效益现值(或折算的效益年值),与该综合利用各部门效益现值的总和(或各部门效益年值的总和)的比例分摊共用水利工程的投资或运行费用。,式中,Kt各部门应分摊的投资费用; K 共用工程的总费用; Bi第i受益部门在经济分析期内的效益现值或年值。,如果各受益部门专用工程的年运行费用为已知时,也可以用净效益(Bi-Ci)来代替。,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该法投资分摊与各部门获得的效益大小有关,效益大则多分摊投资,效益小则少分摊投资。事实上,由于各部门的情况不同,以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同样的资源在各部门取得的实际效益是不同的,因此,按照效益的大小来分摊枢纽投

13、资,并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计算的各部门所获得的效益是否与实际相等:这取决于计算资料是否全面与准确,计算方法是否完善。 效益计算的范围:项目的效益应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部分;效益还可分为国家效益和地方效益,有的能定量计算,如工业供水产值提高,灌溉供水产量增加等;有的很难定量计算,只能定性分析,如环境效益等。 对用水部门来说,按效益大小分摊的投资与所获得的供水量没有直接关系,该法不利于节约用水,不利于发挥供水的最大效益。,(3)效益比例分摊法,例2-3 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总投值2.0亿元;其中专用水利工程设施的投资为0.8亿元,共用工程设施的投资

14、为1.2亿元。各受益部门的效益年值及其专用水利工程的年运行费用见下表。试用各受益部门获得的毛效益年值及净效益年金来分摊投资。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各部门受益情况表 单位:万元,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分摊计算表 单位:万元,(4)主次分摊法,依据水利工程担负任务的主次进行分摊,即: 主要部门负担单独举办最优等效替代工程的投资费用; 次要部门负担增加的费用; 附属部门不负担共用的水利工程投资和费用。 如以灌溉为主的水库,该部门应承担单独兴建的灌溉工程,并达到同等的抗旱标准时所需要的全部工程费用;发电部门仅承担由于发电需要而扩建的工程设施所需要的相应费用;这种按主次任务来进行费用分摊,相对来说比较合理。,

15、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5)可分离费用剩余效益法(SCRB),其基本原理是把综合性水利工程各部门多目标开发与单目标开发进行比较,所节省的投资费用被看作是剩余效益的体现,所有参加的部门都有权分享。 将枢纽需分摊的总费用划分为各部门的可分离费用和共同费用两部分,并用剩余效益的比例来分摊共同费用。各部门的可分离费用及分摊后的共同费用之和,即为各部门应承担的分摊费用总值。 该方法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可以缩小分摊误差,分摊方法也比较合理;主要缺点是分摊方法比较复杂,计算工作量较大。 相关概念: 可分离费用、共同费用(剩余费用)、剩余效益、费用分摊法,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

16、可分离费用:共用工程总费用减去不包括某一部门在内的共用工程总费用,其差值即为该部门的可分离费用。,剩余费用:需要分摊的总费用减去各受益部门可分离费用之和,即为该共用工程的剩余费用。,剩余效益:以某受益部门的直接收益和最优等效替代工程费用中的较小者作为合适费用,然后减去该部门可分离费用,即为剩余效益。,费用分摊法:首先计算第i部门应分摊的工程共同费用现值 Cit、第i部门的合适费用现值或合适投资现值 Cia、剩余效益Cis,然后再以剩余效益Cis的比例分摊共同费用。,式中,Ct0为共用工程的剩余费用。,第,例2-4 果园灌溉和粮食灌溉合资修建一个供水水库。该水库还可以为下游城镇提供防洪效益。工程使用期50年。经计算,年平均防洪效益约40万元。果园灌区每年需水量为50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水量均可获利1.5元。粮食灌区每年需水量为200万立方米,但因农产品价值低,每立方米水量只能获利0.2元。该工程的基建投资为1500万元,分摊给两个灌区和政府,政府负担防洪部分的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