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管理技能}学校管理第六章学校领导体制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01757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8.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管理技能}学校管理第六章学校领导体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领导管理技能}学校管理第六章学校领导体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领导管理技能}学校管理第六章学校领导体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领导管理技能}学校管理第六章学校领导体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领导管理技能}学校管理第六章学校领导体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管理技能}学校管理第六章学校领导体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管理技能}学校管理第六章学校领导体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学校领导体制,西北工业大学,CONTENT,学校领导体制的演变,0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02,学校章程及制度,03,学校组织机构,04,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05,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建设,学校领导体制的演变,PART ONE,校务委员会制是具有过渡性质的领导体制,对学校实行集体负责、民主管理。校务委员会为学校的权力核心,校长为校委会主席并拥有最后决定权。在这段时期,党委在高校中积极组织活动,建立群团组织。,学校党委为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此阶段中高校的行政组织是校务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学校党委的

2、决议。,党委仍然是高校的领导核心;校长领导的校务委员会变成校长分工负责。,优点是注重学术权利在高校中的作用,这在当时是促进学术发展的。但是由于校长职权不明和权力不够集中,很容易形成极端民主化和无人负责的局面,对于快速决策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是不利的。,(2)校(院)长负责制 (19501956年),1950年教育部指出:凡已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高等学校,一律实行校长负责制。当时党委并没有参与高校的领导与管理,而是以行政负责人的身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这一体制明确规定校长负责并管理学校的全部工作,是学校唯一的领导人;党委负责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这种“一长制”模式不利于民主监督权力的实

3、施。但在当时对稳定高等教育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在高校管理体制上第一次明确高校党委的领导地位,同时又强调发挥校务委员会的作用。但校长以及所领导的校务委员会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党委独自包揽学校行政事务,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2)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1966年),学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与校务委员会制不同的是强调校长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党委在高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明确了校长的地位和职责,使校长和党委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还明确了党委领导与行政领导、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关系。但是,校长领导的校

4、务委员会是集体组织,党委也是一个集体组织,两个集体组织对于决策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从而使高校的工作效率下降。,这一体制认识到行政工作集体负责的弊端,提出校长分工负责,但在实践中仍然没有注重校长的个人作用。另外,这个命题本身就有歧义,表现在对“校长分工”的理解上,尽管文件中明确规定校长和副校长的工作职责 ,但在实际中仍然对校长的地位有所降低。,(2)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9年至今),进一步从法律上保证了该体制的合法性,并对党委和校长两个最重要领导者的职责、权限进行了明确规定,使依法治校和依法行政得以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利于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全面实现

5、人才培养目标,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高校实际。这种管理体制借鉴了建国以来高校各种管理体制的经验教训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提出。,(1)党的“一元化”领导即革命委员会体制时期(19661978年),“文革”开始以后,我国的各项社会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高校工作被迫暂停,领导体制也被全盘否定。党委工作、行政工作和学术工作几乎都被革命委员会一手掌握,权力出现严重混乱。,(2)新校长负责制时期(19841989年),1984年10月,中宣部和教育部确定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试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的地位和权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责任更加明确,工作效率也有极大提高;党委在高校中的作用是“保证监督”,在学校领

6、导和管理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地位和责任。,新校长负责制时期校长的责任和权力再一次得到肯定和提升,有效地克服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但由于党委在高校中的作用是“保证监督”,故校长的权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制约。从当时的实践来看,其结果是淡化了党对高校的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PART TWO,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总体设计,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高校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党委书记全面主持党委的工作,高校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总体设计,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根本,制度建

7、设是保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主体的职权高等学校党委,1、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校师生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维护和保证学校的稳定,3、领导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讨论决定重大事项,4、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健全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主体的职权高等学校党委,5

8、、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做好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和监督等工作,6、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统筹协调,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文化氛围,形成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7、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8、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其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主体的职权高等学校校长,校长的职权总体提法就是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1、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党委的集体决议,在职权范围内依法独立负责地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2、拟订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

9、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及校园建设规划,并具体组织实施,3、统筹领导学校财经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筹措、规范管理办学经费,保护和管理学校资产,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主体的职权高等学校校长,4、拟订内部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行政组织机构负责人,5、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6、代表学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签订合作办学、学术交流等有关协议,李清川:在谈到中国高校发展的内在矛盾时,很多校长都讲到了部分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这样的矛盾在北大表现突出吗?许

10、智宏:在一部分教师身上还存在。按照过去的评价体系,作为教师,通常必须要考虑每年能够发表多少论文,出多少成果,否则评定教授的硬指标不够。这就难免影响到教师授课的精力和水平。事实上,作为教师的评价体系,必须同时以承担教学任务为指标,在美国,要做教授就必须教课。前几年,北大部分院系对教学工作不同程度上有所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导向上的偏差,导致部分理科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部分社会科学教师受经济利益驱动精力外流,影响了教学水准。因此,我们强调北大教授必须是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兼顾的两栖型专家,并对年轻教师是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考察。我们鼓励名师大家给本科生上课,也利用各种方式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

11、用。通过努力,现在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已有明显提高,上课也很生动,有不少课走廊上都站满了学生。,与校长对话,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12,李清川:在您眼里,怎样才能算是好的学校?怎样做才是好的校长? 陈乃芳:我一直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有三点很重要:第一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第二要有优秀的学生来源;第三要有高效的学校管理。北外最起码具备了前两点,我们有非常好的师资队伍,我很为他们骄傲,我们的学生都非常用功,积极学习,又会独立思考。在课后,会有很多学生主动和我讨论问题,我甚至会和他们握手,要他们指出我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他们就觉得这位老师很平等,这样他们就很愿意说,愿意

12、参与讨论,会讲出他们的愿望。 李清川:这些愿望您会采纳多少? 陈乃芳:他们提出的希望,我也会加入自己的考虑,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对的我就采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就改进,如果他们想法不对,我会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课程设置。尤其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更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当然如果他们违规,我会很严厉,但总的来说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与校长对话,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乃芳,13,与校长对话,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李清川:对于一所大学的校长,什么事情是最迫切要做好的? 黄达人:大家都说,做一个大学校长其实只要做好两件事,一是 为学校找钱,二是为学校找人,这都是为了发展。在现阶段,作 为中山大学的

13、校长,我想我还要做一件事,就是团结全校教职员 工,同心同德,一致向外,到社会上去寻找发展的机遇,广东是 一片广阔的天地,只要走出去,就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古 代有一部不朽的经典易经,变动不居谓之易,革故鼎新谓之 易。孔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讲的其实 就是变化,就是改革。,14,民主集中制,1、民主集中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根本制度规定,2、 坚持民主集中制要靠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路径,1.构建高校内部四种权力协调运行的机制 以书记和党委为主体

14、的政治权力,以校长、行政人员及机构为主体的行政权力,以教授专家和教师为主体的学术权力,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组织形式为主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权力。,2.优化现代大学内部科学高效的治理结构 坚持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根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在高校内部逐步实现权力整合模式,即高校行政学术化,努力使行政管理科学化,加速学术权力制度化,切实提升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比重和地位,普及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力度,使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更加科学、民主。,3.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工作机制 健全并切实落实对校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考核制度,适当扩大并调整高校党委会成员结构,规范完善重

15、大问题的议事和决策制度。,学校章程及制度,PART THREE,学校章程,学校章程是指一所学校将学校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财务制度、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等涉及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规范而形成的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规程。,(一)学校名称、校址; (二)办学宗旨; (三)办学层次、规模; (四)学科门类设置和调整的原 则、程序;,(八)学校的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 (九)章程修改程序; (十)其他必须由章程中规定的重大事项。,(五)教育形式; (六)内部管理体制; (七)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内容:,学校章程,大学章程的主要功用是规制大学权力运行。大学章程的主要内容

16、是关于大学权力的分配和制约。,第一,规范大学与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大学章程既规范大学办学行为也规范政府管理行为,由于大学章程对政府也具有约束力,故它具有一定的外部法律效力。,第三,规范大学与院系之间的权力关系。保障院系等基层学术组织的自治权是激 活学术的心脏地带的需要。,第二,规范大学内部各群体之间的 权力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党委与行 政之间的权力关系、行政人员与学 术人员之间的权力关系、行政人员 与学生之间的权力关系。,具体包括:,学校制度,相关要求,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现代大学制度规范和理顺了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包括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学校内部):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