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101540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1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20202020 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020 分)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道之行也,_。 (礼记大道之行也 ) (2)将军百战死,_。 (木兰诗 ) (3)月下飞天镜,_。 (李白渡荆门送别 ) (4)北风卷地白草折,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5)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 (6)浩荡离愁白日斜,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 (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词人希望被朝廷重用的心愿的句子是: “_,_?” (8)

2、 十二章中“_,_”,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 (1). 天下为公 (2). 壮士十年归 (3). 云生结海楼 (4). 胡天八月即飞雪 (5). 黑 云压城城欲摧 (6). 吟鞭东指即天涯 (7). 持节云中 (8). 何日遣冯唐 (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0).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 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壮士、即、摧、涯、之”等字词容易写错。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

3、动造成的。 B. 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C. 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 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句式杂糅,去掉“的根本原因”或者“造成的” ; B.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去掉“能否” ; 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 ; 故选 C。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 chng (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 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

4、(A. s B. shu),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 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 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乙 (A. 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丙 。 (1)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 _ 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 甲_ 乙_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

5、诗篇 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 B. C. D. 【答案】 (1). B (2). A (3). 甲 A (4). 乙 B (5). D 【解析】 【详解】 (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 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崇高”是意思是最高尚的,正确的字形是“崇”, 故选 B;“回溯”意思是回顾,回忆,“溯”应该读 s,故选 A。 (2)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历程”意思是经历

6、的过程,“里程”指路程,甲处“探索”与“历程”搭配比较恰当, 故选 A;“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丰富多彩”意思是内容丰富,种 类多样,乙处用来修饰“神话传说”,用“丰富多彩”比较恰当,故选 B。 (3)此题考查学生排列语序的能力。 “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是对屈原作品离骚 的直接评价,“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写的是屈原的艺术成就,“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 歌的优良传统”揭示其历史意义,正确的顺序为,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故选 D。 二、阅读(二、阅读(7070 分)分) (一)(一) (6 6 分)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7、。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 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 “夜郎西” “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 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5. 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4.

8、 D 5. 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 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运用了视觉和听觉描写;夜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运用视觉描写,“不知何处吹芦管”运用听觉描 写,故第二首诗只有视觉和听觉描写。故 D 错误,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结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可知, 这里作者采用拟人手法,把月亮拟人化,月亮成为了知心人,带着自己对友

9、人的关心、牵挂,一直伴随着友人,表 达了作者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2) 夜上受降城闻笛 。结合“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可知,运 用比喻修辞,把月光比成霜,把沙子比成雪,渲染悲凉的氛围,突出了边塞的苦寒。结合“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可知,从听觉角度,正面抒发了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故整首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 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二)(二) (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氏者,苻承祖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 “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 ”姊毎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

10、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 使人不安。 ”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 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于车上,则大哭, 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 (节选自魏书 ) 【注】苻承祖:人名。恨:埋怨。舁(y):抬。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与】强与之(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答谢中书书 (2) 【具】母具以语之( ) 各具情态( ) (核舟记 )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B. 我夫家世贫/

11、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C. 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D. 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8. 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 (2)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 9. 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概括其中两点。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答案】6. (1). 给 (2). 欣赏,领悟 (3). 详细 (4). 具有,有 7. B 8. (1)亲戚都来谋求利益,唯独杨氏不想(这样) 。 (2)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 9. 示例: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 ;大多不接受送来的

12、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 偷偷埋了;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 【与】强与之: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与,给。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 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答谢中书书 (2) 【具】母具以语之: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具,详细。各具情态: 各有各的情态。具,具有。 (核舟记 )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把握文章翻译,根据分句意思断句。我夫家世贫(我丈夫家世代贫寒)/好衣美 服(漂亮衣服)/则使人不安(就会让人心中不安) 。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

13、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亲姻,所有的亲戚。皆,都。唯,只有。不欲,不 想要。 (2)今,现在。何所,什么。乏少,缺少。而,却。使,让。如是,像这样。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这里的“痴”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般人不一样的想法和行为。 (1)结合“亲姻皆求利 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 ”可概括: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 “无忧之乐” 。 (2)结合“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可概括: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 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 (3)结合“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 我也! ”可概括:拒绝承祖

14、派车接她去享福。 【点睛】译文:杨氏,是宦官苻承祖的小姨。家境贫寒没有产业。当苻承祖被太后宠幸发迹时,所有的亲戚 朋友都巴结苻承祖,想从中获得好处,唯独这个杨氏不肯(巴结苻承祖) 。 (杨氏)经常对她的姐姐说:“姐 姐你虽然享有短暂一时的荣华富贵,但比不上妹妹我一辈子不担惊受怕所带来的愉悦。 ”每当杨氏的姐姐送 给她好衣物时,她大多是不接受的。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她就说:“我丈夫家世代贫寒,(让我们突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然穿上这些)漂亮衣服就会让人心中不安。 ”终于没有接受姐姐的馈赠。有时从她姐姐那接受了衣服,她基 本上是不穿的,暗中埋了它们。苻承祖每次见到杨氏一家贫寒的

15、模样,深深的埋怨他的母亲,认为没有提供 给他们,于是就对他母亲说:“现在我苻承祖让家里什么都不缺了,(可母亲为什么如此小气)而让小姨如 此贫困呢?”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苻承祖于是命令人驾着马车去杨氏家接 她。命令人将杨氏强行抬上马车。于是杨氏在马车上哭得十分悲痛,说:“你们这是想让我死啊!”由于 这样,苻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将杨氏叫做“傻小姨(痴姨) ” 。 (三)(三) (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拜谒李时珍 陈世旭 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 蕲春,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 竹林湖村,一个翡翠般的山谷,满是苍劲的树、怪异的竹、迷蒙的云、甘甜的泉、碧绿的水。莲叶上 溅着雨花,遮住一湖天光云影。含苞的花朵,带着艳丽的霓裳,相守明镜。 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 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 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药的库房,长年 累月氤氳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堂黑 色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