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101514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0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教师版)高清(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化学试题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第卷卷 本卷共本卷共 10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分分, ,共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求。 1.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 夯筑土屋B. 结绳记事 C. 磨制石器D. 烧制彩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夯筑土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结绳记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

2、符合题意; C、磨制石器,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烧制彩陶,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 D。 2.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A. 过氧化氢(H2O2)B. 乙醇(C2H6O) C. 三氯甲烷(CHCl3)D. 过氧乙酸(C2H4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中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符合题意; B、乙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C、三氯甲烷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过氧乙酸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在制取氢气()的实验

3、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2442 ZnH SOZnSOH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A. 检查气密性B. 加入锌粒 C. 加入稀硫酸D. 收集氢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采用 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有: 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为将导管的一端伸入烧杯中的液面下,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形成气泡,松开 手后,导管口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 选项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锌粒为固体颗粒,加入到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夹起锌粒放置在试

4、管口,再缓缓的竖起试管, 使锌粒慢慢划入试管底部,图中试管竖放,直接将锌粒放入,有可能会将试管底部打破,B 选项操作不正确, 不符合题意; C、倾倒法加入液体试剂稀硫酸的操作为取下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使试剂瓶的标签向着手心, 图中瓶盖没有 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有可能造成试剂的污染且瓶口残留的液体可能会流下腐蚀标签,C 选项操作不正 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 选项操作不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4.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 米饭B. 瘦肉C. 青菜D. 玉米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A、米饭富含

5、糖类,不符合题意; B、瘦肉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C、青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D、玉米油富含油脂,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 单质B. 元素C. 金属D. 维生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 、 “锌” 、 “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 质、金属和维生素。故选 B。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 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 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 熟石灰显碱性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 干冰易升华用于人

6、工降雨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墨质软,可以制铅笔,石墨做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错误,符合题意; B、不锈钢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耐腐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 7.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 55 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 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 液氧变成气

7、态氧时,放出热量 D. 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D 【解析】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详解】A、氢气液化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这是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造成的,选项 A 不正确;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氮气首先达到沸点,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氧,液 氧中氧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选项 B 不正确; C、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液氧变成气态氧时,应该吸收热量,不会放出热量,选项 C 不正确;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所含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因此氢气与氧气 反应的本质就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8、选项 D 正确。故选 D。 8.NaCl 和 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0204060 NaCl 的溶 解度/g 35.736.036.637.3 KNO3的溶 解度/g 13.331.663.9110 A. 20时,100gH2O 最多能溶解 36.0gNaCl B. 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63.9% C. 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 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 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20时 NaCl 的溶解度是 36.0g,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 质在

9、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 20时,100gH2O 中最多能溶解 36.0gNaCl,选项 A 正 确; B、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40时 KNO3的溶解度是 63.9g,则 40时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小于 63.9%,选项 B 正确; 63.9g 100%39.0% 63.9g+100g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C、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且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较低,从海水中获取食盐 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即海水晒盐),用冷却海水的方法不能获取大量食盐,选项 C 错误; D、从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10、高而增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可将 KNO3饱和溶液 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 D 正确。故选 C。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取样,将湿润的 pH 试纸浸入样品中 B除去水中的色素将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净化装置 C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蒸发、结晶 D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 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若溶

11、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 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也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原试剂,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C、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即得到含有 MgCl2、CaCl2等可溶杂质的食盐,所给方法中缺少过 滤步骤,不符合题意; D、铵态氮肥与碱反应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鉴别铵态氮肥时应该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0.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 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 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中考

12、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A. 0300s 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 pH 均逐渐增大 B. 0-100s 内,反应、生成 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 反应中,0100s 内产生的 CO2体积比 100-200s 内的少 5amL D. 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 CaCO3粉末反应制备 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 和水,氯化钙、硫酸钙的溶液呈中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和硫酸不断消耗,两容器内溶液中的酸不断地减 少,溶液的 pH 均逐渐增大,A 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相同条件下

13、测得两者产生的 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可知,0-100s 内,曲线的变化是 先缓后陡,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变化先小后大,由此可知反应、生成 CO2 的速率均先慢后快,B 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反应中,0100s 内产生的 CO2体积为 2.8amL,100-200s 内产生的 CO2体积为 7.8amL-2.8amL= 5amL,则 0100s 内产生的 CO2体积比 100-200s 内产生的 CO2体积少 5amL-2.8amL= 2.2amL,C 选项判断错 误,符合题意; D、由图形可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碳酸钙粉末反应,稀硫酸

1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 比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要慢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稀硫酸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合适,因此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 度的稀硫酸与 CaCO3粉末反应制备 CO2,D 选项判断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C。 第第卷卷 本卷共本卷共 8 题题, ,共共 70 分分 11.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如图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如图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x 的数值为_。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容易_(填“得到” 或“失去”)电子。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处的微粒是

15、(3)道尔顿原子学说的部分观点如下: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完全相同。 现代科学证实以上观点均不确切,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简要说明:_ 【答案】 (1). 28.09 (2). 8 (3). 得到 (4). 1:4:1 (5). H2O (6).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 子构成(或“物质也可以由分子或离子构成”“同种元素的原子,若中子数不同,则质量也不同”等其他合 理答案) 【解析】 【详解】 (1)根据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是 28.09;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弧

16、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层上的电子数,在原子 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2+6=8,;最外层电子数多于 4 个,易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小于 4 个易失 x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电子成为阳离子。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多于 4 个,易得 2 个电子成为氧离子,形成稳定结构。 (2)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和另一种物质。根据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原子和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改变。反应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分别为:2O、1C、6H;反应后已知原子和种 类和数目为 1O、1C、4H;故还少 1O、2H;所以每个未知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所以其化 学式为:H2O; 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4:1。 处的微粒是 H2O。 (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锌等金属单质;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