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33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作业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1514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33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33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33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33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九单元第九单元 第第 3333 讲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真题与模拟速递】【真题与模拟速递】 1(2020广西桂林市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B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与人工制作的生态缸中发生的演替的方向往往相反 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D同一草原上牛和羊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 【答案】B 【解析】两只雄性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作 用,A 错误;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往往向着丰富度增多的方向进行,

2、人工制作的生态缸中发 生的演替往往向着丰富度减少的方向进行,两者演替方向往往相反,B 正确;种群性别比例 的改变通过影响其出生率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C 错误;同一草原上牛和羊习性相近,两者 生活区域在一定范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 再生能力,D 错误。故选 B。 2.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 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3、,A 项正确,B 项错误;植物病毒 V 是可 寄生在水稻细胞内的病毒,因此病毒 V 与青蛙不是寄生关系,水稻和病毒 V 是寄生关系,C、 D 项错误。 3.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 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 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 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 A C乙的出现使害虫 A 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 A 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答案】D 【解析】据题干信息“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 虫 A 的爆发也

4、受到了抑制”可知,乙的出现使害虫 A 的环境容纳量下降,这种新的种间关系 和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 A,A、B、C 正确;乙生长良好,说明乙和害虫 A 不存在互 2 相抑制的竞争关系,D 错误。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草本阶段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先于灌木阶段出现,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物的种类 越来越多,即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所以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不同,灌木阶

5、 段的物种丰富度较大,A 项错误;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空间结构逐渐变得复杂,所 以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要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简单,B 项错误;草本阶段的物种 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所以其营养结构比灌木阶段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比灌木阶段弱,C 项 错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前一个阶段能为后一个阶段创造适宜的环境,D 项正确。 5.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答案】B 【解析】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

6、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A 项正确;森林群落在垂 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 项错误;森林群落属于比较高级和成熟的群落,存在各种 种间关系,C 项正确;绿色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其自身以及动物和微生物利用,D 项正确。 6(广东省深圳市 2019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下列有关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适于调查蚯蚓 B调查时间和取样深度影响调查结果 C目测估计法适于统计种群个体大数量少的群落 D通常应尽量在潮湿处取样以满足各种调查目的 【答案】B 【解析】蚯蚓的在土壤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不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 A 错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

7、同土壤深度分布的土壤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是有差别的,所 3 以调查时间和取样深度会影响调查结果,B 正确;目测估计法适于统计种群类别个数少,但 单个种群数量多的群落,C 错误;根据调查的目的不同,所选取的土壤地方和深度、以及时 间可能不同,D 错误。 7.某池塘中, 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 取食多种底栖动物, 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 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池

8、塘所有生物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占据不同的空间,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底栖动物 与浮游动物的分层也属垂直结构;但仅由该种鱼的成年鱼与幼体不足以构成垂直结构。 8.(2018江苏,13)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答案】D 【解析】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 错误;在垂直方向上,大 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 错误;群落演替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阶段

9、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并非完全不同,C 错误;阶段沙丘上的群落生物种类最多, 营养结构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所以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 正确。 9.(2019兰州高三一模)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D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4 【答案】B 【解析】不同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不同,所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 正确;玉 米的合理密植没有涉及不同种生物,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B 错误;分

10、层现象主要是长期 适应环境条件(如阳光、温度、湿度等)的结果,这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 独特形式,C 正确;在生产上利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作物品种,充分利用光能, 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D 正确。 10.(2018衡水高考模拟试卷二)某草原生态系统经历长期干旱后,群落内的生物种类及 个体数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严重干旱改变了生物间的种间关系 B该草原生态系统经历了次生演替 C经历干旱后的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与经历干旱前相比,某些种群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答案】A 【解析】 种间关系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干旱一般不能改

11、变生物的种间 关系,A 错误; 干旱引起草原上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这是从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 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正确; 干旱不利于草原植物的再生,草原植物 数量减少,不利于维持相关种群数量的稳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 正 确; 演替过程是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在 演替过程中有些种群的数量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D 正确。 11(2020湖北省武汉市高三调研)一块稻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杂 草地的形成及其生态状况的叙述, 错误的是() A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 B形成杂草地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

12、动的影响 C杂草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存在能量流动 D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 【答案】B 【解析】 该杂草地动植物都有分层现象, 该杂草地也存在垂直结构, A 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 形成杂草地的主要原因人类弃耕后导致自然演替发生的,B 错误;杂草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 递,杂草都属于第一营养级,因此之间不存在能量流动,C 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弃耕的农 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但最终是否能演替成为森林,还有看环境条件,因此不一定能够 形成森林,D 正确。故选 B。 12(2020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二模)为给黄土丘陵弃耕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科学依 5 据,某研究团队在黄土丘陵

13、弃耕区选择了弃耕不同时 间的撂荒地,研究了各区域中物种 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指群落中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 度),结果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应参照第 9 年的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区的植被 B物种均匀度指数不能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 C物种丰富度可以代表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D该地区植被具有科学研究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第 9 年时该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均最高,故应参照此 时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区的植被,A 正确;由题干信息知“物种均匀度指数是指群落中 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故物种均匀度指数可反映

14、群落的空间结构,B 错误;生物 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仅有物种丰富度不能代表该区域的 生物多样性,C 错误;植被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保持水土的 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错误。故选 A。 13.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 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 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 5 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 自然界存在的一

15、种演替类型。近 50 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 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答案】(1)光裸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 6 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 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未发生改变 【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

16、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据此分析可知,在光 裸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 因森林被全部砍伐后, 土壤条件等仍然保留, 因此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所需时间较短, 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较长的时间。(3)“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 出现了荒漠化”,“50 年”相对于题目信息中的“5 万年”来说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故人的作用会加快演替的速度。 人类活动导致向荒漠化方向的演替与 “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 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的演替方向是一致的。 14(吉林省吉林市 2019 届高三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是 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 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现对某森林草原交错区进行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_。 (2)在森林草原交错区,随着气候越趋干旱,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