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504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一)父爱,在我的名字里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般地称: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那种感受父亲是顾及不到的。父亲没进过一天学堂,成天忙于繁重的农活却仍无法脱离贫困,造成了他长年阴沉着的脸和暴躁的性情。加上那望子成龙的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

2、特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这是他的至理名言。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领教中,不断加剧加深的,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应验了那句全村闻名的“至理名言”。为此,我时常想,也许就因为这种应验现象,才使得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父亲的“至理名言”中度过的!所以,就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一口气冲上山顶,哭了不是为自己十年寒窗所获得的美好前途,成为全村羡慕的第一个大学生,而是为自己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的管制,实现不想见到他的梦想!所以,对向来节俭的父亲大办酒席,忙着招待前来祝贺的乡亲的那个高兴劲儿,不屑一顾;所以,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是那样急急迫迫而义无反顾,一点儿也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

3、伤在省城念书的前两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地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就连每次收到他托人寄来的生活费,也只是应付性地写一下“钱已收到,勿挂念”等类似的短语。直到大三那年,直到父亲托人给我写来一封书信时,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动,我才开始懂得该如何去咀嚼和阅读自己生命中一再忽略的、仇恨的那份沉重的父爱。信是父亲找上初中的小侄子写来的,没什么要紧事,只是问我好不好而已。可信写了满满几页,小侄子在信中详细地讲述了父亲来信的原因:父亲那晚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吃馍,拿起来刚咬一口,两颗大牙就莫名其妙地没了,一看呢,馍上一片血红,牙都粘在上面惊醒之后,父亲便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天刚亮就找小侄子写

4、信。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梦见大牙掉是要死亲人的,而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读到这里,我对迷信的父亲的举动嗤之以鼻,甚至愤然。最后,小侄子讲了一个令他惊讶不解的事,说他就在铺开纸,提笔欲写时,却因一时记不起我的大名而猛然顿住了,结果遭到父亲的训斥:“亏你小子还念这么多书,记性也太差了,叫金翔!”“金祥!”于是小侄子一边念叨着一边将我的名字写成了“金祥”。“写错了!写错了!”小侄子说当时父亲望着他刚写下的名字大声喊着,紧接着,从他手里夺过笔,在纸上硬邦邦地写下“金翔”两个字,然后讷讷地告诉他:“我这一辈子就认识这两个字!”小侄子说他当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说,

5、要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他老人家一字不识,包括他自己的名字呀!这就是父爱!除了父爱,便再无法解释这种奇异而真实的现象!那一刻,我那被对父亲的恨包裹着而变得无知、粗砺与麻木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了!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捧着书信,朝着家乡,蓦然跪下向父亲,向我那一生付出了大爱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回报的父亲,忏悔,忏悔1、说说父亲和“我”对“金翔”这个名字,有着怎样不同的感受。父亲迷信,认为“金翔”这个名字可以让我长大有出息,跳出穷山村。而“我”却觉得这个名字让我的童年既孤寂,又挨打骂。2、阅读两段,说说“我”是怎样表达对父亲的不满情绪的。“我”对父亲大摆酒席不屑一顾,冲出家门。上了大学不给父亲

6、正而八经的回信,两年之内没回去过一次。3、“黯然神伤”的意思是,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一词语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 答:很失望,很难过,很寒心。4、阅读段内容,简要叙述一下“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答:从愤然到醒悟到忏悔5、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我”要向父亲“忏悔”什么?忏悔“我”没有懂得父亲对“我”那一份沉重的父爱,没有尊重父亲为“我”付出的一切。(二)人生的标点符号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

7、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我茫然了。“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

8、话中可以看出?答:句号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答:善,信,顽强,进取,创造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答:“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答:比喻比如“人生是一句话”,又如“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答:人生是一句话,要由我们的脚印落成美丽生动的文字,让后人为我们堆起的那座坟墓竖起一个感叹号。(三)鲁迅生活片断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

9、,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有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

10、,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回答问题1 文中方括号内应填入最恰当的词是(D)A、 情绪B、感情C、激情D、热情2把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抨击时弊”。第二部分:“那时先生上课免得误了学生。”第三部分:“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点头。”3为每一部分选择一个最合文意的小标题。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是(C)A、教育B、

11、教诲C、拨亮火花D、为大众服务E、听鲁迅讲课第二部分的小标题是(E)A、夹铅笔B、免得误学生C、改正D、讲义错字多E、不拘小节的先生第三部分的小标题是(A)A、 早来晚走B、吃饭C、鲁迅请我吃饭D、津津有味E、小饭摊4 本文写的几件小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本文通过三件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青年的谆谆教诲。5 本文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答:本文是以事情的性质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四)临窗看柳(1)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2)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

12、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3)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4)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起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树,用心支体公,你也会明白许多。1给下列加点字注间。(1)煞sh(2)絮:s2“料峭”的含义是微寒。文章开头写“春寒料峭”,其目的是为了:衬托柳枝生命力顽强(或:突出柳枝的特点)。3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乐

13、观积极。(从下列词语选出两个:活泼乐观严肃勤奋积极圆滑)4首段中描绘的“窗外”和最后一段的“窗外”含义完全一样吗?请简述理由。答:不完全一样前一个指实景,后一个指更广阔的天地5从写作意图看,“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一句写出了人的心情。由此可见,本文明写的是柳,实际要写的是人,这是一种借物写人(写“象征”算错)的写法。6 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据你看,他明白了什么?答:明白了人不仅在顺利时应尽显才华,更应在失利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7全文共4段,请用“|”来划分段落,画在下面。(1)|(2)(3)|(4)8 文中运用不少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句。拟人: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

14、(五)猫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却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观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地躺着。又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