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474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8.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8月).doc(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8-1.1 我与社会一、教学目标:1.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2.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3.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教学难点: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谈感受:思考:观察图片谈一谈,你的感受是什么?教师总结:我们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去认识这

2、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去感受它的美。一、感受社会生活1.结合课件图片活动:你是通过通那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你有那些感受?教师总结: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途径有很多: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等,许多方法都可以让我们认识社会。2. 合作探究:出示材料“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7月16日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7月25 日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8月3日

3、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了由衷的敬佩。问题一: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问题二: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问题三:在暑假里,你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与同学分享?教师总结:小华日记里所谓的“大事”看起来并不是大事,但是对他而言这是他所经历的,是他对社会的一种认识,他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这个社会有了经一步的了解,感受很真实。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1.出示一组“小丸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

4、有不同的身份。2. 通过对图片和课本材料的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关系可以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举例说说明在每种社会关系中,我们都具有什么身份?教师总结:主要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我们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消费者3.小组活动:绘制我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图要求:根据自己的设计情况完成图表,与同座交换,说一说自己的社会关系。思考: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他们的存在对产生了什么影响?4. 结合上述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你的生活经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

5、的关系?教师总结: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社会就是由每个人组成的大网。因此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一员,社会就是有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教师寄语: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可以来接认识社会,了解的社会的方式和途径,从养成关注社会的行为,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从而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是我们个人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作业:完成导学案的习题板书设计:我与社会1、 感受社会生活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8-1.2

6、 在社会中成长教学目标1.知道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能够通过形式多样的亲社会行为不断的塑造自己和完善自己。3.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重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问题合作探究式教学,讲授法教学准备师:搜集资料,完成课件制作。生:完成书本预习和相关内容的填写。导 入意大利洞穴专家蒙培尔“先锋地下试验室”(详见教材和课件)蒙培尔获得了怎样的认识?教学过程(环节)环节一:教材“小东的经历”导入1.你是否有和小东一样的经历?和大家进行分享你的收获和感悟。2.选取部分学生的暑期经历制成电子相册。环节二:探究与分享:结合教材第7页的插图。1. 说一说学习用品,

7、衣服等怎么生产出来的?(展示图片资料等) 2.观察和思考自己每天所要接触的物品(个人生活离不开社会)环节三:“看客现象”的分析1. 全面剖析看客心态(情境案例)2. 面对看客心态,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办?(亲近社会)3. 相关链接:当下中国社会上人们的病态心理。环节四:养成亲社会行为1.为什么需要养成亲社会行为?2.亲社会行为有哪些?3结合教材上的图片谈一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拓展延伸: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成功人物的故事,参看书本第9页的有关提示,探究其成长过程,完成一篇演讲稿,在全班展示。小结思维导图反馈练习1.2017年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许多初中

8、生都关注了这一新闻时事。关心时事有利于( )我们增强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积累个人的物质财富。A B C D 2.关于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B.积极参与暑期研学旅行 C参与学校组织的劳动体验 D在家无节制的沉迷网络游戏。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在于(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A B C D 教学反思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2-1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目标1.知道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2.培养能够辨别网络陷阱的能力。3.树立合理利用网络参与社会生活的

9、意识。重难点警惕网络陷阱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问题合作探究式教学,讲授法教学准备师:搜集资料,完成课件制作。生:完成书本预习和相关内容的填写。导 入视频:互联网改变生活导入教学过程(环节)探究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 生活中,你经常借助网络做什么事?沟通交流娱乐游戏网上购物2. 如果没有互联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探究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互联网与经济发展威客等知识服务类经济 微商等分享经济 ,共享单车等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1)政府开通网络问政,网络监督有什么样的作用?(2)现场操作“我想对总理说”或者市长信箱反应公共问题。3. 互联网为文化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大数据与生活变化(讲授)

10、探究三:警惕网络陷阱1 网络谣言与防范(案例分析)2 网络与个人隐私(1) 个人隐私的泄露(数据,徐玉玉案案例分析)(2) 相关的法律法规(3) 个人网络安全的有关操作和总结(鼓励学生总结)小结思维导图反馈练习1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交流沟通的方式,不仅如此,我么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消费,获取许多有用的信息,这说明( )网络丰富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网络交往提高了我们的活动质量。网络购物很方便,今后无论什么东西,我们都可以在网上购买。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 B C D 2.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微信,QQ等无处不在,它们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

11、与远方的亲人瞬间相连,互通讯息,这说明A网聊可以实现我们的一切交友愿望B网络交友将成为我们现代社会交友的主流C网络世界充斥着许多不可预知的分险D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高效便捷。教学反思2-2合理利用网络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图片)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教

12、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二、新课讲授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展示下列材料)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

13、影响了他的生活。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活动二:“谣言”来了(展示下列图片)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材料展示)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2016年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

14、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展示下列图片)3思考:分析上面图片的表现,谈谈为什么会被禁止。提示:左图是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所以被法律禁止。右图是利用网络攻击他人网络,是违法的,所以被法律禁止。活动四:网络开启一扇门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