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163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020年8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颁发(bn) 绮丽(q) 不屈不挠(no)B哺育(b) 粗狂(gung) 刚正不阿()C猝然(c) 侥幸(jio) 称心如意(chng)D干涸(k) 参差(cn) 杳无音信(yo)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A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_(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味”有“辨别、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

2、味”。B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_(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C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_(至、致),足见他心胸的开朗、豁达。“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D男排主教练坦言,在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_(斧、釜)沉舟,才有可能冲出重围。“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B

3、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4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A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B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C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

4、的机会” 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D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_。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_,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A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B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C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D生命优雅的沉醉于逍遥 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

5、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必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6、二、填空(共8分)7默写(5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_。 (过零丁洋)(1分)(2)最爱湖东行不足,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3)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1分)(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语句是:_,_。(2分)8名著阅读(3分)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很讲究劝谏的艺术。如左传一书中记载的曹刿,在长勺之战前,面见鲁庄公,几番对话,一再启发,终于使鲁庄公认识到_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又如_一书中记载的邹忌,用_设喻,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最终使齐国兴盛起来。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将于XXXX年7月1日起实施。为了深入宣传该“办法”,培养学生的节

7、水意识,某校举办了“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9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现状。(4分)主要信息:_现状:_10京北地区大致覆盖昌平、延庆、怀柔和密云四个区县,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和生态屏障地,保障全市50%以上的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请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以下两县治理河流流域、涵养京北水资源的两个相同的措施。(4分)【材料一】延庆县治理白河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围绕白河主干河道,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营造水保林,发挥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以实现山区自然保水;规整河道,修建调蓄水量的橡胶坝、拦河闸等工程,以保护水资源。【材料二】密云县治理石匣小流

8、域的主要措施有:建设蓄水池、塘坝等小型蓄水工程,增加蓄水量;构建拦水、蓄水的三道防护体系,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以减少水土流失;推行清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以解决生态污染问题;营造适宜生长、具有保水保土功能的林草,以涵养水源。相同的措施: 11某同学在专题展览的“留言薄”上题写了寄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上句:水源告急,首都市民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下句:_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9、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0、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_(2)未果,寻病终 寻: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14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_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白梅无价,完成1517题。(共15分)白梅无价韩静霆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

11、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

12、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 。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

13、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渲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因为,白梅无价。(有删改)15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4分)场景一: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