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0653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考点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栏目索引,知识网络 答题语句,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练出高分,考点三生物遗传物质的判断,知识梳理,解题探究,考纲要求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返回总目录,1.肺炎双球菌类型的比较,光滑,粗糙,有,有,无,无,知识梳理,答案,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过程及结果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_”。,转化因子,答案,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过程与结果 (2)结论:_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答案,1.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在转化实验中大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的DNA已经全部断裂,失去活性(),只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不一定是遗传物质,转化率不高,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发生转化,DNA的热稳定性较强,不会断裂,加热只杀死蛋白质等成分,诊断与思考,解析答案,(4)在艾弗里的实验中,DNA酶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为脱氧核苷酸,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5)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的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 (6)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也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

3、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活菌才会发生转化,S型细菌为原核生物,小鼠为真核生物,不可转化,解析答案,2.(1)利用表格比较两个转化实验的区别,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地、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S型细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答案,3.说出两个转化实验的相同点和联系。 4.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蛋白质和DNA是否都永久丧失了活性? 5.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1)相同点:所用材料相同;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2)联系: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提示不是

4、。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提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返回,答案,1.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关键现象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到S型活细菌 B.对第四组实验的分析必须是以第一三组的实验为参照,题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解题探究,1,2,1.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5、 C.本实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D.本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D,本实验只能得出存在转化因子,但是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需要通过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来得出,解析答案,1,2,题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2.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加入到培养了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 得到了S型肺炎双球菌,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这种变异是定向的 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C.该实验不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也能产生S型细菌,B,生物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实验中将S型细菌

6、的多糖、蛋白质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加到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只有加入S型细菌DNA时,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不能实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解析答案,1,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易错警示,返回,知识梳理,解题探究,考纲要求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返回总目录,1.实验方法 _ 法,用35S、32P分别标记 _。 2.实

7、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1)噬菌体的结构 (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_。,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活细胞寄生,知识梳理,答案,3.实验过程 (1)标记噬菌体,答案,(2)侵染细菌,答案,4.实验结果分析 5.结论:_是遗传物质。,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DNA,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可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3)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增殖时所

8、需模板由噬菌体自身提供,噬菌体营活细胞寄生,不可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此实验只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诊断与思考,解析答案,2.说出子代噬菌体中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和场所及DNA合成的模板和原料分别是什么? 3.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但实际上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 场所: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提示 (1)蛋白质合成 (2)DNA合成,模板:噬菌体的DNA 原料:大肠杆菌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提示 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离心时间过短、转速过低等原因,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了少量的放射

9、性。,答案,4.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有较高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2)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升高。,返回,答案,1.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

10、到15N、32P和35S,题组一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果分析,B,根据噬菌体的组成,其蛋白质含S而极少含P,其DNA含P而不含S,两者均含N;但噬菌体在侵染时其蛋白质留在细菌外面不起作用,而DNA进入细菌体内进行复制,复制时是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为原料进行的,故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会找到15N、32P,解题探究,解析答案,1,2,3,4,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

11、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C,上清液是质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沉淀物是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噬菌体与细菌未分离,放射性应出现在沉淀物中,DNA,可能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解析答案,1,2,3,4,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将活的R型细菌单独注入到小鼠体内,菌体将不能存活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在R型活细菌的转化下被激活并在

12、小鼠体内繁殖,题组二两个经典实验的曲线分析,小鼠免疫系统作用,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非激活,解析,1,2,3,4,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D.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不能使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题组二两个经典实验的曲线分析,B,因S型细菌摧毁了小鼠的免疫系统,解析答案,1,2,3,4,4.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

13、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 B.通过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再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和DNA的变化,为了防止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干扰实验结果,因此设置被侵染的细菌的实验数据作为对照,没有进入细菌,是病毒,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解析,1,2,3,4,4.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细

14、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或者是侵染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 D.本实验证明噬菌体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的过程中DNA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解析答案,1,2,3,4,“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方法技巧,返回,知识梳理,解题探究,考纲要求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返回总目录,知识梳理,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结论:烟草花叶病毒中_是遗传物质。,RNA,答案,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连一连),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和DNA() (2)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

15、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 (3)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4)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诊断与思考,遗传物质是针对整个生物体而言的,不再细分细胞核或细胞质,解析答案,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提示有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即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生物界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因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3

16、.不同生物遗传物质的比较,DNA或RNA,8种,4种,DNA和RNA,DNA和RNA,5种,4种,DNA或RNA,DNA,DNA,5种,返回,答案,1.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题组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与探究,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解题探究,解析,1,2,1.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A,无法看出,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没有主次之分,解析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