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7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0647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97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7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7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7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7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7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7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7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考点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栏目索引,知识网络 答题语句,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练出高分,考点三(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知识梳理,解题探究,考纲要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返回总目录,1.渗透作用原理 (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具有_。 膜两侧溶液具有_。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_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_。,半透膜,浓度差,多于,上升,知识梳理,答案,细胞膜:相当于_ _:有一定浓度,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当_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细胞失

2、水皱缩,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半透膜,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细胞质溶液浓度,知识梳理,(1)动物细胞,答案,(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当_时,细胞失水,发生_现象。 当_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_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复原,质壁分离,答案,(3)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 ),(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不包括细胞核(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间的细胞质。,成熟植物细胞才可以。,水分子双向扩散,只不过两侧扩散速度不同。,1.判断下列说法

3、的正误,诊断与思考,解析答案,(5)所有小分子物质均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6)无机盐离子都是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不需要的小分子则不会进入细胞。,神经调节中Na+、K+可以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4)渗透作用中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指的是质量百分比浓度( ),指物质的量浓度。,解析答案,提示 与图甲中a相对应的为细胞液,与b对应的为原生质层,与c对应的是“外界溶液”。,2.下图甲是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作为成熟植物细胞也应符合渗透系统的全部条件。请指出图乙中与图甲a、b、c对应的结构分别是什么?,答案,(1)实验结果 不同植物对_的吸收有差异。 同种植物对_的吸收也有差

4、异。 (2)实验结论: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_。,3.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选择性,不同无机盐离子,同种无机盐离子,返回,答案,题组一利用系统的观点分析渗透作用的发生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B,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所以液面上升速率较大。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大,液柱抑制水分渗入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当与浓度差促进水分渗入的作用

5、力达到平衡时,液面不再上升。此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入与渗出达到平衡。,解题探究,解析答案,1,2,3,4,5,6,2.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图),一段时间后液面的情况是() A.甲高于乙 B.乙高于甲 C.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C,在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因为葡萄糖分子是单糖,蔗糖分子是二糖,所以同样的体积内葡萄糖分子数目多于蔗糖分子,即单位体积内半透膜甲侧的水分子数少于乙侧,水分整体表现为由乙向甲流动,导致甲侧液面越来越高,后来甲侧的葡萄糖通过半透膜进入乙侧,导致乙侧溶

6、液浓度越来越高,水分子又从甲侧流向乙侧,最终表现为乙液面高于甲液面。,解析答案,1,2,3,4,5,6,3.(2014新课标,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题组二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实验结果分析,a组和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都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导致细条变长;由于a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小于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说明a组吸水较

7、多,b组吸水较少,所以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低。,解析,1,2,3,4,5,6,3.(2014新课标,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f组细胞失水,而b组细胞吸水,因此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题组二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实验结果分析,解析,

8、1,2,3,4,5,6,根据柱状图可知,在浓度为0.4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c组细胞吸水,而在浓度为0.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d组细胞失水,所以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D,3.(2014新课标,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 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大于b组,题组二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实验结果

9、分析,解析答案,1,2,3,4,5,6,4.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D.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有大液泡,细胞失水变慢变少,a点下降,质壁分离越慢,复原就越快,所以b点应左移,还可能是由于两种溶液溶质的差异,A溶液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细胞一直处于失水状态,B溶液溶质可能为小分子溶质如KNO3,可被细胞吸收造成质壁分离复

10、原,6 min时两个细胞都处于失水状态,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D,解析答案,1,2,3,4,5,6,题组二探究膜的透性 5.某渗透装置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已知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在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开始时,因烧杯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的速度大于漏斗内水分子进入烧杯中的速度,漏斗中液面上升,加酶后漏斗内液面继续上升,但一段时间后因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形成单糖,而单糖能通过猪膀胱膜进入烧杯中,故会

11、引起水分子进入烧杯中,漏斗内的液面下降。,解析,1,2,3,4,5,6,题组二探究膜的透性 5.某渗透装置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已知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在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蔗糖能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可通过半透膜的葡萄糖和果糖, 但蔗糖酶不能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中,加酶前后,烧杯中都不能检测出蔗糖,因为蔗糖是二糖, 不能通过半透膜,B,解析答案,1,2,3,4,5,6,6.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

12、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VGVEVF, 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0.2 g/mL、 0.1 g/mL、0.3 g/mL的蔗糖溶液。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几分钟后,3支小玻璃管中的液面将_(上升、下降),其液面高度变化的大小排序是_。,下降,丙溶液浓度高于甲、乙溶液浓度,g管f管e管,由于甲、丙溶液浓度差小于乙、丙溶液浓度差,所以与e管相比,f管液面下降幅度较大;由于G的体积大于F的体积,所以与f管相比,g管液面下降幅度较大。,解析答案,1,2,3,4,5,6

13、,E、F中溶液,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不同,6.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VGVEVF, 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0.2 g/mL、 0.1 g/mL、0.3 g/mL的蔗糖溶液。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对比分析e、f小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引起实验差异的原因是_ _。 (3)若将两组这样的装置,一组放于37 的恒温箱中,一组放于0 的恒温箱中,几分钟后观察,可见两装置中e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且放于37 恒温箱中的较放于0 恒温箱

14、中的下降速率大,说明_。,浓度不同,答案,1,2,3,4,5,6,1.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归纳整合,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特点 (1)运输方向: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跨膜运输过

15、程。 (2)运输特点:细胞吸水时,水分子也有从细胞出来的,细胞失水时,水分子也有进入细胞的,即无论细胞吸水还是失水,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扩散都是双向进行的。,3.验证渗透作用发生条件的方法 (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返回,知识梳理,解题探究,考纲要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返回总目录,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连线),方式,特点,实例,知识梳理,答案,(1)填写以下有关跨膜运输方式及结构的名称 甲:_;乙: _;丙: _;a : _。 (2)填写以下有关跨膜运输方式的影响因素 甲图: _;乙图: _;丙图: _。,2.根据图示进一步确定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影响因素,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载体蛋白,浓度差,浓度差和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和能量,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红细胞吸收胆固醇与吸收葡萄糖的相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2)除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不会影响对离子的吸收() (3)新生儿从乳汁中获得抗体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