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0048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79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pdf(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观察化学变化 1、 镁条燃烧 (1)现象: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生成白色粉末 (2)结论: 镁+氧气 氧化镁 Mg O2 MgO 2、 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

2、Cl2 H2 3、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 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 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

3、奥秘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之旅化学之旅 一、一、从问题开始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 、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点燃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三、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一一、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基本操作 1、原则: “三不”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4、 (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用量: (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 12ml) 3、剩余药品的处理:三不一要 (1)不能放回原瓶 (2)不要随意丢弃 (3)不要拿出实验室 (4)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操作为“一横二放三慢立” (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操作为“一横二送三慢立” 5、液体药品的取用: (1)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着管口) (2)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一捏二吸三悬空,不能倒置或平放) (3)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 6、一定量

5、药品的取用: (1)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 A、构造: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平衡螺母、底座、游码。称准到时 0.1g。 B、步骤:放在水平桌面上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游码在零刻度处) 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 左物右码(固体粉末放在纸上,易潮解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里) (先加质量大的法码, 再加质量小的法码) (左=右+游) 称量完毕,法码回盒,游码回零。 (2)液体:用量筒量取(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大仰小) ,滴管滴加。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7、仪器装配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仪器装配 (1)要求:整洁美观,大小比例搭配得当 (

6、2)顺序:从下至上,从左到右(拆卸则相反) (3)方法: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沾水润湿,转动插入 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湿 在容器口塞橡皮管:双手平拿,旋转塞紧 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高低适宜,方向正确 B、气密性检查 (1) 步骤: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 (2) 现象: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3) 判断:符合上述现象的装置不漏气 8、气体收集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 H2 ,O2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如 O

7、2 ,CO2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如 H2 9、物质的加热 A、酒精灯 (1)构造:灯座、灯芯管、灯帽、灯芯 (2)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二查:检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或烧焦 检查灯座内酒精量不超过灯座容积的 2/3 (4)二禁:禁止酒精灯对点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5)二要用:点燃时,要用火柴 熄灭时,不可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 B、仪器 (1)固体: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 (2)液体: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 C、注意事项 (1)用外焰加热,不要与灯芯接触 (2)均匀受热(可移动试管或酒精灯) (3

8、)加热盛药品部位,液体加热试管的中下部 (4)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 45角,试管不能对着自己或有人的方 向 (5)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6)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7)加热完毕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洗 (8)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 1/3 (9)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须垫上石棉网) ; 不可加热的仪器:集气瓶、量筒、漏斗等。 10、洗涤仪器 A、方法: (1)在试管或烧瓶内注入半管或半瓶水,振荡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2)用试管刷时可使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 B、难溶物的洗

9、涤: (1)油脂: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溶液洗涤 (2)不溶液性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洗涤 C、洗净的标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D、放置: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11、粗盐的提纯 A、溶解 1、仪器:烧杯、玻璃棒 B、过滤 1、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2、操作要点: (1)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边缘 漏斗内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3)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1)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 、滤纸破损 (3) 、

10、仪器不干净 C、蒸发 1、仪器:铁架台及铁圈、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坩埚钳 2、操作: (1)放好酒精灯,并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圈的高度 (2)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的液体 (3)加热蒸发,不断用玻璃棒搅动液体 (4)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3、注意事项:刚加热完毕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粗盐的提纯中都用到哪种仪器?各其的作用? 玻璃棒、 (1) 、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2) 、过滤:引流 (3) 、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水和溶液 第一节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水分子的运动 一、一、 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

11、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二、水的天然循环 (自学)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三、水的人工净化三、水的人工净化 1、水的分布 :淡水资源缺乏,不到总水量的 0.3% 2、水的净化 自然沉降(固体大颗粒) 沉降 过滤

12、消毒或杀菌(化学变化)煮沸 加絮凝剂(固体小颗粒) 3、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空气、河水、泥沙、矿泉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蒸馏水等 4、物质的提纯 过滤法: (固不溶于液) 物质的提纯 蒸发: (固溶于液) 蒸馏: (液溶于液) 5、硬水和软水 (1) 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 第二节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水的分解与合成 一、水的分解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 正极 体积小 氧气 1 水 2 负极 体积大 氢

13、气 2、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氧气 通电 通电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6 H2O H2 O2 3、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5、微观解释电解水过程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氧气;每两个氢 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氢气。 5、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例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特征: (1)原子的体积、质量小 (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 (3)原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

14、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6、物质、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物质 成 构 构 成 分子 构 成 原子 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二、二、水的合成水的合成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1)发出淡蓝色火焰 (2)放热 (3)有水生成 结论:氢气+氧气 水 H2 O2 H2O 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3、氢能源: (1)来源广 (2)放热多 (3)无污染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点燃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7 第二节第二节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 一、一、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占体积小,质量大)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占体积大,质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