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9392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一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一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一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一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卢雁影 2005年5月,公司财务报告分析,选用教材:,运用财务报表进行企业分析与评估 (第2版) ,中信出版社,美克里舍.G.佩普,保罗.M.希利,维克多.L.伯纳德著 孔宁宁 丁志杰译,2004年,参考文献:,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第1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美戴维 F 霍金斯著 孙铮 郭永清 主译,2000年 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吴联生著,2001年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与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 尚志强编著,2001年,运用财务报表进行企业分析与评估 教材结构,第一部分 框架(第1章) 第二部分 企业分析与估价工具(第2-12章) 第三部分 企业分

2、析与估价应用(第13-17章) 第四部分 补充案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 收益计量、报告、质量分析 第三部分 资产和费用的报告与分析 第四部分 企业信用分析 第五部分 企业合并报表的分析,联系方式:,我的邮箱: 电话:027-87309582,13037113711 传真:027-87309582(h),第一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一、基本会计概念 二、财务分析的主体 三、财务报告的内容 四、财务报告的发展与变化回顾 五、财务分析的方法 六、财务信息的规范体系,一、基本会计概念,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的前提条件

3、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 会计的一般原则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可靠性客观真实的信息 相关性决策有用性 一致性纵向可比 可比性横向可比 重要性,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资产形成所发生的实际支出 收入确认原则如何确认收入的实现,即计入收入 配比原则费用是为收入而发生的才从收入递减 权责发生制按应收应付而非实收实付确认收入和费用 充分披露原则与决策有关的信息都应充分披露 稳健原则充分估计未来损失,而不估计未来收益 实质重于形式重经济性质,而非法律形式,二、财务分析的主体与目的,财务分析的主体(内部管理分析与外部利益分析)

4、企业所有者 企业贷款人 经营管理者 供应商和客户 政府部门 职工 潜在投资者,财务分析的目的 债权人的目的 权益投资者的目的 管理当局的目的 审计师的目的 董事的目的 兼并与收购分析师的目的 监管机构的目的 其他重要的报表使用者的目的,债权人的目的(一),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贷款人。 可分为贸易债权人和非贸易债权人。 债权人风险和收益具有不对称性,因而影响债权人的预期以及信用分析的方式和目的。 安全性条款居首位,债权人的目的(二),其分析集中于评价借款人控制现金流量的能力和在多变的经济和运营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财务基础的能力。 短期信用:债权人关心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短期资产的流动性

5、和周转率。 长期信用:预测现金流量和评价企业长期盈利能力 长期信用和短期信用:都关心企业的资本结构。 债权人倾向于保守地调整资产价值并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提取准备(特别是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受到质疑时)。,权益投资者的目的,剩余收益权和剩余求偿权。 其权益受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的各个方面和状况所影响。 普通股定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盈利预测、预期股利支付率、风险因素或资本结构假设等,而上述预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取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管理当局的目的,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未来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财务报表分析是管理当局监控企业运营,与企业不断变化的情况保持同步的一种重要方法。

6、由于经济体制的差异,和我国目前管理当局的定义是不同的。,审计师的目的,是审查财务报表并确保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公认实务的外部人员。 审计的基本目的是在某中程度上确保财务报表中没有重大错误和故意或非故意的不规范处理。 财务报表分析在审计初期阶段最有效。 在审计的完成阶段,财务报表分析工具又能对财务报表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检查。,董事的目的,代表全体股东对企业行使监督权。 审查股利政策;建立对管理当局的报酬或激励机制;聘用和解雇管理人员及外部审计师;制定企业目标等。 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董事行使股东赋予他们的监督权。,兼并与收购分析师的目的,确定企业的经济价值;各个合并主体的相对价值;确定利益各方相对的

7、定价的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对确定经济价值、评价合并方财务和经营上的兼容性具有重要价值。 兼并与收购分析师重点在于资产估值,包括无形资产(如商誉)和在收购或兼并中的任何表外负债。,监管机构的目的,是指制定财务报表编制规则或对此拥有重要影响的人员。 政府机构等。 税务部门(IRS):应用财务报表分析技术和工具,审查纳税申报和检查报告数据的合理性。 其他规章制定机构。,其他重要的报表使用者的目的,金融中介机构:如证券经纪人等。 公司雇员 工会 供应商 客户 律师 经济学家等。,三、财务报告的内容及关系,财务报告的含义-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8、,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对外财务报告 的内容,财务报表附注的具体内容,三大报表之间关系,资产负债表 (期初数) 资产: 现金 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负债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股东权益 股本 留存收益,利润表 收入 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 净利润 现金股利 留存收益,现金流量表 经营现金流量 投资现金流量 筹资现金流量 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 (期末数) 资产: 现金 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负债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股东权益 股本 留存收益,1、关于计量 财务报表是以传统会计的三个特征为支柱的,即记录按复式簿记系统,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量采用历史成本

9、属性。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以及90年代以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外,先后创造了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清算)净值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财务报告中的计量出现下列变化:由早期以历史成本为主(甚至占完全统治地位)到几种计量属性同时并用,再到当前倾向于采用公允价值。,四、财务报告的发展与变化回顾,2、关于确认 在股份企业出现以前,往往采用收付实现制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出现委托和代理关系,为了正确反映和评估在某一期间的受托责任,就产生并广泛运用了权责发生制。人们主要关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另一解说是在20世纪40-50年代,财务报表中的收益表被普遍

10、认可为第一报表。 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之争。,收入费用观,“收益配比观”则主张将收入同与之相联系(有因果关系)的费用相配比来确定收益,且主张首先应定义收入和费用,凡符合收入和费用定义而同时确认的项目,即使不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如递延和预提项目),也应列入资产负债表。 在“收益配比观”下,某一期间的净收益,是当期所确认的收入与为了赚取这些收入而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其强调的是收益的直接计量,而不是通过衡量净资产的变动进行间接的计量,这也是目前各国普遍流行的做法。“收益配比观”实际上把资产和负债视为未来各期的收入和费用。,资产负债观,“资本保全观”认为收入和费用源自净资产的变动。收入实际上是资产

11、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无非是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当然,同资产本身变动有关的交易应予剔除。 在“资产保全观”下,当期的净收益应是期末的净资产减去期初的净资产,并剔除资本的投入和回收以及前期调整项目后的差额。这种收益模式不同于收益确定中的配比原则。其优点是,可避免收益计量中人为地掺杂像“应计”和“预提”项目的估计和分摊等太多的主观判断因素,不容许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递延和预提项目进入资产负债表。不足之处是难以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3、关于报告 从确认和披露的形式上看 早期的财务报表,是直接根据日常记录所编成的,报表内的项目只不过是会计科目的重新分类、汇总和排列。 由于经济业

12、务日趋复杂,为了提高报表的易懂性和可使用性,增加了表外附注和附表,它与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报表提出补充的披露要求也是分不开的。 FASB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则反复强调:在财务报表表内表述是确认;用附注(包括表内旁注,表外底注)、其他附表、其他报告手段进行表述,不是确认,而是披露。,从报告的时间间隔看 传统的财务报告是一年报告一次,属于年度报告。为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后来,在年报之外,又陆续增加了半年报、季报、月报等统称为中期报告的财务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来信息的报告将越来越快,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现在实际上已开始在网上发布实时信息。,从报告的覆盖面看 原先的财务报告只反映一个主体的

13、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或现金流量的变化。后来,由于出现控股企业,控股企业除编制本身的财务报表外,还要编制覆盖整个控股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同时,一个企业由于规模很大,分部很多,又要求对具有不同机遇和风险的地区和业务分部编制分部财务报告。合并报表和分部报告都能向投资人补充提供对决策更有用的信息。,从报告的内容上看 早期的基本财务报表只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两种。 20世纪60年代中期增加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到1987年被现金流量表所取代,成为第三财务报表。 1997年,美国又发表“报告财务业绩”的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提出:企业可增加“全面收益表”作为第四财务报表,(1992年,英

14、国已在ASB(会计准则公报的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中提出“全部已实现利得和损失表”作为第四报表)。,第四报表较好弥补了传统报表违反漏计损益原则的缺陷。长期以来,西方会计界对编制收益表都声称坚持“满计损益观”而不是建立在当期经营业绩基础上,但实际上对可赚得却未实现的收入,往往绕过收益表,而把它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这种做法,实际上压低了企业当期所确认的全部损益,违反了满计损益的原则。第四财务报表即全面收益表,所报告的企业财务业绩包括了所有已确认的损益(不论是否实现)。这种业绩报告,才真正体现以满计损益为基础的收益表。,全面收益表 净收益 加:本期计提的各项跌价、减值准备项目 本期确认

15、的或有负债 期末外币汇兑损失(减收益) 加:已实现的资产利得 现金捐赠收入 债务重组已实现收益 减: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调整后净利润-将净利润表示为企业实际上已经实现 的收益。,其他全面收益 加:企业法定财产重估价值(包括本期企业未实现的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重估价值) 本期被收购企业资产评估增值 本期债务重组未实现收益(减:损失) 本期非现金捐赠 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减:本期计提的各项跌价、减值准备 全面收益 -调整后净利润其他全面收益,五、财务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杜邦体系分析法 沃尔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绝对数的比

16、较分析 ,通常包括: 与计划(或目标、定额)相比较 与前期相比较 与历史最好水平相比较 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较 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百分率的比较,完成百分率与变化百分率 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应注意指标的相关性,还应注意指标的可比性,即计算口径一致、时间长度一致、计算方法一致。,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分结构比率和相关比率 趋势分析法分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替代法,是指在分析某一因素变化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定各个因素变化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 运用因素分析法时,应该区别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先替代数量因素,后替代质量因素 运用因素分析法的关键是建立经济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只有乘积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运用因素分析法才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