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中学生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9273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中学生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秋中学生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秋中学生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秋中学生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中学生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中学生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教案毒品预防安全教育教案 七二班七二班 班会主题:班会主题: 关爱生命 远离毒品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的危害及着重讲毒品对人体的伤害。 3、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如何拒绝吸毒及防毒常用的措施。 5、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和结合学生周围的 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让学生更加认识到毒品对人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有强烈的 思想远离毒品,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保护自己,抵制毒品的诱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

2、值观: 通过学习,引起学生远离毒品的强烈意识,学会如何拒绝吸毒及防毒常用的 措施,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保护自己的安全。 活动方式:活动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 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学生分组辩论。 老师小结归纳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 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 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它与恐怖主义、 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月哪日吗?(6 月 26 日) 今天,我们进入毒品预防安全教育。通

3、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 好好的珍爱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活远远远离毒品。 教授:教授: 什么是毒品呢?你对毒品的了解有多少呢? 一、毒品的种类:、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 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 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 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 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 20 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 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

4、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 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 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 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 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 冰毒: 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 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 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 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

5、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 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 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 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 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 呼吸急促, 可出现呕吐、 震颤、 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则可导致死亡。 新型毒品:病毒、新型毒品:病毒、K K 粉,摇头丸、咖啡因等。粉,摇头丸、咖啡因等。 二、毒品的危害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小结) 1、吸毒摧残人生 A.对身体的危害 (1)大脑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毒品能直接改变人

6、脑中部分化学物质 的结构,破坏、扰乱人体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有的甚至毒害、损伤神经组织。 (2)心脏病变:毒品毒害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循环系统的毒害表现为 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3)瘦弱不堪:吸毒者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张力提高,蠕动减弱,出现消 化和吸收功能障碍,食欲不振,甚至完全丧失营养摄入严重不足。 (4)传染疾病:毒品破坏人体免疫机制,使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5)传播艾滋病:吸毒者使用不洁的注射器或共用注射器造成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的直接血液传播或通过性接触感染爱滋病毒。 B.自伤、自杀、自残 吸毒者难以忍受毒瘾发作的巨大的痛苦,往往采取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 方式摆脱

7、毒瘾的发作。例子:郑州陈某毒瘾发作难忍,用牙刷插入鼻孔自杀。 C.加速死亡 加速死亡:吸毒者为满足毒瘾易造成吸食(注射)过量毒品导致呼吸中枢 衰竭而死亡或毒品中混杂有毒、有害物质出现过敏性休克及各种复杂的并发症,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严重者导致死亡。例子: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电影演员朱洁 1997 年因吸毒过量 死亡,年仅 28 岁。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普遍的工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吸毒的需要。即 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只能维持一时。因为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结果只能 是吸得一贫如洗、倾家荡产。很多吸毒者为满足毒瘾不惜遗弃老人、出

8、卖子女, 甚至胁迫妻女卖淫以获取毒资,直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例子: 西宁市吸毒 人员马某某夫妇二人因吸毒先后死亡,家中财产全被吸光,留下两个不满十岁的 小孩和年迈的母亲,生活苦不堪言。 3.吸毒贻害后代 吸毒对后代贻害无穷。或是母婴垂直传播成为爱滋病受害者,或是一出生 就染上了毒瘾成为小小的“瘾君子”,有的成为了吸毒父母亲毒瘾发作时发泄的 对象。“瘾君子们!你们的后代无辜啊!” 例子:3 岁的丢丢没有父亲,他是 被吸毒并卖淫的母亲郭某抵押给吸毒者林魁、王福和王凤妹三人的,仅仅一个多 月,狠毒的林某、王某等人每逢毒瘾发作,便将无辜的孩子当成发泄的对象。捆 绑、踢打、打火机烧、烟头烫。他们的人性

9、完全泯灭在吸毒后的狂躁暴虐之中 。 4.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 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并吸、 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美国政府调查 表明吸毒者用于购买海洛因的钱款中 20%是抢劫获得的,45% 来源于贩毒,17%来自卖淫,12%来自盗窃,即总计约 94%的 毒资来自刑事犯罪活动。 败坏社会风气: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 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据调查,我国 80%的女吸毒人员靠卖淫维持吸毒消 费。 三、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为多:三、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为多:(学生讨论,老师总

10、结) 1、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 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 中求刺激。 3、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4、自我防卫能力弱,对毒畈的引诱逼迫无力拒绝。 5、轻信偏言,以为毒品可以提高成绩、治疗疾病 四、哪类青少年易沾染上毒品?四、哪类青少年易沾染上毒品? 1、与社会无业、不良人士接触者; 2、出入网吧、ktv、酒吧等不合时宜的场所;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3、易产生挫败感、不能够够承担压力的青少年; 4、警惕性差,随意结交网友、社会朋友的青少年。 五、青少年如何拒绝毒品?

11、五、青少年如何拒绝毒品? 青少年一定学会对毒品说“不”,一定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家 人负责。 那么青少年如何拒绝毒品呢?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构筑拒毒心理防线 (1)正确把握好奇心,抵制不良诱惑 (2)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不吸烟、不喝酒 (2)慎重交友 (3)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 六、防毒常用的措施:六、防毒常用的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相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 或拨打报警电话:110); 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家长老师。 六、学生讨论 七、班长代表全体学生发出倡议。 八、小结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 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 们对毒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有了一定的认识,受益匪浅。同时同学们在学习中一 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学习了防 毒的措施,同学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学会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