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4-养老、医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099174 上传时间:2017-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模拟4-养老、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申论模拟4-养老、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申论模拟4-养老、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申论模拟4-养老、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申论模拟4-养老、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模拟4-养老、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模拟4-养老、医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申 论 模 拟 四一 注意事项1. 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 参考时限:阅读资料 50 分钟,作答 130 分钟。3. 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二 给定资料1. 据调查,目前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 1.4 亿,其中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1300 万,其中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 1300 万。专家预测,到 2020 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 亿,8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 3067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2.37%;到 2051 年将达4.37 亿,占到当时总人口的 3

2、1%。也就是说,到 2051 年,我过 3 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另有调查显示,中国约有 1000 万名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需要照顾,而城市老人中,98%依靠自我养老,城镇单身老人户和老年夫妇略高于乡村。“老有所养”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 前不久,武汉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发人深省的事件。该小区某单元的居民们闻到一户居民家里散发出一股奇怪的味道,敲门无人应答,于是打电话给物业管理部门,打开房门,结果发现一位老人已经死在床上。尸检的结果是老人死于心肌梗塞已有多日,大家唏嘘不已。据老人的邻居说,老人是武汉市某大学退休教授,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老人的家庭条件很好,身体也很硬朗,

3、就是平时不爱说话,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3. 万村是个有 100 多户 400 多口人的村庄。这些年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里的老人也越来越多。该村主任对记者说:“过去村里的老人少,如今 60 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有五十来个,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多。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敬老了,很多老人家里说话不算数,得看儿女的脸色。”据村主任介绍,虽说农村人还认“养儿防老”的老理,但是村里已经先后有几个老人因为儿女不孝顺,去了离家十几里的镇静老院。尽管镇里这些年也一直重视敬老院的建设,但由于镇里的经济条件不好,镇敬老院的设施,管理和服务都跟不上去。已经有位老人重新回到了家里,不想再去了。记者走访了这位返家的老人,老

4、人颇显无奈:“当时去敬老院,也是因为和儿媳关系紧张一赌气才去的。在敬老院的时候虽然有其他老人可以说话,但是代替不了自己的家人啊,尤其是想自己的小孙子,有儿有女的,谁能愿意去那地方啊!去了半年回来,感觉自己的小孙子和自己都生疏了,现在宁肯在家忍气吞声,也不想再去了。”4.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已经再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社区中普遍运用,我国的上海,天津,北京的一些街道社区也相继引进了这种服务。 这种方式既可以减轻儿女的负担,又利于老人在自己的家中得到的照料。2006 年 3 月,天津市塘沽区民政部门率先在环境比较适宜的新村、新河、三槐路 3

5、个街道社区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尝试。塘沽区政府为此投入 50 万元的先期启动资金,23 位大龄下岗人员进入服务岗位。截至目前,共有 119 位 80 岁以上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享受了免费入户服务。一位接受2这种服务的老人说:每天能看见熟悉的老朋友,还能保留原有的生活习惯,心情比较愉快。”但是这位老人也表示了些许遗憾:“我们这的居家养老是由区组织的,内容比较单一,也就是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陪着买买菜,还有一些紧急呼叫之类。由于我们社区资金有限,经常出现协调得不好的情况,服务不是很到位。”另一位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对此表示认同:“前不久我想去商场买东西,打电话到社区,社区答应派人来,结果等了两个小时

6、才来人,我一气之下干脆不去了。更可气的是,有一次一个来收拾卫生的,竟然把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偷走了。”5. 2007 年元旦前,辽宁省绥中县 31 户五保户迁入了新居-五保大院,从而告别了陈旧破烂的土坯房,住进了亮堂堂,暖洋洋的新房。这是该县民政局探索农村五保供养的人口有 4210 人,其中集中供养的人只有 588 人。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三年改造土坯房”(危险房)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把无房户,住房最破,自建能力最低的农村分散五保户作为政府援建重点对象。为了解决建五保大院的场地问题。一是开源。在县财政有限支持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分别从土坯房改造资金中列支 40 万元,从社会各界捐助造价降到

7、最低。二是求援。他们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土地,建设等部门对五保大院简化审批手续,免除建房涉及的一切费用,从而保证了五保大院的顺利建设。五保大院建成后,和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相比,降低了管理成分。而且五保老人不离村不离邻,符合老人眷恋故土的心理。与分散供养相比,它又有集中起来便于照料的好处,而且五保对象原本都是乡邻,住在一起容易和睦相处,相互照顾,没有了孤独感。6.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河北某乡多利用上级拨付的经费,重建了乡敬老院。新建后的敬老院窗明几净,房舍宽敞,活动设施齐全,老人们的活动也丰富多彩起来。敬老院成了乡里的样板工程,收到县里的多次表扬。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乡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却

8、一直在位一件事情苦恼:敬老院的老人们经常到乡里反应,敬老院的管理越来越差了,很多老人被褥已经很久没有拆洗,宿舍的卫生也一团糟,原因是清洁人员辞职不干了,食堂也换了厨师,做的饭菜简直难以下咽。前段时间春耕,为了给敬老院创收,院方受雇把老人们集中拉到各村去为村民插秧。老人们对此很反感,希望民政部门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民政部门已经责令院方及时纠正,但同也感到颇为无奈。负责人员讲,由于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不能再向农民征收农业税和相关的费用了,乡里的财政大受影响。当初重建敬老院是县里为了落实新农村建设建设政策拨款建的。现在县里不再给钱了,民政部门开始感到经费捉襟见肘,有限的经费又不能都用到敬老院。敬老院院

9、长对这件事情同样有一肚子苦水,他表示,敬老院主要是靠乡财政拨款来维持的,自己也知道敬老院现在服务质量有问题,但试点工作潮过去以后,乡里的经费迟迟不下来,敬老院快没米下锅了。厨师和清扫人员辞职都是因为敬老院拖欠工资几个月了,连院长自己都几个月没领到工资了,拉老人出去创收也是无奈之举。7.某偏远乡镇前不久发生了一件让人气愤的事件。该乡的敬老院,前些年因为乡里财政紧张,加之管理不善,因此停办了。随着该乡孤寡老人越来越多,也为了落实县里要求每个乡镇都要有敬老院的精神,去年该乡采取面向社会招标的方式重建敬老院,结果徐某通过关系中标。乡里给敬老院注入了启动自己五万元,主要用来修缮原来的敬老院的房屋和增添设

10、施,徐某在经营敬老院的时候自负盈亏。敬老院开办后,徐某为敬老院制订了入院的门槛,每个入院的老人每年缴纳两千元的入院费,或者以自己个人承包的耕地入院。由于徐某经营的敬老院服务还3算周到,很多孤寡老人纷纷入院,到去年底敬老院一共有三十几位老人居住。今年春耕开始前,徐某把几十公顷地转包给了各村农民,一共得款五万余元。但是,就在春耕开始后不久,敬老院的老人们突然发现徐某携款逃跑了,敬老院一下子陷入了瘫痪状态。老人们找到租种自己土地的人想要回耕地,结果也被拒绝了。“这一年日子不知道怎么过呢!”老人们无助的说。 82003 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 48.9%的群众有病应就

11、诊而不去就诊,有 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其中主要是农民因经济原因难以及时就医。近日,某村一位王姓妇女向笔者诉说,前两天她的腿疼,花 300 元买了一位游医的膏药,结果上当,一点作用也没有。那位游医称自己膏药是祖传秘方,具有贴到病除之疗效,原来是假的。无独有偶,前一段时间,小镇上来了一伙儿自称祖传的中医大夫,专门讲座老年人腿疼、高血压、糖尿病之类慢性毛病怎样预防,每天一两个小时授课,讲完就免费发放治腰腿疼的药酒、膏药,还发毛巾、牙膏、塑料手镯等一些不值钱的小东西。农村一些在家又有点小毛病的妇女老人听说之后,便一传十十传百,人越聚越多。这伙人利用农村一部分人贪图小便宜,又患有腰腿头疼高血压等之

12、类慢性病,小医院治不好,大医院花钱多看不起的心理,骗取信任,设下圈套。课讲到第 7 天,他们开始出售药品,两小包用塑料袋封好的中药售价 300 元,声称只要喝上两个疗程,什么慢性毛病腿腰头疼就能彻底治好,买药赠送纪念品。一个上午,就有200 多人购买中药。到第二天早晨,老人们发现人去院空,有人提着药到医院找中医辨别药真假,中医说这种药泡药酒治腰腿疼作用不大,这才知道上当。200 多人,6 万多元,就被一伙儿卖假药的骗子骗走。92008 年 1 月 16 日,广州日报刊登了粤 7 位“赤脚医生”获卫生部表彰一文。七位扎根乡村一生的事迹,一下子把很多读者的回忆拉回到了那个“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

13、暖千家”的“赤脚医生时代”。这种怀念甚至跨越了时空距离,延伸到了网络时代,网上开始出现怀念“赤脚医生”的风潮。许多网友都对小时候赤脚医生的救助之恩念念不忘。跟今天发达的医疗水平相比,当年农村的医疗条件可谓简陋之极,那人们为什么要怀念“赤脚医生”?无可回避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人们对医疗现状的无奈和不满。显然,跟过去相比,当下豪华的医疗模式不仅超出了农民或者贫民阶层的支付能力,也超出了普通人群常用病和多发病的治疗需要,形成了新的医疗资源浪费,而这种浪费却又是出于医疗机构的利益需要。过度治疗和重复治疗让患者苦不堪言,而“赤脚医生”最能满足当今贫民患者普遍的悬壶济世梦想。更重要的是,赤脚医生是真

14、正为穷人服务的天使。行医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是诚意,是真心!赤脚医生虽然没有洁白的工作服,常常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但却有最真最纯最热的为人民服务之心。而朴素实用的治疗模式,满足了当时农村大多数群众的初级医护需要。反观当今的医疗机构,缺少的正是这种平民意识。病房越来越豪华,收费越来越天文,大而无当的医疗体系使得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早已淡出历史的“赤脚医生”又重回人们记忆也就不奇怪了。101969 年,20 岁刚出头的朱桂祥被公社派去参加县卫生局召开的合作医疗卫生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朱桂祥响应号召成了一位“赤脚医生”,而这一当就是 37 年。4朱桂祥说,那个时候在生产队里,“赤脚医生”在外人

15、看来是受人尊敬的,平常不需要参加劳动,为社员看病打针可以收些药费,另外还要从生产队里拿到补贴的工分。但是,只有朱桂祥自己了解当时工作的不易,村民的那份尊敬、“赤脚医生”优良的医德,都是他们长期不计报酬工作的结果。朱桂祥回忆说,在 1978 年某个风雨肆虐的晚上,屋顶上的瓦片好像要翻起来似的,有个村民急冲冲地跑到朱桂祥家,说他妻子在家里生产,孩子是出来了,可是胎盘没出来,正流着血,家里人吓坏了。朱桂祥立即披上雨衣,背起药箱,推着自行车就出门了。可是没走多远,风太大了,自行车根本就骑不上去,他只好推着车赶路。赶到产妇家一看,病人已经奄奄一息,大出血!“不行,得马上送卫生院!”朱桂祥又帮着产妇的丈夫

16、,冒着大雨,艰难的把病人送到了卫生院,救下了母子俩的生命。还有一次,是 1985 年大年初一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朱桂祥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风风火火赶来的一个老病号说他的妻子病得很厉害,又拉又吐。朱桂祥二话没说,背起药箱,骑着自行车就往他家赶。原来老病号的妻子得了急性胃肠炎,经过打针吃药,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起来。朱桂祥这才赶回家,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上世纪 80 年代初,清新县开始包产到户,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依托,对朱桂祥来说,“赤脚医生”的“甜蜜的时代“结束了。他因此失去了原有的公共补贴,成了完全自收自支、市场化的农村医务人员。此后,为了生存,朱桂祥必须提高收费标准。但是清新县是贫困县,政府无力支持乡村卫生站的建设,而农民的收入也非常有限。他的卫生站现在平均一天大概要为 10个村民看病,大多是感冒、发烧之类的,他也就收费几块、十几块不等。而此间村里的三个赤脚医生,后来一个年纪大了,一个转行做生意了,现在就剩下他一个人。朱桂祥告诉记者,他有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跟他学医日后接班的,老三曾经跟过他几个月,但后来抛下一句“太辛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