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球囊反搏培训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099031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脉球囊反搏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主动脉球囊反搏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主动脉球囊反搏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主动脉球囊反搏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主动脉球囊反搏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动脉球囊反搏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脉球囊反搏培训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Intra-Aortic Balloon Pump)的临床应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ICU 胡亚兰,IABP是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心脏功能机械辅助装置。,Datascope system 98,机械原理 通过置入降主动脉内的球囊 与心脏收缩、舒张同步的排空、充盈辅助心脏功能。,IABP电动部分通过心电、或压力感知患者的心动周期,触发IABP的气动部分,使降主动脉内的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盈,以增加主动脉内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供氧。,球囊在心脏收缩期排空,以降低主动脉内压,增加心脏排空,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可增加心排血量的2039%

2、同时也增加了脑、肾灌注。,IABP工作时的压力波形,充放气异常 的影响 1、早充气使主动脉瓣提前关闭,左室射血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和容积增加 2、晚充气使主动脉内舒张压力降低,时间缩短,3、早放气使主动脉舒张末压下降减少,减少了IABP降低左室后负荷的功能 4、晚放气使左室后负荷增加,降低了左心排量,应用标准 各种内外科原因导致心功能障碍,周围循环灌注不良 1、SBP90mmHg,MAP 60mmHg,或BP较基础降低30mmHg 2、CI 2.0L/min/m2 3、PAWP 16mmHg 4、多巴胺针10-15ug/min/kg 5、尿量0.5ml/hr,临床适应症 1、心源性休克 ,符合上

3、述标准 2、左心功能不全,NYHA级,LVEF 30%。 3、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无效,持续24小时 4、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多支或左主干病 5、介入治疗和心外科术后低心排 6、心脏移植围术期支持,临床禁忌症 1、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 3、严重外周血管病变 4、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缺血性心律失常除外) 5、不可逆脑损害 6、终末期疾病,选择球囊 1、身高 152 CM,用25CC 2、 152身高 163 CM,用34CC 3、 163身高 183 CM,用40CC 4、 身高183 CM,用50CC,操作 1、检查IABP,连接心电图导连线 2、Seld

4、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置入导引钢丝及8F动脉鞘 3、沿导引钢丝置入球囊导管在左锁骨下动脉和肾动脉之间 4、球囊导管远端与测压装置及气体管道连接,5、非肝素化患者,注射0.8-1mg/kg肝素钠 6、床旁拍胸片确定导管顶端在左锁骨下动脉下2cm,球囊在体内静止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7、ECG触发(房颤压力触发)时,选择R向上的最佳导联 8、肝素10-20mg/NS250ml,2-4ml/hr泵入,维持ACT150-200秒,术后监测 1、SBP、MAP、反搏压压力波形、压力 2、足背动脉搏动,下肢皮温,颜色 3、尿量、神志、氧和,血小板、ACT,并发症 发生率为5-20% 1、动脉穿孔、撕裂

5、、血栓形成 2、栓塞、出血、感染、溶血、血小板减少 3、导管断裂、球囊破裂、位置不当、嵌顿,撤机指征 1、MAP 60mmHg,反搏压100mmHg 2、 PAWP 下降 5mmHg 3、 CI 增加 0.5L/min/m 4、多巴胺 5ug/min/kg 肾上腺素 0.05ug/min/kg 5、尿量1ml/hr/kg,撤机方法 采用减少球囊充气量和充气频率,观察血压、PAWP 、 CI 、尿量、微循环,应用研究 1、Ishihara等对114例AMI无并发症的患者介入治疗时用IABP,发现再梗死率从18%降至2%。Pego用实验也证实IABP使介入治疗术后发生闭塞率下降。 2、PAMI-研

6、究发现预防性应用IABP并不能改善AMI介入治疗后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的临床终点,故无并发症AMI,介入治疗后不推荐IABP,3、2003年王伟民和Thieleh分别研究认为ACS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急诊介入治疗时用IABP是非常必要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血运重建与IABP辅助联合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4、ACC/AHA/SCAI2005年介入治疗指南认为IABP对介入治疗后的无复流现象有效。,5、2007年发表在现代医药卫生上,由颜汉文和邱海波研究:IABP在危重患者中应用的疗效观察,IABP前 IABP2小时 IABP24小时 CO(L/min) 2.80.4 4.10.4 7.81

7、.2 CI(L/min/m2)2.00.2 2.60.2 3.50.4 SVR 2761357 2199561 1113462 (dyne/sec/cm5) MAP(mmHg) 7114 9316 9816 PAWP(mmHg)198 128 103 以上各参数IABP2小时、24小时与IABP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别,6、有人通过食道超声观察发现IABP反搏即刻降低左心室收缩期的室壁张力,认为IABP 对心功能辅助降低左心后负荷发挥更大作用。 7、1999年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发表王军、王尔松文章,经多普勒超声显示IABP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近侧段血流均值和峰相血流速度。,8、有研究表明IABP可以使低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增加41ml/min。 9、1988年郑勇、顾伟礼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上的文章,认为IABP提高主动脉根部舒张压,可增加冠状动脉供血5-10%,并限制和缩小AMI的范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