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四章_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099009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4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四章_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第四章_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第四章_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四章_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单元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1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 细胞质基质中的催化葡萄糖分析的酶 D. 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2.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 在 4条件下易变性B只含有 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D含有羧基 3. 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 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 类微生物,可以

2、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4.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 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 酶活性在t2时比 t1高,故 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 酶活性在t1时比 t2低,表明 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5. 将刚采摘的乱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A. 提高淀粉酶活性 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 C. 防止玉米粒发芽 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6. 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

3、一组酶是 A. 淀粉酶、纤维素、溶菌酶 B. 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 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 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2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7.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8.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 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 小时,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 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50 mL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甲25 mL 75

4、mL 无氧 乙25 mL 75 mL 遇氧 50 mL 未处理丙25 mL 75 mL 无氧 丁25 mL 75 mL 通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9.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 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10. 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D 2 C

5、O 11. 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 2 CO 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3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2. 在 a、b、c、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2 CO和 2 O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 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2 CO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 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 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 d 条件下,产生的 2 CO全部来自线粒体 13.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6、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 2 CO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 6126 OHC分解成 2 CO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14. 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 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 2 O浓度过低B 2 O浓度过高 C 2 CO浓度过低D 2 CO浓度过高 15. 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 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 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注: “+”表示具有该条

7、件 AB CD 16. 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 种光合色素, 其中呈橙 黄色的是 2 CO 释放量 2 O 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试管编号 实验 处理 CO2溶液+ + + + 光照白光蓝光红光绿光 碘液+ + + +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4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A叶绿素a B叶绿素 b C胡萝卜素D叶黄素 17. 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小麦的 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 BCO2浓度在 100mg L -1 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 CCO2浓度大于3

8、60 mgL -1 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DC4植物比 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18.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 2 O B. 只要提供 2 O,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 2 O和 ATP C.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9.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 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 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 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

9、,下列 叙述错误 的是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光照强度为a 时,光合作用停止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20.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 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中C3和 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A. C3和 C5都迅速减少B. C3和 C5都迅速增加 C. C3迅速增加, C5迅速减少D. C3迅速减少, C5迅速增加 21.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原理是() A确保通风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通风透光,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呼吸作

10、用 C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性 D增强农作物的蒸腾作用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5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2图 2-7 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光合量) 之间的关系, 对这一曲线的叙述, 错误的是() A在 A 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 B在过 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 C在 B 点时,总的光合量为hmg/m7 2 D在 A 点时,总的光合量为0 23.如图 2-9 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于光下后,根据其吸收CO2量制成的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 AB 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 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

11、B 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24.在表 2-5 中四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如 图 2-10 所示。表2-5 从以上实验可知对光合作用速率限制的因素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2 光强度0.01 CO2 温度温度 实验 4 0.03 CO2 光强度光强度0.03 CO2 P点温度温度CO2浓度光强度 25.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分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 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CO2体积分数 /% 温度 /

12、1 0.01 30 2 0.01 20 3 0.03 30 4 0.03 20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6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A、To 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 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b到 Tc 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 大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O 26. X 组和 Y 组的学生在观察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始终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他们都 用同样的酶、 同样的底物和同样的缓冲剂,两组实验的平均结果如图所示。下面哪一个解释 最能说明这两组结果不同的原因() A、对实

13、验中酶最适pH的控制, X组比 Y组做得差 B、Y组测定的是底物消耗的速度,而X组测定的是产物出现的速度 C、测定酶活性之前须每一个实验温度下,X组都要平衡酶溶液,而Y组没有这样做 D、Y组在实验中比X组使用的酶的浓度要低一些 2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 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明其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 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但不能合成酶; 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 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气被其他细胞利用

14、要通过6 层膜。 AB CD 28. 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肽酶解旋酶纤维素酶ATP水解酶 A碱基间氢键、肽键、细胞壁、磷酸基团 B肽键、碱基间氢键、细胞壁、高能磷酸键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7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NADPH DR 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 29. 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B 只要供给二氧化碳,叶绿体就能形成ATP C ,在叶绿体中形成ATP 需要光能 D 在线粒体中形成ATP 需要氧气 30. 下列最能

15、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实验是 A、将 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H2O2的甲、乙两支试管中, 乙试管中释放 氧气的速度远远大于甲试管 B、 将 10% 的淀粉酶和稀释10 倍的淀粉酶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1% 淀粉溶液的甲、 乙两支试管, 淀粉分解的速度基本相等 C、将相同数量的人的唾液淀粉酶和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加入盛有等量的1% 的淀粉溶 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发现甲试管中分解淀粉的速度比乙试管中的快 D、将淀粉酶液等量加入盛有等量1% 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 甲、乙分别保温在10 和 30条件下,结果乙试管中淀粉分解的速度快于甲 二、非选择题 31. 桃果实成熟后,如

16、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 熟后硬度等变化的试验结果。 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由关, 该物质的降解与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有关,该物质 的降解与 _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8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_,因为 _。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由_和_。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_。 32. 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