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结课论文(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8873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自然结课论文(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与自然结课论文(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与自然结课论文(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与自然结课论文(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与自然结课论文(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自然结课论文(2020年8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摘要 人是自然组成的一部分,人类的科技发展,也在推进和改变自然的发展方向,而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了长期谋求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的大量开发,对自然生态的平衡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迅速改变,也导致了其他动物与人类之间很难达到和谐。现今的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自然的重要,同时也开展的大量的维护保护自然的工作,这一系列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标志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相互影响后的积极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人类为了与自然和谐

2、相处所做的努力。关键字:人与自然;共生;发展;和谐;保护引言:近现代人类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快速发展着科技,殊不知人类与自然本是一体,大量的破坏加速引发大量自然灾害。“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无一不是人类大量改造自然带来的恶果。环境的破坏,导致近几年厄尔尼诺现象频发,这是自然给我们的警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一、 人类发展与自然冲突不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只是矛盾的程度有所不同。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对自然的干预能力,人与自然的矛

3、盾尖锐起来,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威胁到人类安全,影响地球所有生物的生存发展。追究其根源,有以下几点:一是功利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和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人对自然的盲目索取,是造成人与自然冲突的认识论原因;二是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近乎疯狂的追求,是人与自然冲突的经济根源;三是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冲突时由于工业科技不够发达,发展不够全面,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造成的;四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所导致的战争与摩擦不断,是造成人与自然冲突的国际政治原因。 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以自然为代价 。工业文明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改变了人类和自然的存在方式,导致了自然秩序和整个生命秩序的

4、紊乱。从1930年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到1986年的“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无一不是人类工业快速发展导致的自然灾难,社会的发展所得到的,与所失去的得不所偿。现代化实质上意味着使人们占有更多的物质和更大的空间,而人类生存空间的有限性与现代价值的无限发展观和进步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现代人类社会灾难的根源。二、 人口急剧增长,是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人口爆炸是现代化本身造成的,现代化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三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快速发展的农业技术,增加了食物的产量,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打破了自然的生死平衡,导致了人口爆炸。大量的人口,使得人们对居住地的需求增大。为了得到

5、足够的居住地,人类不得不加大对自然地破坏。而人口的大量增长,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河流干枯和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为水资源紧缺的证据,如尼罗河、黄河和科罗拉多河几乎无水入海。目前,包括主要产粮区的世界各大洲地下水位正在不断下降,美国南部的大平原、中国华北平原和印度大部分地区,地下蓄水层正日益枯竭。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有些国家共约10亿人口生活将面临绝对缺水的状况。三、 人与动物,冲突不断最近频频传出有动物被无情杀害的消息,如:5月28日,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为保护一名落入猩猩池的幼儿,枪杀了一头大猩猩;泰国虎庙涉嫌残害和走私珍惜动物。这一系列又再次引起人们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激烈讨

6、论。人与动物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在2001年11月在中国桂林展的“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上就提到“人类从诞生的那刻起,就与动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就有了一部复杂的关系史。人类的历史有多长,这部关系史就多长。”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展现出了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慢慢的就进了动物的中心,强大的科技,让其他动物难以抵挡,于是人类登上了动物的“王位”,一些人依靠强大的科技,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无情的杀害动物。人类的杀害,导致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地质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一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

7、绝1种;1850年至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了,即有100多种动物灭绝了。到现今,平均一天就灭绝几十种!而且这种灭绝还在以加速度的趋势进行着。1600年以来,记录在案的动物灭绝资料已经够惊人的:120种兽类和250种鸟类已不复存在。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说: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这种远远高于自然的“本底灭绝”速率上千倍的局面是有关地球生命生存状况与质量的严峻警告!四、 我们也在为了环境保护而努力显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人类的活动引起了大量得到自然灾害,如频发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各的旱涝灾害频发,频发的地震海啸。现代的人们开始强烈的意识到

8、保护自然地重要性。为此,做了一系列工作。在动物保护方面,经济上,严格控制动物制品;在法律上,不断完善动物保护法律;在执法上,加大动物的保护执法。在动物生活环境方面,就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尽最大可能的保护动物原本的生活环境。一些城市还加大投入,退耕还林、还湖,恢复湿地环境。据统计,截至2002年6月,中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353处,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6处,面积402万公顷,省级121处;总计保护面积1600万公顷;大约有40%的天然湿地得到保护。黑龙江省扎龙等30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内蒙古达赉湖等4块湿地列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网络。在西昌,有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湿地的的保护,

9、使得大量动物,尤其迁徙鸟类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地方也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大了对偷猎者的监察工作,使得当地生态得到一定恢复。在思想文化上,加强自然保护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城市建设上,也讲求合理科学,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结论人类的发展与自然之间矛盾重重,只有真正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深入脑海,这样才能真正的去尊重保护自然,才能真正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了真正意义的制度保证和思想意识,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参考文献:

10、1 孙琦.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5)2 赵云丽. 和谐、协调、统一: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0(04)3 张宇,杨红. 邛海湖盆区湿地现状及生态系统评价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4 吴灿新. 论“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5 罗英豪.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历程及其未来走向探析J. 甘肃理论学刊. 2010(02)6 龚红果. 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 新湘评论,2016,08:277 叶冬娜.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6-9+608谢映霞.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海绵城市J.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11:13-14.9 鲍家声. 城市的发展与新型建筑的探索J. 南京工学院学报. 1979(S2)10 段蕾,康沛竹.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内涵与意义J. 科学社会主义,2016,02:127-132.11 李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