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教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8812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教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教案(2020年8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1有序数对德育目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8条: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教学目标:1.理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学情分析:七年级105班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很差,学习方法不恰当。能称得上好一点的学生几乎不到十分之一,学困生面积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大部分学生有抄袭作

2、业的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动笔写作业,更谈不上认真复习的习惯。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的。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二、新课讲授1、由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引入:影院对观众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入座。

3、(2)根据下面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你能确定某同学的坐位吗?对于下面这个根据教师平面图写的通知,你明白它的意思吗?“今天以下座位的同学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2,4),(4,2),(3,3),(5,6)。”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规定了两个数所表示的含义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思考:(1)怎样确定教室里坐位的位置?(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2,4)和(4,2)在同一位置。(3)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在图书6 1-1上标出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到以下共识:(1)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

4、位置有影响。(2,4)和(4,2)表示不同的位置,若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则(2,4)表示第2列第4排,而(4,2)则表示第4列第2排。因而这一对数是有顺序的。(3)让学生到黑板贴出的表格上指出讨论同学的位置。2、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3、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

5、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以后学习)三、巩固练习:1、教材65页练习2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 (1)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2)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四、课堂小结:1、什么要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没有顺序可以吗?2、常用的表示点位置的方法.五、作业教材68页:第1题板书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二、新课讲授1、由学生回答以下问题:2、有序数对3、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五、作业教学反思:7.12平面直角坐标系德育目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9条: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教学目标

6、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地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并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3、明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并能判断所给出的点在哪个象限. 过程与方法:1、经历画坐标系、描点,由点找坐标的过程和图形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数形结合意识;2、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确定地理位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数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7、有关概念,能由点位置写出坐标, 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难点: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学情分析:七年级105班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很差,学习方法不恰当。能称得上好一点的学生几乎不到十分之一,学困生面积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大部分学生有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动笔写作业,更谈不上认真复习的习惯。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我们把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如图,点A的坐标是2,点B的坐标是3. C 坐标

8、为4的点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 在点C处.这就是说,知道了数轴上一个点的坐标,这个点的位置就确定了。(二)平面直角坐标系思考:平面内的点又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板出课题)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P66页,并完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 平面内画两条互相 、原点 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 或 ,习惯上取向 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 或 ,取向 为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了。(三)点的坐标如图,由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

9、的坐标是4,我们说A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3,4)。 A3 4MN(3,4) 4 3 B C D 类似地,写出点B、C、D的坐标. B(-3,-4)、C(0,2)、D(0,-3).注意:写点的坐标时,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练习:课本P68练习第1题(四)思考: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 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原点O的坐标是(0,0).在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记作(x,0).在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记作(0,y).(五)四个象限建立了平面直角坐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 四个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0、。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第二象限( , )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第二象限( , ) 各象限上的点有何特点? 学生交流后得到共识,各象限坐标的符号: 第一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正数, 即(,) 第二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 即(,) 第三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负数, 即(,)第四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 即(,)练习:点A(4,5)在第 象限; 点B(2,3)在第_象限.;点C(4,1)在第_象限; 点D(2.5,2)在第_象限; 点E(0,4).在 ; 点F (0,在 。(六)例题讲解 P67 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1、描出下列各点:A(4,5),B(2,3),C(4,1),D(2.5,2),E(0,4).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的意义,经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的坐标是A点横坐标,作y轴的垂线,垂足的坐标是A点的纵坐标。你认为应该怎样描出点A的坐标?先在x轴上找出表示4的点,再在y轴上找出表示5的点, 过这两个点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A.类似地,我们可以描出点B、C、D、E.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M,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对(x,y)(即点M的坐标)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对(x,y),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M (即坐标为(x,y)的点)和它对应。也就是说,坐

12、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七)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P68 探究: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1)如果以点A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坐标系,那么y轴是哪条线? y轴是AD所在直线。(2)写出正方形的顶点A、B、C、D的坐标. A(0,0), B(0,6), C(6,6), D(6,0).(3)请你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此时正方形的顶点A、B、C、D的坐标又分别是多少?与同学交流一下。可以看到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不同,则各点的坐标也不同。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要尽量使更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八)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九)作业:第70页

13、第5题板书设计: x轴: (x,0)1、数轴 y轴: (0,y)平面直角坐标系2、原点:(0,0)第一象限 :(,) 3、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教学反思: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德育目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0条; 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教学目标:1.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教学重点:利用坐标表

14、示地理位置教学难点: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七年级105班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很差,学习方法不恰当。能称得上好一点的学生几乎不到十分之一,学困生面积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大部分学生有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动笔写作业,更谈不上认真复习的习惯。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教材第73页图72-1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问题二、新课讲授活动1: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小强家:出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