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8779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2020年8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一 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2、声音的高低叫 ,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声音的强弱叫 ;与发声体的 、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声音的品质叫 ;我们通过它来辨别发声物体。3、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高于 Hz叫超声波;低于 Hz叫次声波。4、从物理角度讲物体做 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做 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5、噪声的控制:在 处减弱(消声器);在 中减弱(植树);在 处减弱(耳塞)。二 光的传播1、能发光的物体叫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小孔成像、激光准

2、直、整队、射击瞄准、影、日月食都与光的 传播有关。光能在真空传播,真空光速c= m/s。2、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回到原来的介质中来,这种现象叫做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 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3、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 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4、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反射光仍 的反射出去;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沿 反射出去; 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

3、就是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叫 。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 现象。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7、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 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光在速度大的介质中角度大;折射角总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 8、白光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叫光的 现象;彩虹就是光的 形成的;透明体颜色由它 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 的色光决定。三 透镜及其应用1、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如:远视眼镜,照相机、投影仪镜头、放大镜等;2、凹透镜:中间

4、 、边缘 的透镜,如:近视眼镜;凹透镜始终成 立、缩小的虚像;3、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焦点: 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焦距:焦点到 的距离。 4、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折射后传播方向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凸透镜折射后过 ,凹透镜折射后 ;凸透镜过焦点的光、凹透镜延长线过焦点的光折射后 于主光轴。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皆正立,实像皆倒立;物远实像小。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u=2ffu2fu=f0uf6、晶状体相当于 透镜,近视眼看远处,由于晶状体太 ,像在视网膜 面,需戴

5、透镜。四 物态变化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2、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 ,并估测液体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 接触,不能紧靠 和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 ;熔化要 热,凝固要 热; 4、固体可分为 体和 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 ,非晶体没有;5、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从气态变为液态叫 ;汽化要 热、液化要 热;6、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 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

6、沸点),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7、液化的方法:(1) 温度;(2) 压强。8、物质从固态 叫升华;物质从气态 叫凝华,升华 热,凝华 热;五 电流和电路1、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 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 带负电荷;摩擦能够起电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使电荷发生 。2、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3、电荷的 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4、 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 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塑料);5、电荷的 形成电流;正电荷 的方向既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总是从电源的 极流向 极;6、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开路

7、:某处 的电路;短路:用 直接将电源正负极连通;7、把元件 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 影响;8、把元件 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时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 影响;9、电流:表示 的物理量,符号 ,单位 ,符号 。电流的测量采用 表;10、电流表的使用:先观察 、 、指针是否指在 ;使用时电流表必须 联在被测电路中,且电流要从 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11、串联电路中电流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 。六 电 压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 ;二是电路是 。2、电压用字母 表示,单位 ,简称 ,

8、符号是 。家庭照明电路电压是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V。3、电压测量使用 ;电压表应 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 接线柱入, 接线柱出;应根据被测电路的电压选择适当的 ,预先不能估计电压时,应采用 的方法。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 ;相同电池并联,总电压 。6、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七 电阻 欧姆定律1、导体对电流的 叫电阻,符号R;主单位 ,符号是。常用单位有千欧和兆欧。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长度、 、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3、某些导体在温度降到某值时,出现阻值为 的情况,叫超导现象,这

9、时该导体就叫 。4、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作用:限流、分压、保护电路。5、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 ,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 。公式为: ,变形公式:U= ,R= 。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的一种 。6、用电器 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 电压。7、两电阻串联:R= ,两电阻并联:1/R= 。八 电功率 生活安全用电1、电能可方便的从 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方便的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2、电能的主单位 ,常用单位 (kWh),俗称“度”,1kWh= J。3、电能表是测量 的仪器。重要参数: “10(20)A”指

10、该表的标定电流为 A; “2500r/kWh”指该表每消耗1 kWh的电能,转盘转过 转。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 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 。电功与电能,都可用W表示,主单位都是焦耳。5、电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 。电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符号P,主单位 ,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千瓦(kW)。1kW = W 。6、电功率的定义式: P= ;在使用时,应注意单位要统一。7、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 功率;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功率叫 功率,电灯的亮度取决于灯的 功率。8、推导公式:P=UI= = ;W=Pt= =I2Rt= 。9、

1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叫电流的 。利用电来加热的用电器叫电热器。10、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 比;公式为:Q=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Q=W,所有电功公式都可以用来计算Q,即Q=W=Pt=UIt=( U2/R)t= 。11、不能用湿手去触摸电器,潮湿时电阻会变 ,容易触电。不要接触 带电体,不要靠近 带电体。雷电是自然界剧烈的 现象,雷电时,不要站在大树下,不要站在高处。为防止雷电危害,富兰克林发明 ,让雷电通过导体流入大地,保证人或建筑安全。12、家庭电路进户线有 线和 线之分,可用 来判别。

12、使氖管发光的,是 线。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 联的。开关要用电器 联,且要装在 线上。保险丝要用电阻 ,熔点 的材料制成。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电路发生 ;用电器 过大。13、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总结1、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电流:I=I1=I2=In(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U=U1+U2+Un(总电压等于 )电阻:R=R1+R2+Rn(总电阻等于 ) 串联分压: = 计算U1、U2可用:U1= U总 U2= U总2、并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电流:I=I1+I2+In(干路电流等于 )电压:U=U1=U2=Un(总电压 )电阻:1/R=1/R1+1/R2+1/Rn(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关联分流: = 计算I1、I2可用:I1=I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