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8639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2020年8月).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 2、初步了解我国区域划分的依据以及地理区域类型。 3、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并说明划分依据。 4、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简单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5、简单了解地理差异对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情感。 2、激发学生对进一步了解各地理区域的热情。教学重点 1、秦岭-淮河一线的主要地理意义。 2、我国地理差异的表现。 3、我国四大地

2、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教学难点 1、我国地理差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西藏高山牧区、云南丽江、傣族竹楼、沿海经济特区生产流水线、长江三角洲农业与工业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在广袤的地理区域中,各地区的景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二、新课讲授 (一)地理差异显著1、我国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1月份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

3、减少(3)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2、人文地理现象千姿百态(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4)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大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1)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水运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4、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2)1月份0等温线(3)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6)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7)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1)根据气候特征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大概有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等(2)根据干湿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干湿地区,大致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3)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

5、温带、高原气候带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的标准:依据总体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2)四大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4)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围名称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划分依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东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

6、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区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青藏地区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三、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中国地理差异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同时也学习了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面对

7、如此多娇的河山,我们又怎不能感受到骄傲和自豪呢?四、作业布置 地理填充图册1-3页 同步练习册1-3题五、板书设计 (略)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黄土地”和“黑土地”的区域差异。 2、掌握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3、了解华北平原的重要性以及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明确我国北方地区所处的位置及其自然特征。 2、了解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地理科目的情感。 2、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式学习地理知识。教学重点 1、“黑土地”和“黄土地”的自然特征。 2、掌握北方地区重要的

8、旱作农业区。教学难点 1、理解导致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 2、能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各主要地形区及其自然特征。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播放沁园春 雪。这首词描述的是北国雪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笔下的“北国”吧。二、新课讲授 (一)黑土地 黄土地 1、北方地区的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北方地区的地形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面积广阔 西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3、北方地区的气候 温度带: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暖温

9、带和中温带 气候: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干湿区: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区4、黑土地 东北平原地区在冷湿的环境下,植物不易分解,形成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5、黄土地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 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而成(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不足:降水偏少,耕地多为

10、旱地2、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措施 制约因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以跨流域调水;时间上的不均匀可以修建水库;从长远看应该发展节水农业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三个重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知道了“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由来,并通过读图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四、作业布置 地理填充图册 p6-7 同步练习册 p7-9五、板书设计 (略)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

11、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经济特征等区域概况。 2、了解东北地区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历史背景及过程,知道东三省农业发展现状。 3、知道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了解其资源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教学重点 东三省的气候特点;东三省的工业、农业发展现状。教学难点 分析和理解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图片:东北“二人转”、东北大豆油、长

12、白山人参、哈尔滨冰雕等。二、新课讲授(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1、东北印象 “白山黑水” “林海雪原” “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2、东北三省的范围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4、东北三省的气候 总体特征:气候冷湿 产生原因: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 具体体现: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长

13、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人们春种、夏忙、秋收、冬储,以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3)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2、“北大荒” 东北平原开发较晚,特别是北部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呈现“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的景象,历史上被称“北大荒”。3、“北大仓”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补充:(开垦“北大荒”)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建立了许多国有农场和军垦农场,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