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8319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30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讲义(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研究,主讲人 白超英,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及简要评价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转变的回顾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 及简要评价,(一)平衡发展模式,主要观点: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特别是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投资,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有利于区域和产业协调发展。 局限性:不发达地区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条件;注重地区公平和产业平衡,忽视了效率;

2、实践效果不佳,计划经济时代采取平衡发展战略,虽缩小了区域差距,但投资分散,重点不突出,导致全国经济发展迟缓。,(二)梯度推进模式,主要观点:梯度推进理论重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差距,认为较为发达地区属于高梯度地区、不发达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应在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而传统产业应在低梯度地区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该模式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该理论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范围较广。 (1)梯度推进理论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2)

3、梯度推进理论有较强的适应性。 (3)在实践中梯度推进理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局限性: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实践中容易扩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三)增长极模式,主要观点:主张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增长极理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事例很多(如各类开发区)。局限性:在培育增长极的过程中可能加大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四)点轴开发理论,主要观点: 重视“点”即增长极和“轴

4、”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增长点和增长轴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该理论对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十分注重,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增长极理论不同的是,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 沿边开发战略 长江开发战略 亚欧大陆桥,主要观点: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

5、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五)网络开发模式,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 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该理论一方面要求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新、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布局的平衡。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城乡一体化。,主要观点: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

6、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内圈层即中心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以第三产业为主; 中间圈层即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以二产为主,可发展城郊农业; 外圈层即城市影响区,一产占优势,还是城市水资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和假日休闲地。,(六)圈层结构模式,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圈层理论总结了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对我们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经济、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7、。 大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改造 中心城市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它对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作用。 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理模式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不一样,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不一样。在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时,应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考虑区域内外的发展环境,做出合理的选择。,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 变化的回顾,(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可概括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以重点投资和建设内陆地区的均衡发展阶段; “六五”和“七五”时期加快发展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阶段; “八五”时期以来的区域协调发展阶段。,(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四次大规模调整,以“一五”156个

8、重点项目布点为标志的内陆地区倾斜政策 以大小“三线建设”为标志的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政策 以“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为标志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政策 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标志的区域协调发展,(三)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旧中国留下极不平衡的区域格局:现代工业主要布局在沈阳、大连等东北地区、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武汉地区。中国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不足10,而且主要布局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除四川盆地外,基本上都是未开发的不毛之地,没有现代工业和工业文明。,(四)以156项重大项目为标志,战略布局开始向内地倾斜,1953-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毛泽东在

9、论十大关系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沿海与内地关系。苏联援建的156项重大工业项目主要安排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同时积极利用沿海的工业,推进中国的工业化。中国生产力布局开始向内地倾斜。,(五)三线建设时期,战略布局急剧向西部转移,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恶化,政府决定把东部的一部分企业迁往内地,在西部建设战略后方基地。15年三线建设,是中国东西部战略布局的一次大调整。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生产力布局畸重东部的格局,打下了西部现代工业的基础,把工业文明引进到西部的高山峡谷、荒漠野岭,为后来的发展提了重要条件。,(六)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战略 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1978年开始实施“

10、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发展、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把发展重点转向东南沿海地区。 先后在广东、福建建立5个经济特区,后又开放沿海14个城市,进而开发上海浦东,对沿海地区实行全面开放,形成点、线、面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在特殊政策的吸引下,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沿海集聚,使东南沿海地区得到飞速发展。,(七)在继续推进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东部已经富裕起来,综合国力有很大增强,同时东西部差距急剧拉大,引起国内外各方关注。 2000年正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11、略,各项政策正在逐步实施之中。,四次区域发展战略和布局的调整,是在不同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进行的: 前两次是国际上处在冷战时期,国内实行计划经济;后两次是在国际处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时期,国内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这些不同,四次战略的转移体制、机制、方法都是不同的。前两次都是政府行为,后两次是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结合。,三、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从整个中国经济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中国经济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融入国际市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世界银行评论:中国以一代人的时间,解决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才

12、能解决的人民温饱问题。 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来看: 面临五大发展态势和五大挑战,2000年以来,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态势之一: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下各有侧重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发展还取决于对可流动的生产要素的吸纳。目前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已达1.5亿人,跨省流动劳动力90%来自中西部

13、,82%流向东部地区,约2/3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 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趋势增强,不仅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还促进了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发展。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三大城市群占全国GDP的份额接近40%,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增长极。,态势之二:经济空间集中度提高,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主导地位凸显,产业发展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和市场条件,逐步替代矿产资源分布等传统区位因素,成为产业区域布局的主导因素。 近年来高速增长的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电子等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 能源工业等对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产业,向西部地区集聚的势

14、头增强,西南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西北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等,都形成了相当规模; 为解决东部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建设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远距离调配工程,形成资源大跨度区际调动。,态势之三: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发挥,区际产业分工明显增强,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产业集聚和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同时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 而广大的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规模有限。 随着沿海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抬升,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向内陆地区转移,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态势之四:沿海地区国际化程度提高,向内地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区际政策竞争(税收竞争)加剧一

15、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税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 区际合作加强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态势之五:区域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推动区际互动发展,一些区域产业发展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人口转移滞后于经济的空间集聚,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 对社

16、会事业平衡发展重视不够,公共服务水平区际差距扩大 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区域差距依然存在,某些方面还在扩大,我国区域发展的五大挑战,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建设项目五大标志性工程都是为全国服务的,投资巨大,但西部受益甚少;政策和投资力度尚未到位;西部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低;人民消费水平低、日用工业消费品70来自东部,消费及消费品生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 这些原因既说明了西部的不足,也说明西部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待投资者挖掘。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果与东南沿海发展战略的差距的原因:经济背景、调控难度等。,区域差距继续拉大的原因,四、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 几个重点,(一)科学发展观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五个统筹”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选择奠定的科学基础。 辨证理解“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关系。 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不是绝对地否定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均衡发展中也不能失去重点,从而保持非均衡发展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