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成本控制(上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8040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成本控制(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八章成本控制(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八章成本控制(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八章成本控制(上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八章成本控制(上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成本控制(上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成本控制(上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成本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成本控制的定义、分类、原则、程序与方法。 2掌握: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涵义; 存货日常控制的定量订货控制; 定期订货控制与ABC存货管理方法。 3熟练掌握: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1成本控制的定义,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所发生的各项资源的耗费和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其与预定的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指导、调节和干预,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2. 成本控制的分类与原则、程序与方法,(1)成本控制的分类 成本控制按照控制时期的不同,可以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

2、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三种。 (2)成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要遵循全面性原则、经济效益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分级归口管理原则、例外管理原则。 全面性原则:全员控制 全程控制 统筹考虑 例外管理的标准:重要性 一贯性 可控性 特殊性,(3)成本控制的程序 成本控制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分解落实成本控制的目标、计算并分析成本差异、考核评价。 (4)成本控制的方法 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有标准成本控制、存货成本控制和作业成本控制。,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 一标准成本的定义 标准成本是指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经 营条件,以未来情况的分析为基础,应用科学方 法确定的,可以与实际成

3、本相比较的单位产品的 预定目标成本。,2.标准成本的作用 加强成本控制 提供决策依据 便于考核业绩 简化成本核算,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确定(1)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3)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4)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订 1、材料的数量标准: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应当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数量,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数量、生产中的必要损耗,以及不可避免的废品损失所耗材料。 2、材料的价格标准:材料的计划采购价格,包括材料买价、运杂费、检验费和正常损耗等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订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

4、时标准小时工资率标准 1、工时标准=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工作时间,包括产品加工时间、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已及废品损失耗费的时间。 2、小时工资率标准:每小时支付给职工的报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有关计算公式如下:,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有关计算公式如下:,(四)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订 变动成本法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 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完全成本法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 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四)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订 变动成本法产品标准成本

5、=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 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完全成本法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 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已知:某企业生产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生产A产品,耗用甲、乙两种材料。其中甲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20元,乙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32元。单位产品耗用甲材料标准为每件5千克,乙材料为每件9千克。 (2)甲产品单位标准工时为13小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为7.5元。 (3)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61 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38 000元。标准总工时数为10 000小时。 要求:制定A产品的标准成本。,甲材料标准成本

6、=20 5=100 乙材料标准成本=32 9=288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100+288=388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 7.5=97.5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3 38000/10000=49.4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3 61000/10000=79.3 A产品的标准成本=388+97.5+49.4+79.3=614.2,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一)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也称标准差异。 1.成本差异按成本的构成分类 分为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 成本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 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

7、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2.按差异的数量特征分类 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总差异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二)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材料价格差异,一般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但是实际上影响材料实际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市场环境、材料采购的数量、运输方式、可利用的数量折扣、购进材料的质量等方面。 影响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因素也是很多

8、的,如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责任感、材料的质量、机器的完好程度、材料加工方式的改变等。一般来说,直接材料的用量差异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有时也可能是采购部门的工作引起的。,A产品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45元千克,用量标准为3千克/ 件。假定企业本月投产A产品8000件,领用甲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40元/千克。 要求:计算该企业生产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及其总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4032000-4538000=200000(元)(超支) 其中: 材料价格差异=(40-45)32000= -160000(元)(节约) 材料用量差异=45(32000-80003)=360

9、000(元)(超支),某企业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价格为1元/公斤,标准用量为4公斤/件,标准成本为4元/公斤。直接材料实际单价1.2元/公斤,本月生产产品800件,实际消耗材料2500公斤。要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及标准成本及其总差异。2、计算该企业生产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及其总差异。,(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影响直接人工工资率的主要原因是工人工资结构和工资水平的变动,如生产工人升级或降级使用、加班和使用临时工或将工资级别较高的工人安排在不需要高技术的工作岗位等。 影响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因素很多,包括工人的劳动效率、材料的供应保证程度、机

10、器的完好程度、工人的劳动情绪等。,A产品工资率标准为10.8元小时,工时标准为l.5小时件,工资标准为l6.2元件。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A产品8000件,用工l0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ll0000元。 要求:计算直接人工差异总额、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10000-16.28000=-19600(元)(节约) 其中: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1000010000-10.8)10000 =2000(元)(超支)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0.8(10000-1.5 8000)=-21600(元)(节约),某企业生产一产品,11月产量400件,耗费直接人工1000工时,共

11、支付工资10000元。该企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为2工时,价格标准为12元/工时。要求:计算直接人工差异总额、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变动制造费用是由许多明细项目组成的,并且与一定的生产水平相联系。如间接材料价格的上涨、动力费用价格上涨等都会因此实际变动制造费用的变动。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实际工时和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导致的,其形成原因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相同。,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案例,按前例提供的资料.该企业2000年3月份生产的300件甲产品实际耗用工时115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为0.31元/小时。 要求:计算变动

12、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解:依题意: 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性制造费用0.31115003565(元) 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123003600(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3565360035(元)(有利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310.3)11500115(元)(不利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4030012000(小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150012000)0.3150(元(有利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151503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两因素分析法,仍按前例资料。该企业2000年3月份实际

13、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8400元,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是12000小时,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为10000小时,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为7500元。 要求:按两差异分析法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解:依题意: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0.7512000900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84009000600(元)(有利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84007500900(元)(不利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0.75(1000012000) 1500(元)(有利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9001500 6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三因素分

14、析法,三差异分析法案例,按前所提供的资料。该企业2000年3月份实际生产甲产品300件,耗用工时为11500小时,其他不变。 要求:按三差异分析法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解:依题意: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总差异84009000600(元)(有利差异) 其中:固定性制造费用开支差异84007500900(元)(不利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0.75(1000011500) 1125(元)(有利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0.75(1150012000) 375(元)(不利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001125375600(元)

15、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图,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资源价格的变动,如工资率的变动;资源数量比预算增加或减少;某些酌量性固定成本,如职工培训费、差旅费等,因管理上的新决定而有所增减等。实际工作中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只反映计划生产能量的利用程度,可能是由于产销量达不到一定规模造成的,一般不能说明固定制造费用的超支或节约。因此一般都通过比较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和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说明企业的生产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某企业甲产品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按正常生产能力20000小时计算,每机器小时费用预算为8元,该企业单

16、位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本月实际产量为12 000件,实际工时为21 6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250 000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1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分析计算各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 )。 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B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C标准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D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2、标准成本控制的重点是( )。 A成本控制 B标准成本的制定 C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D 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3. 某企业甲产品直接工资成本的价格标准为25元小时,用量标准为50小时件。该企业2002年5月份生产500件甲产品的实际耗用工时为23000小时,实际工资率为26元小时,则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 ) A -5000元 B2300元 C -2700元 D -5200元,4.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等于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乘以( ) A(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