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小儿辩日(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7577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两小儿辩日(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两小儿辩日(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两小儿辩日(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两小儿辩日(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两小儿辩日(2020年8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两小儿辩日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习学弈的方法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4、继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指导朗读和背诵教学难点: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教学关键: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 请学生背诵学弈。(先指一名学生,然后全班齐背。)2、回顾学习学弈的方法。3、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来学习一则文言文。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理解课题。【两小儿争论关于太阳的问题】在争论

2、什么?结果怎样?4、简介列子.汤问,列子这本书相传是战国时期的列子所编写的,其中有很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我们熟悉的愚公移山夸父追日都出自于列子。二、读音1、按照你的想法去读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并读好停顿。2、出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孰为汝多知乎?3、出示断句,生练习朗读,个别,男女读。4、了解课文大意板书 一儿 一儿 孔子简介孔子三、举日“象”的观照1、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提示,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太阳的样子:早晨,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圆圆的,大大的。中午,太阳升上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圆圆的小小的。看到了吗?2、从课文中选择两个分别形容太阳在早晨

3、和中午时的样子的词语默写到本子上,并请一生板书。【车盖、盘盂】3、看来,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请大家闭上眼睛,继续想象太阳。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什么感觉?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强烈的阳光下,你的身体热起来了,越来越热,都快热得受不了了。4、从课文中选择两个词语分别形容自己对早上太阳和中午太阳的不同感觉,默写到本子上,并请一生板书。【沧沧凉凉、探汤】5、(问上前板书的学生)你怎么就断定“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呢?生:我看了课文的注释,知道“探汤”就是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所以,探汤就是一种热的感觉。6、你的预习习惯值得大家学习。请大家把这四个形容太阳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语

4、读两遍。二、探日“理”的寻思1、大家注意看,我在“车盖”、“盘盂”之间画一条线,在“沧沧凉凉”、“探汤”之间也画上一条线。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画?这里有些什么名堂?(有生举手)不着急!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你们不妨边听边琢磨琢磨其中的名堂。生1:我发现它们都是反义词。“车盖”和“盘盂”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个样子大,一个样子小。“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个感觉冷,一个感觉很热。师:目光敏锐,表达清楚,说得好!他看出了两对词语之间意思正好相反,这是他的发现,你们的发现呢?生2:我发现第一对词语都是在写太阳的样子,第二对都是在写太阳给人的感觉。师: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刚才那位同学看到

5、的是两对词语之间相反的关系,现在,你却看到了它们之间相同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两对词语是分别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写太阳,然后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一大一小,一凉一热”的感觉。最后,教师引读,学生齐读。)2、注意看,现在,老师在这两个词语头上画一个括号,在这两个词语头上也画上一个括号。想一想,这其中又有些什么名堂?(有生举手)不着急,默读课文,静心思考,琢磨琢磨这样来分组的名堂。(生默读课文。)生1:“车盖”和“沧沧凉凉”是形容日初出时的太阳,“盘盂”和“探汤”是形容日中时的太阳。师:(板书“日初出”、“日中时”)“日初出”时我们现在叫做(生:早晨);“日中时”我们现在叫做(生:中午)问题

6、来了!同样是在早晨观察太阳,一儿曰,日初出(生接读:大如车盖);另一儿却曰,日初出(生接读:沧沧凉凉)结果相同吗?为什么?生:因为他们观察太阳的角度是不同的,一个从视觉的角度观察,一个从触觉的角度观察,所以不同。师:太厉害了,真是一语中的啊!同学们,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种现象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吗?(生齐答看到过)看来,一小儿说的是事实。那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种感觉你们有过吗?(生齐答有过)这么说来,另一小儿说的也是事实,对吧?来!我们再来读读两小儿的观察结果,体会体会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是男生:(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7、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师:一儿却从触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则是女生:(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同学们,按照常理来说,远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小一点,近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大一点。(生:是)那好,现在我在“车盖”和“盘盂”边加两条横线,谁能在上面填上“远”和“近”这两个字?( “车盖” “近”, “盘盂”处填 “远”)师:(指板书)一儿曰,我以日初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因为谁接着读一儿的话? 生:(朗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师: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是因为?大家一起读生:(齐读)日

8、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同样处理“沧沧凉凉”和“探汤”这一对词语。)三、辩日“趣”的体验1、师: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生:辩斗。(师板书“辩斗”,请学生谈谈对这个词的理解,用波浪线划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再请两个学生 “辩斗”。)2、 这时候孔子过来了师:可是,这个问题,孔子说得上来吗?哪儿看出来的?(生:孔子不能决也) 板书 谁能为“决”组个词语?3、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搁在两千多年前,不但难倒了两个爱思考、爱辩斗的小儿,也难倒了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孔老夫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教师板书“知”字,询问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师:谁说你知识丰富?谁说你学问渊博?原来你也不知道啊!来,我们再来一起笑一笑。两小儿笑曰(生齐读。)四、总结学完了课文,你觉得文章中的三个人分别是怎样的人? 板书两小儿:善于观察 说话有理有据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