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7565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XXXX-202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迭部县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组 李贵年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感悟。第一:语言关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

2、,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心理关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结构关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这一课堂结构。(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2)讲:在

3、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4)感:以小组讨

4、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第四:情感关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最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多听课,多评课,更重要的是要多钻研,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学科思想,去引领学生学习。总之,有思想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成功的课堂。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