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7562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8月).)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8月).)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8月).)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8月).)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8月).)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8月).)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8月).)创新项目结题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书 学 院: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项目名称: 中学物理微课的研究与开发 项目主持人: 吕钊钊 指导教师: 杨晓梅 填报日期: 2015 年 月 日教 务 处 制一、项目结题简表项目名称:中学物理微课的研究与开发资 助 经 费2300元完成时间2014年 月 日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及视频资源项 目 主 持 人 吕钊钊所在学院物理电气信息学院主要研究人员姓 名所 在 学 院专 业年、班级承 担 主 要 工 作吕钊钊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物理学师范11级班调研、填写申请表,开题、中期汇报,制作实验仪器,参加教具展示大赛,结题答辩。冉婷婷物理电气信

2、息学院物理学师范11级班分析数据,录制视频,撰写结题报告,参加教学技能大赛。顾正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物理学师范11级班查阅资料,收集已开发的物理微型课程。孙慧娟物理电气信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013级调研、设计问卷调查表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1、文献调研结果 1 通过文献调研我们了解到传统物理教学的不足之处:物理教学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加上相关概念讲述的过程,而物理实验与相关概念都比较复杂、抽象。传统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及物理实验不易理解,且物理教学授课时间有限,致使授课内容无法重复,或学生由于开小差没听到,有些方面没听明白的问题无法解决。微课的特点是授课时间短、授课内容少、资源内容

3、小、主题明确突出。两者结合带来的效果使整个教学内容可直接在电脑或移动终端(手机、平板)演示物理实验以及物理教学,可通过视频反复演示、直接演示;一对一教学。 2.物理微课的制作流程1. 电脑,摄像机等硬件准备2. ppt、word、视频编辑等软件准备3.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4. 选择拍摄教师制作物理微课准备工作 1. ppt等教学课件及内容的设计2. 人物、陪衬、背景等画面结构设计3. 实验仪器、讲台、黑板、投影仪等教学环境的设计4. 教学方法设计 物理微课的设计过程 1. 能否解决实际教学问题2. 能否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重点3. 趣味性及严谨性物理微课评价 1. 课件的制作2. 视频的拍摄

4、3. 视频的制作及上传物理微课的制作2、调研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1.2011级物理师范生对中学物理微型课程的认识为了了解2011物理师范生对中学微课的认识、态度及自己录制了一些物理微课后的感想,我们做了这个对中学物理微课研究及实践的调查问卷 (附件一)我们选取2011级物理师范两个班学生66人做了这项调查,调查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只做17题,等完成微课录制完成后,再完成810题。对调查问卷评价结果如下:物理微型课程的认识得分情况成绩段 人数 占人数比例3分4分1015%5分7分3655%8分9分2030%物理微型课程的态度得分情况成绩段 人数 占人数比例4分6分 16 24%7分9分 40 60%1

5、0分12分 20 30% 物理微课录制过程后感想得分情况 成绩 人数 占人数比例3分1015%4分3655%5分2030% 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师范生对中学物理微型课程认识甚少,且认为中学物理微课对教学没有多大影响,但是通过微课录制后分数分析可以看出。大家对物理微课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分析第九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家对物理微型课程的设计步骤有了一定掌握。3.网络调研现阶段中学物理微课结论 通过查看多个网上视频库,我们发现网上的物理微课比较凌乱,且物理方面的微课资源还不是很丰富,学生可利用的内容很少,大多数是有关物理实验类的微型课程。 4.开发自己的物理微课及成果1.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

6、们根据物理微课制作流程首先确定了将要开发的微课的题目,分别是“斜面压力探究仪对斜面所受物体压力的探究”和“浮力产生原因”。2.根据流程二我们制作了教学设计和设计教学内容3.这两个物理微课“斜面压力探究仪对斜面所受物体压力的探究”是关于实验内容的,基于力学、电学基础上应用传感器开发出来的,解决高中物理中斜面压力随斜面与水平面角度关系问题。将电阻压力传感器引入本实验,电阻压力传感件在物理实验中的使用也让学生感受了新材料的应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浮力产生原因”是关于概念教学的,本节物理微课主要利用学生当下阶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初中物理中浮力产生原因问题。这两个物理微

7、课都复合微课评价要求。4.修改完善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斜面压力探究仪对斜面所受物体压力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附件二,浮力产生原因教学设计附件三,制作相关实验仪器,准备录制所需仪器,布置录制环境。 成果一 在中学物理微课的研究与开发同时,我们选拔优秀实验作品和学生在杨晓梅教授的带领下参加了“立思杯”全国大学生教学技能展评和教具设计大赛,并且按照全国大学生教学技能展评和教具设计大赛评分标准进行训练,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有2个人参加的是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一个获得二等奖,一个获得三等奖;还有2组参加的是自制物理教具和设计实验展评,两组获得一等奖(证书见附件五)。以上优异成绩证明了我们开发的

8、物理微课是有价值的。 成果二 二、项目效果自我评价(包括预期目标、最终结果、研究过程、费用支出情况、心得体会等): 预期目标及最终结果我们在申请报告书中曾经这样设想项目目标:开发出适合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微型课程,师范生掌握开发微型课程的流程。选拔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教师技能大赛,为学院和学校争光。研究过程 第一步,对已有的关于中学物理微型课程的内容加以整理、分类,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第二步, 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素材、制作课件。第三步,推荐几位学生参加“人教杯”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第四步,把开发的微型课程应用到中学中去,再通过测验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第五步、总结前期

9、工作成果,完善方案,撰写调研报告,准备后期答辩。 心得体会 其实这段时间对这个项目的付出和努力,让我们觉得收获最大,体会最多的应该是团队合作方面。一个人不管怎样都是需要团队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漂亮,也许一个人也能完成,但是可能要花上十倍百倍的时间,而且完成的可能也没有那么漂亮。“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团队合作中需要我们成员间的不断磨合,学会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分享你的看法,做到尊重你得每一个组员,开心地交流与合作。一开始,我们组的三个人的合作一点也不默契,甚至可以用不愉快来形容,因为我们之间缺少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都放在了心里,没有及时地说出来,有种自己忙自己的感觉,一点也没

10、有团队合作的氛围。直到一段时间后,我们开会讨论交流才发现我们前段时间都在各忙各的,都没有办法交流到一起,整个项目也是毫无进展。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团队合作,人员分配方面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及时调整,做到及时交流,每一个人有想法都可以及时的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这样做之后,真的事半功倍,并且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也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充分体会并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真的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参与的机会与展示自身的平台,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导师

11、,是您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使我能够顺利的这次的创新课题。 项目主持人签名: 2015年 月 日指导教师意见: 创新实验小组已经按照项目计划圆满完成实践任务,同意结题。 指导教师签名: 2015 年 月 日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明细表): 六:项目经费审核意见: 项目指导办签名: 年 月 日 七审核验收意见学院意见: 院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宁夏大学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 人有两种,一种即“吃饭是为了活着”,一种是“活着是为了吃饭”.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超于常人的心。“志当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些古语皆鼓

12、舞人们要树立雄心壮志,要有远大的理想。有一位心理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砖的工人:“你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懒洋洋地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缺乏热情地说:“我在砌一堵墙。” 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高楼!”听完回答,心理学家判定: 第一个人心中只有砖,他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不错了;第二个人眼中只有墙,好好干或许能当一位技术员;而第三个人心中已经立起了一座殿堂,因为他心态乐观,胸怀远大的志向!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摸到大象腿的盲人,只能认为大象长得像柱子;登上五岳的人,才能感觉“一览众山小”;看到大海的人,就会顿感心胸开阔舒畅;心中没有希望的人,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心中没有梦想的人,是普天下最平庸的人;目光短浅的人,是最没有希望的人。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