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试题(B卷)(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7459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试题(B卷)(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试题(B卷)(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试题(B卷)(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试题(B卷)(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试题(B卷)(2020年8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试题(B卷)单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30题/15分)1、复合水泥在水泥分类中属于 C 。A、专用水泥 B、特性水泥 C、通用水泥 2、硅酸盐水泥在生产过程中,萤石是一种 B 。A、助磨剂 B、矿化剂 C、调凝剂 3、水泥试件养护水池中的水 B 天要更换一次。A、10 B、14 C、28 4、目前国产硅酸盐水泥的最高强度等级为 C 级。A、42.5 B、52.5 C、62.5 D、72.55、进入工地料库的袋装水泥取样检验时,每批应从不少于 C 袋中抽取。A、5 B、10 C、20 D、306、用水筛法检验水泥细度时,喷头水压应为

2、A 0.02MPa。A、0.05 B、0.1 C、0.15 D、0.20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灰砂比为: C 。A、1:2 B、1:2.5 C、1:3 D、1:48、水泥胶砂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试件受压面积为: B 。A、4062.5 B、4040 C、4050 9、如想了解水泥粗细颗粒级配情况,应采用 D 法。A、负压筛 B、水筛 C、干筛 D、比表面积(勃氏法)。10、检验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应采用 B 法。A、筛析法 B、亚甲蓝法 C、水洗法 1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如用细砂,则其砂率应较中砂 C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12、类碎石宜用于强度等级 C 的水泥混凝

3、土。A、C60 B、C30C60 C、C30 13、配制公路桥涵工程混凝土,粗集料中小于2.5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 C %。A、2 B、3 C、5 D、1014、可以使用 A 种水拌合混凝土。A、PH值5-6 B、海水 C、硫酸盐含量为(2700mg3000 mg)/L15、配制C50级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的母岩抗压强度至少应为 C MPa。A、50 B、60 C、75 D、80 E、10016、泵送混凝土之坍落度不宜小于 C 。 A、60 B、80 C、100 D、120 E15017、抗渗混凝土每立方米中水泥加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少于 B kg。A、300 B、320 C、350 D、38018、水

4、泥混凝土用粉煤灰的细度指标筛孔尺寸为 A 。A、0.080 B、0.045 C、0.16 19、一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分别为:26.5MPa、27.0MPa、31.6MPa则此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为 B MPa。A、26.5MPa B、27.0MPa C、31.6MPa 20、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小于 C %为合格。A、5 B、8 C、10 D、1221、道路石油沥青的溶解度(三氯乙烯)应不小于 D %。A、90 B、95 C、98 D、9922、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蒸馏后残留物的延度(25)应大于 B 5cm/min(cm)A、50 B、60 C、70 D、8023、国家标准建筑石油沥青有

5、B 个牌号。A、2 B、3 C、4 D、524、沥青针入度试验标准针的直径为 。A、1.01.02 B、1.51.52 C、2.02.1 25、沥青与石料的低温粘结性试验,非经注明,试验温度应为 C 。A、-10 B、-15 C、-18 D、-2026、热拌石油沥青混合料施工时的碾压温度应不低于 C 。A、90 B、100 C、110 D、12027、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须进行 B 试验。A、弯曲 B、车辙 C、劈裂冻融 D、抽提筛分28、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 C 经磨细得到的矿粉。A、花岗岩 B、石英岩 C、石灰岩 D、天然砂 29、高速公路面层用粗集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 A

6、%。A、2 B、4 C、5 30、沥青混凝土面层检查其抗滑构造深度,宜采用 B 法。A、水准仪法 B、铺砂法 C、3m直尺法 二、多项选择题 (20题/20分)1、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分为_ABD_三个阶段。A、潜化期(诱导期) B、 凝结期C、稳定期 D、 硬化期2、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有 _ACD_ 三种。A、 石灰石 B、 花岗石 C、 粘土 D、铁矿石(粉) E、白云石3、以下二种材料_CD_属于火山灰质混合材料。A、 粒化高炉矿渣 B、 石英砂C、 凝灰岩 D、 煤矸石4、混凝土减水剂的技术指标包括_AB_等二个方面。A、掺外加剂砼性能指标 B、 匀质性指标C、抗冻性指标

7、D、 抗渗性指标5、混凝土膨胀剂适用于以下 _ABD_三种混凝土。A、补偿收缩混凝土 B、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C、大体积混凝土 D、 自应力混凝土6、粗集料含水率试验可用_AC_ 两种方法。A、 烘箱法 B、 网篮法 C、 酒精燃烧法 D、透气法7、进行细集料砂当量试验_ACE_三种试剂必不可少。A、 无水氯化钙 B、 盐酸 C、 甲醛D、 EDTA E、 丙三醇8、检测混凝土凝结时间所用测针的承压面积为_(mm2)三种。A、10 B、 20 C、 30 D、 50 E、 1009、采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应符合_ABC_条件。A、 在温度为205环境中静置12昼夜B、 拆摸后放入 温度202,

8、相对湿度95%以上标养室中C、 或放在温度202的不流动的Ca(OH)2 饱和溶液中D、 经常用水直接冲淋其表面以保持湿润10、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的公式计算碎石混凝土水灰比时,经常用到_AB_二个系数。A、 0.46 B、 0.07 C、 0.618 D、 0.707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AC_D_等三项技术要求。A、 弯拉强度 B、 抗压强度 C、 工作性D、 耐久性 E、抗拉拔力 12、用非标准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做抗压强度试验时应乘以CD_尺寸换算系数。A、 0.85 B、0.90 C、0.95 D、1.05 E、1.15 13、检验沥青混合

9、料水稳定性的方法有_BD_。A、 车辙试验 B、 浸水马歇尔试验C、 弯曲试验 D、 冻融劈裂试验14、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密度试验可用_ABCD_等四种方法。A、 表干法 B、 水中重法 C、 蜡封法D、 体积法 E、 射线法 F、 色谱法15、公路工程石料抗压静弹性模量试验可用_ABC_等三种方法。A、 电阻应变仪法 B、 镜式引伸仪法 C、 杠杆引伸仪法 D、 超声波法 E、 化学法 16、寒冷地区沥青路面宜选用的沥青标号为_ABC_等三种。A、 AH-90 B、 AH-110 C、 100 D、A-140 E、A-180 17、指出三种高速公路沥青表面层常用的抗滑耐磨石料_ABE_A、 安

10、山岩 B、 玄武岩 C、 页岩D、 白云岩 E、 花岗岩 18、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于矿粉的质量应视需要检查其_ABC_等三种指标。A、 外观 B、 含水量 C、 0.075含量D、 亲水系数 E、 视密度 19、国产重交通道路粘稠石油沥青,可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要求,因其具有_ABCD_四个特点。A、 含蜡量低 B、 高温粘度大 C、 低温延伸性好D、 抗老化性能好 E、 比重小 F、 软化点低20、温暖地区沥青路面进行表面处置,如采用煤沥青,宜选用_AB_等标号。A、T-6 B、T-7 C、 T-8 D、 T-9 三、判断题 (20题/20分)1、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含有少量游离氧化

11、镁,它水化速度慢并产生体积膨胀,是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重要原因( )2、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称为废品水泥( * )3、为防止封存期内水泥样品质量的下降,可将样品用食品塑料薄膜袋装好,并扎紧袋口放入白铁样品桶内密封( )4、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的水泥,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5、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水泥中C4AF含量高时,有利于砼抗折强度的提高( )6、公路桥涵砌体工程用水泥砂浆抗压试件应以3块为一组( * )7、洛杉矶法粗集料磨耗试验,可测定标准条件下粗集料抵抗摩檫、撞击的能力( )8、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冬期施工,可适量掺入氯化钙氯化钠等外加

12、剂( * )9、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尽量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以发挥其火山灰效应( * )10、冬期施工搅拌混凝土时,可将水加热,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热水直接接触( )11、混凝土掺粉煤灰时的超量取代系数,级粉煤灰为1.31.7( )12、常用的木质磺酸钙减水剂的适宜用量为水泥用量的23%( * )13、分析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可用三组分分析法,也可用四组分分析法( * )14、沥青的相对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煤焦油质量之比( * )15、为提高沥青的耐久性,抑制其老化过程,可以加入专用碳黑( )16、沥青中含有较多石蜡,可以改善其路用性能( * )17、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剩余空隙率大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剩余空隙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