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7402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020年8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复习遵守社会规则一、复习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二、知识脉络:三、考点梳理: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2. 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分别有哪些?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3. 遵守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

2、责,各得其所。4. 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5. 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6. 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已行动的准绳。7

3、. 怎样维护与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已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1. 尊重他人的意义:(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尊重使社会和谐融洽,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3)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2. 如何做到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3.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的体现:(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文明有礼

4、促进社会和谐(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4. 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5.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6. 讲诚信有什么重要作用?(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7. 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1)树立诚信意识(2)运用诚信智慧(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1. 什么是违法行

5、为?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类型?(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型,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2. 怎样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 如何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辨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

6、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已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 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5. 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两大类?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型两大类。6.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做

7、一个自觉守法的人。7. 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1)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2)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用诉讼方式维护合法权益。8. 诉讼的特点: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青少年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犯罪:(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我们要善斗争,在保全自已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四、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下列理解正确的有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网络无限,自由无界不健康的网络信息

8、可能会干扰生活,污染精神世界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信息ABCD2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某等36人一审公开宣判,其中判决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上述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有()A有期徒刑、死刑B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C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D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3.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中对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是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违宪行为D

9、刑事违法行为4“许多违法犯罪行为往往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警示我们要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不要拘泥于日常小事,要从大事着眼,依法自律ABCD(二)非选择题材料:XXXX年1月23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辽宁省凤城市原市委书记王某某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王某某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90万元。(1)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王某某受到的刑罚处罚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3)我们应如何加强防范,预防违法犯罪?五、布置作业:练习册第二单元提升题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