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幻灯片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97030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制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自制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自制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自制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自制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制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幻灯片(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洪水灾害,洪水发生时人员转移,地震发生后,滑坡,泥石流,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显著,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了解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3.学会分析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能力目标,1.给出一种自然灾害可对其进行分析。,2.可根据有关资料分析6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与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人为因素与自然灾害发生之间存在的关系,努力提升自己的意识树立因

2、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自然灾害的特点及类型。,将人口分布、地形分布、降水分布等地图相结合,分析6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与特征。,重点,难点,冻雨,雪灾,冰雹,旱灾,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泥石流,蝗灾,虫害,近些年来中国灾害统计,思考: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最为严重,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读图说出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分布,并结合图说出我国为什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2、原因:,中国,2、原因:,(1)、我国正好位于这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我国处在哪些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有何特点?

3、,(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运动强烈。,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并思考这对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何影响?,(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台风飓风移动路径,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并思考这对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何影响?,(4)季风气候不稳定,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低压,思考: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2、成因,(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

4、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 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最为严重,台风、寒潮、低温冷害、 干旱、暴雨、冰雹等,暴雨洪涝、 风暴潮、 海啸等,地震、滑坡 泥石流等,病虫害、鼠害,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1029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残废万人以上的灾害1020年出现一次。近40多年来,平

5、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洪涝灾害5.8次,台风6.9次,冷冻灾害2.5次,都远远超过世界的平均频度。在过去的40年中,一般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000万4700万公顷,受灾害影响人口约2亿,,资料,1977年10月内蒙古东部降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雪,仅锡林郭勒盟损失各类家畜就达300万头。 1987年3月6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35.9万多公顷,倒损房层6.2万间。 1989年春青海雪灾,全省死亡成畜70多万头。 19851990年,小麦赤莓病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生,仅河南1985年即损失小麦25万吨。,1998年6月中旬9月上旬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

6、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截至8月22日,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田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千多人,房屋倒塌497万间,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读

7、图观察:,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腾冲,黑河,思考,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的总特征是什么?,提示,1.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面积广;西北部,种类少,分布稀疏。,2.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主要原因是由于(1)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 (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发达,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3、自然灾害种类的区域分异及原因,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旱灾,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低温冷害,台风、风暴潮,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势力

8、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濒临西北太平洋,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我国的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约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少。,(一)我国的人口分布,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19782000年),问题探究:我国成灾人口与人口分布特点的关系?,(二)我国的农业种植分布,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19782

9、000年),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农业部门以种植业为主,影响农业的灾种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畜牧业分布情况,(二)我国的畜牧业分布,中国因灾害死亡牲畜(19782000年),我国西部的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受雪灾、旱灾、虫灾等的影响,使得畜牧业灾情较严重。我国因灾死亡牲畜比较多的省区是: 等,主要是西部地区。,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讨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一下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有何区域分异特点? 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黑河,腾冲,人口密度大,以种植业为主 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灾情严重,人口稀少,以畜

10、牧业为主,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灾情。,灾种:雪灾、旱灾、虫灾,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西北部,东南部,东 南 部,西 北 部,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灾情严重 农作物受灾面积大,以畜牧业为主,牲畜灾情重 掉膘、死亡,雪灾、旱灾、虫灾,洪涝、干旱 冷冻、风雹,农业部门,主要灾种,灾情表现,土地类型,草原面积广,耕地面积大,农业部门,主要灾种,灾情表现,土地类型,黑河,腾冲,二、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5、农业灾情分布,(三)我国东、西部地区农业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海 洋 灾 害 带,东部 灾 害 带,中部 灾 害 带,青藏高原灾害带,西北灾害带,东南沿海 灾 害 带,三、自然

11、灾害的地域差异显著,海洋灾害带,东南沿海灾害带,东部灾害带,中部灾害带,西北灾害带,青藏高原灾害带,1.海洋灾害带,东部和南部海域,受海洋环境影响,台风、风暴潮、 赤潮等,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海洋灾害带,东南沿海灾害带,东部灾害带,中部灾害带,西北灾害带,青藏高原灾害带,2.东南沿海灾害带,连云港以南的 东南沿海地区,受海洋与陆地 双重环境影响,台风、风暴潮、 暴雨、洪涝、 海水入侵等,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海洋灾害带,东南沿海灾害带,东部灾害带,中部灾害带,西北灾害带,青藏高原灾害带,3.东部灾害带,第三级阶梯,平原最集中、也 是许多大江大河 的下游地

12、区,季风环流不稳定,洪涝、旱灾、病虫害以及 东北的霜冻 华北的地震,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海洋灾害带,东南沿海灾害带,东部灾害带,中部灾害带,西北灾害带,青藏高原灾害带,4.中部灾害带,青藏高原以东 的第二级阶梯,自然环境最为复 杂、地表物质最 不稳定的大斜坡 地带,雪灾、干旱 暴雨、洪水、 地震、滑坡、 泥石流等,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海洋灾害带,东南沿海灾害带,东部灾害带,中部灾害带,西北灾害带,青藏高原灾害带,5.西北灾害带,西北内陆的新、 甘、宁、内蒙古 西部,中国的干旱区,地震、沙尘暴、 霜冻、干旱、 病虫害等,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海洋灾害带,东南沿

13、海灾害带,东部灾害带,中部灾害带,西北灾害带,青藏高原灾害带,6.青藏高原灾害带,青、藏及川西北,暴风雪、地震、 寒潮、雪崩等,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高原气候区,地势高、起伏大,此阶梯是我国平原向山地和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湿润和半湿润区向干旱和半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1.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西南区;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台风

14、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4.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突出表现为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5.我国的六个灾害带,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东部灾害带:主要指第三级阶梯,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西北灾害带: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中部灾害带: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三阶梯,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

15、部,以暴风雨、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2006天津)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化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天津市为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因地制宜发展了结构多样化的城郊农业。,若在本市推广上述某些措施,能减少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旱灾(虫灾); 寒潮(冻害)。,提示,(2003江苏)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夏季,影响图中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_和 。为了减轻上述灾害的损失,目前人们采取的非工程措施有(至少答出两条措施)。,暴雨洪涝,台风,建立灾害的预报警报系统; 实行灾害保险制度; 拟定居民紧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提高民众的

16、防灾减灾意识。,提示,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而严重,主要是因为( ) A气候类型多样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域辽阔、幅员广大 D独特而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D,2.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 A.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沿岸地区 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及珠江流域,B,3.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每小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A,C,(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_,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