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解剖ppt课件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096971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9.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喉解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耳鼻喉解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耳鼻喉解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耳鼻喉解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耳鼻喉解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鼻喉解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喉解剖ppt课件(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刘 雄,颞骨(temporal bone),位于颅骨的两侧,构成颅骨底部和侧壁的一部分 组成: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 内容:外耳道骨部、中耳、咽鼓管骨部、内耳和内耳道,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 内耳:骨迷路、膜迷路,耳蜗、前庭、半规管,耳的构成,耳廓(auricle) 结构 软骨部(外1/3) 外耳道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骨部(内2/3) 皮肤 皮下组织少、耵聍腺 下颌神经的耳颞支 神经 迷走神经的耳支 其它(颈丛) 颞浅动脉 血管 颈外动脉 耳后动脉 上颌动脉 淋巴 引流

2、至耳周淋巴结,耳廓(auricle),创伤时可引起软骨膜炎,导致软骨坏死,耳廓变性。 血管表浅,皮肤薄,易受冻。 前面的皮肤与软骨粘连较紧,皮下组织较少,炎症肿胀时神经易受压而致剧痛。,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软骨占其外1/3,骨部占其内2/3,程S形弯曲,检查时应注意。 皮下组织较少,与软骨膜和骨膜紧贴,炎症肿胀时易致剧痛。,中耳由4部分组成: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 一鼓室(tympanic cavity)分上、中、下3个鼓室, 6个 壁。 1鼓室6壁 骨部:上鼓室外侧壁 外壁 紧张部 光锥 膜部即鼓膜(3层) 松弛部 内壁(内耳外壁) 鼓岬、前庭窗(卵

3、圆窗)、蜗窗 (圆窗)、面神经管凸、匙突 前壁 与颈动脉相隔 鼓膜张肌半管 咽鼓管开口 后壁(乳突壁) 鼓窦入口、外半规管凸、砧骨窝、锥 隆起、鼓索神经 上壁(鼓室顶壁) 鼓室盖、岩鳞裂 下壁 与颈静脉球分隔,2鼓室内容 听骨 锤骨、砧骨、蹬骨 听骨韧带 锤上、锤前、锤外;砧骨 上、砧骨后;镫骨环 鼓室肌肉 鼓膜张肌、镫骨肌,二咽鼓管(pharyngotympanic tube) 沟通鼓室与鼻咽的通道。长35mm, 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 成人与小儿咽鼓管的差异,三鼓窦(tympanic antrum) 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有6个壁。 四乳突(mastoid process) 4种

4、分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 型、混合型。,正常中耳乳突薄层CT扫描,内耳,内耳又称迷路,埋藏于颞骨岩 部,结构精细复杂,由前庭、半规管 和耳蜗3部分组成。组织学上内耳又 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二者形状相似。,1骨迷路(osseous labrinth) 前庭(vestibule) 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容纳椭圆囊及球囊。 骨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s) 外(水平)、上(垂直)、后(垂直)半规管。 耳蜗(cochlea) 由蜗轴和骨蜗管组成。骨蜗管有3个管腔:前庭阶、膜蜗管(中阶)、鼓阶。,2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 由膜管(膜半规管、膜蜗 管)和膜囊

5、(椭圆囊、球囊) 组成。,Corti器:位于基底膜上,由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和盖膜等细胞组成,是听觉感受器位置所在,声波机械能在此转换为电能。,前支 蜗神经 两支 后支 前庭神经,3听神经(acoustic nerve)传导通路,听觉通路可概括为三级神经元传递:耳蜗核,上橄揽核与下丘,耳的生理学,主要生理功能为司听觉与平衡 一. 听觉生理 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1空气传导(air conduction) 外耳 鼓膜 听骨链 前庭窗 内耳淋巴 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移动式骨导、压缩式骨导,外耳生理 收集声音、辨别声源、增压 中耳生理 主要为声阻抗匹配通过鼓膜与听骨链组成的传

6、音装置来完成。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压力平衡、引流、防声、防感染 耳蜗的感音功能,中耳的生理,鼓膜:振动频率与声波一致; 有效振动面积比镫骨足板面积大17 倍,使声压增加17倍。 听骨链:锤骨柄比砧骨长脚长1.3倍,使声压增加1.3倍 。 增加声压171.3=22.1倍,约27dB,耳蜗的生理,传音功能 镫骨足板外淋巴前庭阶、鼓阶基底膜。 行波学说 声波在基底膜上的传播,在达到基底膜共振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的部位时,振幅达最大,即每一种频率的声波在基底膜上的不同位置有一相应的最大振幅部位。高、中、低频声的共振部位分别在基底膜的蜗底、蜗中、蜗顶。,居于颈前正中; 舌骨之下; 上通咽,下接气管。 上端

7、为会厌上缘(第三颈椎), 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第五颈椎下缘),喉Larynx,喉软骨,有11块软骨组成: 单、大: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 双、小: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及麦粒软骨,喉前面,喉后面,(一)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 喉支架中最大的一块软骨,两侧由左右对称的甲状软骨翼板在颈前正中线汇合形成一定的角度,男性夹角较小且上端向前突出,称为喉结,女性近似钝角,喉结不明显。两侧甲状软骨翼板后缘向上、下端延伸,呈小柱状突起,分别称为上角和下角,上角借韧带与舌骨大角相连;下角较短,其内侧面与环状软骨后外侧面的小凹形成环甲关节。,为喉部最大软骨,由左右对称的四方形甲

8、状软骨板组成,甲状软骨:,(二)会厌软骨(epiglottic cartilage) 扁平如叶状,上缘游离呈弧形,茎在下端,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内面。会厌分舌面和喉面,舌面组织疏松故感染时易肿胀,婴儿与儿童会厌质软呈卷叶状,并向前隆起似“”或“”形,成年后多近于平坦,质较硬。,成人型会厌 婴儿型会厌呈卷叶状,会厌软骨: 位于舌的下面,分为舌面和喉面,舌面组织疏松,发炎时易肿胀,喉部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对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尤为重要,损伤后常遗留喉狭窄。前部较窄,称环状软骨弓,后部向上延展而较宽阔,称环状软骨板,(三) 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四)杓状软骨 又名披裂软骨,位

9、于环状软骨板后上缘,呈三角锥形,左右各一,其底部和环状软骨连接成环杓关节,它在关节面上的滑动和旋转可使声带张开或闭合。,声带突,(五)小角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s) 位于杓状软骨的顶部,左右各一,有伸展杓会厌皱襞的功能。,喉的韧带,甲状舌骨膜:位于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喉上神经内支与喉上动脉、静脉穿过,舌骨会厌韧带 甲状会厌韧带 环甲膜,喉的韧带,环甲关节韧带 环杓后韧带 环气管韧带,喉的韧带与筋膜 (一)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内下缘之间有甲状舌骨膜连接,其中央及两侧后缘增厚部分,称甲状舌骨中韧带 。及甲状舌骨侧韧带。两侧有喉上神经内支及喉上动脉、静脉经此膜穿过入喉,为喉上

10、神经封闭注射部位。 (二)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弓上缘之间有环甲膜连接,其前面中央增厚部分称环甲中韧带。严重喉源性呼吸困难时,可经此膜穿刺或切开以解除窒息。,甲状舌骨膜 环甲膜,喉弹性膜: 被喉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构成杓状会厌襞与室襞,下部构成弹性圆锥,方形膜,弹性圆锥,喉的肌肉,喉外肌,将喉与周围相连; 使喉体上 升或下降; 同时使喉体固定。,(一)喉外肌 喉外肌将喉与周围结构相连,可使喉体上升或下降,亦可使喉固定。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咽中缩肌等,此组肌肉均附丽于舌骨之上,可使喉随舌骨上升而上提;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可使喉随舌骨下降而将喉拉向下。,喉内肌: 开关声门

11、, 张弛声带, 活动会厌。,(二)喉内肌:起点与止点均在喉内(4组) 1使声门张开(声带外展):主要是环杓后肌,起自环状软骨板背面浅凹处,斜向外上方,止于杓状软骨肌突后面(喉内肌唯一的外展肌) 2使声门关闭(声带内收) (1)环杓侧肌起自同侧环状软骨弓两侧上缘,止于杓状软骨肌突前方。 (2)杓肌:位于喉后壁,由横行和斜行的肌纤维组成杓横肌和杓斜肌。,杓斜肌,杓横肌,环杓后肌,3改变声带张力 (1)环甲肌:起自环状软骨弓的前外侧,斜向后上止于甲状软骨后部下缘及下角之前缘。收缩时以环甲关节为支点,增加杓状软骨与甲状软骨间距离,使声带紧张度增加,环甲肌,(2)甲杓肌:起于甲状软骨背面中央部前联合,后

12、端止于两处,其一止于声韧带及声带突的部分,名甲杓肌内侧部或声带部,其二止于杓状软骨外侧缘和肌突前内侧部,名甲杓肌外侧部,也称甲杓侧肌。甲杓肌收缩时使杓状软骨内转,以缩短声带使声带松弛。,4、会厌活动肌 (1)杓会厌肌:收缩时可将会厌软骨拉向后下方使喉口关闭。 (2)甲状会厌肌:收缩时可将会厌软骨拉向前下方使喉口及喉前庭扩大。,杓会厌肌,环甲肌,喉腔,由喉支架围成的管状空腔,上通咽腔,下连气管。以声带为界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一)声门上区: 声带缘以上,其上口通喉咽部,呈三角形称喉入口,喉入口由会厌游离缘、杓会厌襞、楔状软骨、小角结节、及杓状软骨切迹围成。声门上区前壁为会厌软骨,两

13、旁为杓会厌皱襞,后为杓状软骨,介于喉入口与室带之间又称喉前庭。 1室带:又称假声带,左右各一,位于声带上方并与声带平行,由室韧带、肌纤维及粘膜组成,呈淡红色。 2喉室:开口于声带与室带之间的椭圆形空隙,其前端向上外伸展成喉室小囊,内含粘液腺分泌粘液润滑声带。,喉入口,喉室,(二)声门区: 位于声带之间,包括:声带、前联合、后联合 声带:位于室带下方,左右各一,由声韧带、声肌及粘膜组成,因缺乏粘膜下层,血管少,在间接喉镜下呈白色带状,其游离缘薄而锐。两声带间的空隙称声门裂,简称声门。声带张开时呈一等腰三角形,是喉腔中最狭窄部分。声门前端称前联合。,声门区,(三)声门下区: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缘以上

14、的喉腔,上部较扁窄,向下逐渐扩大为圆锥形并移行至气管,幼儿期此区粘膜下组织结构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水肿引起喉阻塞。,声门下区: 为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喉腔,声门旁间隙,前外界是甲状软骨,内下界是弹性圆锥,后界为梨状隐窝原发于喉室易进入声门旁间隙,喉的神经,喉的神经均为迷走神经分支 (一)喉上神经在相当于舌骨大角平面处分为内外两支,内支为感觉神经,在喉上动脉穿入甲状舌骨膜处后上方入喉,分布于声带以上区域的粘膜。在梨状窝处粘膜下该神经位置较浅,故可在此作表面麻醉。外支属运动神经,支配环甲肌及咽下缩肌。喉上神经病变时,喉粘膜感觉丧失,致发生误咽,同时环甲肌松弛致发音障碍。,(二)喉返神经 为喉

15、的主要运动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诸肌,亦有感觉支分布于声门下区粘膜。两侧喉返神经的径路不同,左侧径路较长,在主动脉弓前由迷走神经分出,绕主动脉弓下方,然后沿气管食管间沟上行,在环甲关节的后方进入喉部。前支分布于喉内的内收肌,后支分布于喉内的外展肌。,喉的神经背面观,喉的神经,喉返神经: 内收支 外展支,淋巴回流,以声带为界,方向多固定.声门上区有丰富的淋巴管。汇聚于杓会厌皱襞向前穿舌甲膜主要进入颈内静脉颈上深淋巴结。声门区较少,声门下汇集通过环甲膜进入喉前、气管前,气管旁,进入颈深下,喉的动脉、静脉,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环甲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喉下动脉 静脉:随动脉伴行,会厌

16、前间隙,喉间隙,喉的间隙,任克氏间隙,声门旁间隙,1喉粘膜下组织疏松,淋巴组织腺体丰富,炎症时易发生肿胀。 2喉腔狭小,尤其是声门区较小,易发生喉梗阻。 3喉软骨尚未钙化,较成人软。 4喉体位置较成人高,3个月时,环状软骨弓相当于第四颈椎下缘,6岁时降至第5颈椎。,小儿喉的解剖特点,喉的生理学,呼吸功能 发声功能 保护功能 吞咽功能,(一)呼吸功能 喉是呼吸的通道,在正常情况下声门是空气出入肺部的必经之路。身体对气体的需要量,受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性调节,声门裂的大小也随之改变。平静呼吸时声带略内收,深吸气或体力劳动时声带极度外展,声门扩大,以增加肺内气体交换,调节血与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二)发音功能 喉是发音器官,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闭合,肺内呼出的气流冲动声带而产生声波,称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