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6960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78 大小:48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 计 学 AUDITING,任课老师:吴 敏,课件下载:, 密码:kjx2010 请勿修改! 问题答疑:,第九章 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主要内容,1.掌握影响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因素,学会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判断方法; 2.了解审计程序的分类,理解各审计程序的内涵; 3.特别关注分析程序的运用,在哪几个阶段运用及运用的必要性; 4.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及其运用,保管期限、修改的要求。,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性质,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会计记录: 凭证、账册和其他调整,以及计算表 其他信息:

2、会议记录、内部控制手册、询证函的回函、比较数据等;以及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数量标准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是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审计证据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足够就行 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二、审计证据的特征,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管理当局的认定审计具体目标审计抽样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审计总目标,(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质量标准 1.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证据-认定之间的关系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5个 外部、内控有效、直接、书面、原件 3.充分性与适当性的关系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

3、量可能越少,二、审计证据的特征,以下六组审计证据哪项审计证据较为可靠,并简要说明理由,(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 (2)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 (3)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 (4)工资计算单与工资发放单 (5)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 (6)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二、审计证据的特征,4.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1)对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真伪)(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考虑(3)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4)获得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第二节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一、审计程序的作用 审计程序是指收集证据的方法,风险评估程序(必做),控制测试(选做),实质性程序(必做),检查记录

4、或文件 检查有形资产 观察 询问 函证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总体审计程序与具体程序的关系,通过审计程序获得证据,选用何种程序,确定样本规模,确定选取项目,执行程序时间,确定应收款的存在,函证,500家客户中选取300户,300户中从第10家开始,每隔15家抽一户,资产负债表日后,二、审计程序的类型,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重新计算,函证,观察,询问,重新执行,分析程序,8大审计程序,第三节 函证,一、函证决策 (1)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 (2)函证通常以被审计单位的名义向拥有相关信息的第三

5、方提出书面请求,要求提供特定项目的信息。,函证决策 是否需要进行函证,确定函证的内容、范围、时间和方式时的决策 函证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1)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账户或交易的性质 被询证者处理询证函的习惯做法 被询证者回函的可能性,函证决策流程图,是否实 施函证,是,确定函证的内容、范围、时间和方式,否,其他审计程序或替代审计程序,内容确定,范围确定,函证时间,函证方式,必须函证,可以函证,管理层是否 同意函证,同意,实施函证,注册会计师选取某些样本实施函证,不同意,判断原因是否合理,合理,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不

6、合理,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二、函证的内容 (1)函证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 (2)函证应收账款 (3)可以实施函证的其他项目 (4)函证程序实施的范围 (5)函证的时间 (6)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时的判断,(1)函证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 银行存款余额 借款余额 抵押、质押及担保情况 注意:零余额账户和在本期内注销的账户 防止隐瞒银行存款或借款,(2)函证应收账款 一般情况下应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 不函证应收账款的两种情形 - 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 - 注册会计师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 如函证很可能无效,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针对应收账款存在性认

7、定的替代程序 - 检查期后收款记录 - 检查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和发货记录等证明交易确实已经发生的证据 - 检查被审计单位与客户之间的函电记录,(3)可以函证的其他项目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其他应收款 预付账款 由其他单位代为保管、加工或销售的存货 长期投资,委托贷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保证、抵押或质押 或有事项 重大或异常的交易,(4)函证程序实施的范围 金额较大的项目; 账龄较长的项目; 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项目; 重大关联方交易; 重大或异常的交易; 可能存在争议以及产生重大舞弊或错误的交易。,(5)函证的时间 通常以资产负债表日为截止日,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适当时间内实施函证; 如果重

8、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可选择资产负债表日前适当日期为截止日实施函证,并对所函证项目自该截止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发生的变动实施实质性程序。,(6)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时的判断 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并考虑: 管理层是否诚信; 是否可能存在重大的舞弊或错误; 替代审计程序能否提供与这些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相关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三、询证函的设计 1.设计询证函的总体要求 询证函的设计服从于审计目标的需要 存在与完整性审计目标不同,询证函设计也不同 2.设计询证函需要考虑的因素:认定和可靠性 影响可靠性的因素 函证的方式 以往审计或类似业务的经验 拟函证信息的性质:对合同条款函证 选择被询证者

9、的适当性:能力、意愿、独立性(动机) 被询证者易于回函的信息类型,3.函证的方式 积极式函证:要求被询证者在所有情况下必须回函 列明拟函证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乱回函; 不列明:回函率低。 消极式函证:只要求被询证者仅在不同意询证函列示信息的情况下才予以回函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涉及大量的小额、同质的账户余额、交易或事项构成; 预期不符事项的发生率很低; 没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四、函证的实施与评价 1.函证实施过程的控制 对选择被询证者的控制 对设计询证函的控制 对发出和收回询证函保持控制,2.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时的处理 能及时得到回函信息 但难以确定回函者的真

10、实性 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 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是可以的,但是在归档时一定要取得询证函原件。,3.积极式函证未收到回函时的处理,要求对方作出回应、再次寄发询证函 实施替代审计程序,4.函证时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应考虑的因素 追加的审计程序 评价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时应当考虑: 函证和替代审计程序的可靠性; 不符事项的原因、频率、性质和金额; 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5.评价函证的可靠性 对询证函的设计、发出及收回的控制情况(过程) 被询证者的胜任能力、独立性、授权回函情况、对函证项目的了解及其客观性 被审计单位施加的限制或回函中的限制(串通),6.对不符事项的

11、处理 回函不符事项记录的要求 考虑不符事项是否构成错报及其影响,并将结果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回函不符事项的原因 双方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 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 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第四节 分析程序,(一)分析程序的目的 分析程序可贯穿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全过程,(二)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方法: 1.比较分析法(账户余额)2.比率分析法3.趋势分析法 特点:精度、分析范围有限,(三)用作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程序: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特点:间接证据;不适用所有报表认定;可选择适用 1.步骤 (1)识别需要

12、运用分析程序的账户余额或交易;(2)确定期望值;(3)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4)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5)调查异常数据关系;(6)评估分析程序的结果。,2.几个考虑 适用性: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针对同一认定的细节测试 数据的可靠性 信息来源;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性质 与编制信息有关的控制 预期的准确程度 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四)用作总体复核 目的:确定报表整体是否与了解一致 特点:强制使用,集中在报表层次,第五节 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编制目的(一)含义 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

13、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 1.出具审计报告的基础 2.证明CPA遵守审计准则的规定 另外:便于复核人员进行复核 便于财政部门、同业协会检查,(三)编制底稿的总体要求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 1)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审计证据和审计结果 3)就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有经验的专业人士 是指对下列方面有合理理解的人士: (1)审计过程 (2)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 (3)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 (4)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

14、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存在形式: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 对工作底稿控制目的: (1)使工作底稿清晰地显示其生成、修改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2)在审计业务的所有阶段,(网络)保护信息的完整性; (3)防止未经授权改动审计工作底稿; (4)允许项目组和其他经授权的人员为适当履行职责而接触审计工作底稿。,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业务约定书、管理建议书;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与其他人士(专家)的沟通文件及错报汇总表等。,

15、三、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1.考虑因素: (1)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2)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3)需要作出判断的范围 (4)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 (5)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 (6)当从已执行审计工作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记录中不易确定结论或结论的基础时,记录结论或结论的基础的必要性。 (7)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工具,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 (1)被审计单位名称;(2)审计项目名称;(3)审计时间或期间;(4)审计过程记录;(5)审计结论;(6)审计标识及其说明;(7)索引号及编号;(8)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9)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10)其他应说明事项。,(三)审计过程

16、记录 1.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识别特征是指被测试的项目或事项的标志 对具体项目或事项而言,识别特征具有唯一性, 使其他人员识别该项目或事项并重新执行该测试。,样本识别特征举例 对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 以订购单的编号作为识别特征; 系统化抽样的审计程序, 以样本的来源、抽样的起点及抽样间隔来识别已选取的样本; 询问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 以记录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职位作为识别特征; 对于观察程序, 以观察的对象、过程、地点和时间作为识别特征。,例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记录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在记录识别特征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对乙公司生成的订购单进行测试,将供货商作为主要识别特征 B对需要选取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进行测试,将该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作为主要识别特征 C对运用系统抽样的审计程序,将样本来源作为主要识别特征 D对询问程序,将询问时间作为主要识别特征,答案 B A应以“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测试订单的识别特征; B应以“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作为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