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模具设计}LCD模具设计标准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6814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102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模具设计}LCD模具设计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数控模具设计}LCD模具设计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数控模具设计}LCD模具设计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数控模具设计}LCD模具设计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数控模具设计}LCD模具设计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模具设计}LCD模具设计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模具设计}LCD模具设计标准(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具設計作業標准,Page 1,一. Bezel(咬花)模具設計,二. Bezel(鏡面)模具設計,三. RC(咬花)模具設計,四. RC(鏡面)模具設計,Bezel(咬花)模具設計,二.模架結構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四.頂出系統設計,五.冷卻系統設計,六.排氣系統設計,一.產品結構重點,七.模具結構設計,Page 2,返回目錄,一.產品結構重點,一.產品尺寸,返回目錄,Page 3,替換入子列表,此處按鍵孔的尺寸先以B級工差要求做大預留,二.產品大致結構,一.產品結構重點,返回目錄,Page 4,公模模面,返回目錄,二.模架結構設計,一.二板模架結構,以上二板模結構適用范圍:使用多點冷流道

2、。,Page 5,二.模架結構設計,二. 標准模架,依照成品大小選用對應的模架大小.,模架選擇要求:,模架材質與各部件材質明細:,返回目錄,Page 6,三.流道系統設計,一.流道與排位,返回目錄,Page 7,二.豎流道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1,定位環的大小是根據注射機台的大小來設計, 一般選用450T以上機台( 150)。 2,膠口套長度L1盡量短,以節省料頭,一般取70mm左右。,設計要求:,返回目錄,Page 8,三.主流道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返回目錄,Page 9,四.冷料井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返回目錄,Page 10,豎流道,冷料穴,主流道,冷料穴,冷料穴,冷料穴,五.潛

3、伏式澆口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天地側的澆口位置設計在產品的中間.,進膠口位置選擇要求:,返回目錄,Page 11,左右側澆口位置應選擇以產品中心向地側偏離2025mm處.,一.產品頂針佈置,四.頂出系統設計,1.頂針須均勻分佈,盡量設計在較深的rib或其他特徵的旁邊。,頂針設置要點:,返回目錄,Page 12,2. 盡量選用較大的頂針,以 68為宜。,二.料頭頂出,四.頂出系統設計,1.料頭頂針須設計定位凸台.,料頭頂針設計重點:,2.料頭頂針的深度L2L1+5mm.,返回目錄,Page 13,三.頂出孔的設計,四.頂出系統設計,一般使用450T以上注射機台,K.O孔選用以上2種尺寸,直徑5

4、0.,頂出孔要求:,返回目錄,Page 14,一.模仁水路設置,五.冷卻系統設計,模仁水路10, 無空間可用8.,模仁水路設置要求:,返回目錄,Page 15,母模水路,公模水路,滑塊水路8.,二.模仁水路堵頭,五.冷卻系統設計,模仁上水路堵頭現使用(銅堵).,模仁水路堵頭設置要求:,返回目錄,Page 16,三.模板水路設置,五.冷卻系統設計,模板水路設置要求:,1.水路接頭間的間距須30mm.(最小28mm),2.水路進出方向盡量設計在機台左右側.(非操作側最佳),返回目錄,Page 17,3.採用內壓式O形環.,一.流道排氣,六.排氣設計,主次流道末端須設計排氣槽.,流道排氣要求:,返回

5、目錄,Page 18,二.入子排氣,六.排氣設計,入子排氣要求:,連接膠位的排氣槽表面要求,返回目錄,Page 19,三.模面排氣,六.排氣設計,排氣要求:,返回目錄,Page 20,所有排氣須要通向模具體外,排氣槽間隔40mm。,30,四.滑塊排氣,六.排氣設計,滑塊分型面也要設計適當的排氣,排氣槽間距30mm左右。,返回目錄,Page 21,五.頂針排氣,六.排氣設計,返回目錄,Page 22,一. 滑塊結構,七.模具結構設計,定位台的作用:,4面滑塊采用導軌不同寬度的設計方式,以防止大小雷同的滑塊互相裝錯.,返回目錄,Page 23,滑塊結構及常用參數,4面滑塊結構,二.斜銷的設計(由於

6、空間太小,采用擺杆形式),七.模具結構設計,斜銷形式設計原則:,優先選用頂針掛鉤的方式,空間不足情況下使用擺杆形式。,返回目錄,Page 24,三.替換入子形式,七.模具結構設計,由於替換入子在滑塊正下方,所以滑塊須設計足夠的退後空間, 便於入子的取出。,注意事項:,返回目錄,Page 25,采用從模具正面鎖螺絲的方式, 便於更換。,四.封膠入子拆模,七.模具結構設計,1.由於線割,配模會使模仁和入子產生自然R0.2.造成由R產生毛邊.,正確,拆模要求:,錯誤,2.加大入子外形將R移到不是膠位處.,返回目錄,Page 26,五.入子,軸芯懸空拆模,七.模具結構設計,入子設計T形掛台,入子太長,

7、1.入子懸空太長,由於成形壓力易造成入子向箭頭方向傾斜.,2.追加T形掛台增加入子固定長度.,拆模要求:,正確,錯誤,返回目錄,Page 27,Bezel(鏡面)模具設計,二.模架結構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四.頂出系統設計,五.冷卻系統設計,六.排氣系統設計,一.產品結構重點,七.模具結構設計,Page 28,返回目錄,一.產品結構重點,一.產品尺寸,返回目錄,Page 29,此孔的尺寸先以B級工差要求做大預留,公模面,二.產品大致結構,一.產品結構重點,返回目錄,Page 30,字體拋光,返回目錄,二.模架結構設計,一.二板模架結構,以上二板模結構適用范圍:使用多點熱流道。,Page 31

8、,二.模架結構設計,二. 標准模架,依照成品大小選用對應的模架大小.,模架選擇要求:,模架材質與各部件材質明細:,返回目錄,Page 32,三.流道系統設計,一.流道與排位,返回目錄,Page 33,定位環的大小是根據注射機台的大小來設計, 一般選用450T以上機台(150)。,設計要求:,熱流道進點中心與產品內框一般取33mm左右,二.冷料井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返回目錄,Page 34,冷料穴,三.潛伏式澆口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1.天側的澆口位置設計在產品的中間.,進膠口位置選擇要求:,返回目錄,Page 35,2.地側兩點的澆口間距一般取產品內框的2/3.,3.左右側兩點的澆口偏向

9、產品,一般取產品內框的1/3.,一.產品頂針佈置,四.頂出系統設計,1.頂針須均勻分佈,盡量設計在較深的rib或其他特徵的旁邊。,頂針設置要點:,返回目錄,Page 36,2. 盡量選用較大的頂針,以 68為宜。,二.料頭頂出,四.頂出系統設計,1.料頭頂針須設計定位凸台.,料頭頂針設計重點:,2.料頭頂針的深度L2L1+3mm.,返回目錄,Page 37,三.頂出孔的設計,四.頂出系統設計,一般使用450T以上注射機台,K.O孔選用以上2種尺寸,直徑50.,頂出孔要求:,返回目錄,Page 38,一.模仁水路設置(平面),五.冷卻系統設計,1.模仁水路10, 無空間可用8.滑塊水路8.,模仁

10、水路設置要求:,返回目錄,Page 39,母模水路,公模水路,2.熱流道注射成型時,熱流道板要加熱,所以熱流道的進膠附近需要冷卻,一.模仁水路設置(斷面),五.冷卻系統設計,模仁水路設置要求:,返回目錄,Page 40,成品外觀為高亮面,母模需要高拋光的熱處理材料,為防止開裂,一般H12D,二.模仁水路堵頭,五.冷卻系統設計,模仁上水路堵頭現使用(銅堵).,模仁水路堵頭設置要求:,返回目錄,Page 41,三.模板水路設置(1),五.冷卻系統設計,模板水路設置要求:,1.水路接頭間的間距須30mm.(最小28mm),2.水路進出方向盡量設計在機台左右側.(非操作側最佳),返回目錄,Page 4

11、2,3.採用內壓式O形環.,三.模板水路設置(2),五.冷卻系統設計,模板水路設置要求:,水塔直接從模板接入時需加O形環(內壓式),返回目錄,Page 43,四.導柱水路設置,五.冷卻系統設計,設置要求:,成品外觀為高亮面,成型時模溫高,為了防止熱膨脹導柱導套卡死,需加水路冷卻,返回目錄,Page 44,一.流道排氣,六.排氣設計,流道末端須設計排氣槽.,流道排氣要求:,返回目錄,Page 45,二.入子排氣,六.排氣設計,入子排氣要求:,連接膠位的排氣槽表面要求,返回目錄,Page 46,三.模面排氣,六.排氣設計,排氣要求:,返回目錄,Page 47,所有排氣須要通向模具體外,排氣槽間隔4

12、0mm。,四.滑塊排氣,六.排氣設計,排氣要求:,滑塊分型面也要設計適當的排氣,排氣槽間距30mm左右。,返回目錄,Page 48,30,五.頂針排氣,六.排氣設計,返回目錄,Page 49,一. 滑塊結構,七.模具結構設計,注意事項:,1.四面滑塊采用導軌不同寬度的設計方式, 以防止大小雷同的滑塊互相裝錯.,返回目錄,Page 50,滑塊結構及常用參數,4面滑塊結構,2.滑塊修斷差時,公母模側都需做承靠台及工藝螺絲,一般 A=1015mm; B=2530mm,滑塊上工藝螺絲孔用於修斷差,二. 滑塊拆線,七.模具結構設計,注意事項:,1.地側滑塊拆線(保証裝配后外觀看不見).,返回目錄,Pag

13、e 51,地側滑塊拆線,天側滑塊拆線,2.天側滑塊拆線(必須與天側網孔邊線一致),三.斜銷的設計(頂針挂鉤式),七.模具結構設計,斜銷形式設計原則:,返回目錄,Page 52,1.A通常取8和10. 2.B取A的1/2. 3.斜銷與頂杆之間單邊避空0.2mm. 4.頂杆與公模板不可避空,鉸孔 深30mm. 5.S為頂出行程.,此種斜銷由于一邊是直的,故斜銷上做一導向槽作為導向. 當斜銷較小時,導向槽大小做4mmX3mm; 當斜銷較大時,導向槽相應加大.,四.斜銷的設計(由於空間太小,采用擺杆形式),七.模具結構設計,斜銷形式設計原則:,優先選用頂針掛鉤的方式,空間不足情況下使用擺杆形式。,返回

14、目錄,Page 53,五.Logo處拆模形式,七.模具結構設計,設計原則:,返回目錄,Page 54,綠色面沿外形割一PIN針,紅色面沿外形割一錐度入子(全周1度),2.為了方便拋光,紅色面拆入子,1.綠色面需要高拋光,所以單獨拆PIN針,RC(咬花)模具設計,Page 55,返回目錄,二.模架結構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四.頂出系統設計,五.冷卻系統設計,六.排氣系統設計,一.產品結構重點,七.模具結構設計,一.產品結構重點,一.產品尺寸,返回目錄,Page 56,替換入子列表,二.產品表面處理,一.產品結構重點,返回目錄,Page 57,公模模面,字體拋光,三.產品字體規范,一.產品結構重

15、點,返回目錄,Page 58,母模側,公模側,1.尺寸A=B.公模側字體比母模側單邊小0.3mm .,2.公模側字體可不拔模.,返回目錄,二.模架結構設計,一.二板模架結構,以上二板模結構適用范圍:使用倒灌.,Page 59,二.模架結構設計,二. 標准模架,依照成品大小選用對應的模架大小.,模架選擇要求:,模架材質與各部件材質明細:,返回目錄,Page 60,三.流道系統設計,一.流道與排位,返回目錄,Page 61,G1,G2,定位環的大小是根據注射機台的大小來設計, 一般選用500T以上機台(150)。,設計要求:,二.澆口設計,三.流道系統設計,灌点位置都在中线上,進膠口位置選擇要求:

16、,返回目錄,Page 62,1.天側進點距離產品中心33mm,地側進點距離產品中心114mm,2.一般G2G1,一.產品頂針佈置,四.頂出系統設計,1.頂針須均勻分佈,盡量設計在較深的rib或其他特徵的旁邊。,頂針設置要點:,返回目錄,Page 63,2.盡量選用較大的頂針,以 1012為宜。,3.采用油壓缸頂出(見下頁),二.油壓缸規格,四.頂出系統設計,油壓缸規格:,返回目錄,Page 64,一般采用上圖所示油壓缸,一.模仁水路設置(平面),五.冷卻系統設計,模仁水路10,公模無空間可用8.,模仁水路設置要求:,返回目錄,Page 65,母模水路,公模水路,一.模仁水路設置(斷面),五.冷卻系統設計,成品成拱形,且較高時,排直水路會離成品較遠,用隔水板可以很好的冷卻,模仁水路設置要求:,返回目錄,Page 66,H11.5D1,二.模仁水路堵頭,五.冷卻系統設計,模仁上水路堵頭現使用(銅堵).,模仁水路堵頭設置要求:,返回目錄,Page 67,三.灌嘴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